李家軍
摘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是新課程改革賦予體育教師的一項重要使命。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發(fā)育的最后一個黃金期,也是其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定型期——這個階段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效果,將具有真正的終身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著力:注重技能訓練、豐富體育項目、重視因材施教。
關鍵詞:高中;體育;終身體育;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8-118
培養(yǎng)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是新課程改革后提出的教育理念和目標,是當前體育教學的一個重心工作。特別是對于高中學生而言,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質效,將具有真正的社會意義和實踐價值。原因有幾點:第一,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發(fā)育的最后一個黃金期,其身高、體能、機能等身體指標將在這個階段基本完成定型,而體育意識、理念、興趣取向也因此基本上同期完成了構建和選擇。過了這個時期,體育意識的形成基本上不是主動而是被動(比如因身體原因而被迫加強體育鍛煉);第二,高中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也基本在這個階段形成穩(wěn)定局面,其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在這個階段形成后,將處于一個長期穩(wěn)定狀態(tài),不太容易改變;第三,高中生身體運動機能處于最佳時期,從條件上有能力對自己的運動興趣進行多項自主選擇。而一旦錯過這個時期,隨著身體機能的緩慢下降,其選擇運動項目的條件就會越來越不充分,而很可能是被動選擇。這也會對其體育意識的發(fā)展具有影響。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培養(yǎng)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通過體育教學使之真正建立起穩(wěn)定而積極的終身體育意識呢?下面分享三個策略。
一、注重技能訓練
有些教師認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從概念上說是“意識”,也就是人的思想、思維活動,那么,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意識當然應該從理念、理論的講授、灌輸來實現(xiàn)。其實不然,學生體育意識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健康理論,而是切身的情感或身體體驗。之所以首先強調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訓練,就是基于這個原理——即,當學生掌握了較好的運動技能(某項運動即可)之后,他就會在參與體育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愉悅感、成就感,參與自信心加強,從而更愿意參與。比如籃球運動,如果學生連基本的傳接球、運球、投籃動作都做不好,與隊友完不成漂亮的配合,自己不能把球送進籃筐中去,自然也就會失去參與的興趣。其他項目也是如此,掌握的運動技能水平越高,參與的意愿越強烈。因而,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沒有必要求全(培養(yǎng)學生全能),根據(jù)學生興趣和特長,讓其擇專攻其中一兩項運動即可。
二、豐富體育項目
豐富體育項目,避免體育課堂上只有傳統(tǒng)的田徑運動和幾個常規(guī)的球類項目。這不僅是為了保證學生積極的參與情感,更重要的一點是,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建立找到一個項目支點。也就是,終身體育意識要體現(xiàn)在生活中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上,而如果學生沒有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項目,那么就失去了參與的條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以單調的田徑項目為常態(tài)運動選擇。而且還有一點,三大球以及乒乓球等項目,在生活中還會受到場地、器材上的局限,愿意去尋租場地進行常態(tài)化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比例并不太高。生活中大多數(shù)參與體育的人群都會選擇易于開展、經濟便利的運動項目。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教師不僅是要將更多的體育運動項目納入體育教學,以供學生去選擇和培養(yǎng)自己將來要長期參與的運動項目,而且在豐富的基礎上還要充分考慮到生活中參與的適用性、可行性。因而,建議教師除了一些標準的競技體育項目外,多考慮讓學生接觸一些民間體育項目。比如毽球、太極拳等群眾武術、拳擊、瑜珈、花式跳繩、街舞等——教師可以嘗試請專業(yè)人士來校對學生進行培訓。
三、重視因材施教
學生是否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且穩(wěn)定的興趣,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能不能參與和愿不愿意參與。從人的心理、性格及運動能力上說,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必然存在的。前面說過,不同的學生會對不同運動項目產生興趣,同時也存在著能力上的被動取向。比如有的學生身高體壯,那么,他們很可能更擅長和喜歡參與籃球、足球、搏擊之類的體育項目。但他可能通常并不善于參與一些技巧性較強的項目(比如毽球)。而反過來,一些身體矮小的學生,則更喜歡參與一些對抗性不強、偏于技巧的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跳繩等。此外,男生、女生性別的差異也決定了其對體育的選擇方向。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尊重學生個體的特征和興趣取向,不宜采取硬性要求的策略,給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及控制自己訓練量的空間。這對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非常關鍵。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是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關鍵期、定型期,這個階段所形成的體育意識具有長期的穩(wěn)定性,具有發(fā)展意義。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關鍵不是對其進行理論宣講,而是通過為其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通過情感引導、感性體驗的方式來完成引導。
參考文獻
[1]趙偉. 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 2014, 4(007):55-56.
[2]陸德福. 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 2018, 008(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