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殿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入,各種方法不斷涌現(xiàn),其中項目學習法已經被廣泛的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并且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項目學習法旨在實踐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诖耍诔踔形锢斫虒W中開展項目學習法,探究如何讓學生在物理教學當中獲得進步,獲得成長,從而提高物理素養(yǎng)。作為物理學的啟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對課堂教學流程進行全面的把握,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驗到項目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項目學習;情境探究
引言:
項目教學法契合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在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圍繞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項目學習法開展教學進行闡述,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合理恰當運用項目學習法可以直接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實現(xiàn)教學意義的深度擴展,這既是一次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索,又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項目學習”越來越受到物理學者的重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項目學習”無疑能提高初中教學質量,增加學生對初中物理的喜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由于物理知識的抽象性還因為其系統(tǒng)龐大,許多學生未擁有屬于自己的物理學習系統(tǒng),他們只是零散地接收知識.這就決定了物理科目的實踐性,教師可教會學生將抽象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中,物理本就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不僅僅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還培養(yǎng)了學生遷移知識點的能力.以初二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為例,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做好課前活動,在教室內播放悠揚的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陶冶情操.在上課鈴打響之后,教師呈現(xiàn)畫面與聲音,讓學生耳濡目染,了解聲音現(xiàn)象,進而對聲音的學習產生興趣.此時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進行設問“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它是怎么被我們聽到的?”讓學生觀察圖片,并積極討論,由此把學生帶入聲音的世界,讓學生了解本課的教學內容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二、轉變課堂角色,打造自主學習模式
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開端,這個階段的學習直接影響學生后期的學習,這個時期同樣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理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狀況,合理運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內容為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制造聲音的器材音叉、鑼鼓等,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利用鑼鼓發(fā)聲并引導學生,觀察聲音伴隨的現(xiàn)象.“敲一下鑼或者是叉,馬上用手按住,鼓面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想一想這是為什么?”以此引領學生拿起手中的發(fā)音器材進行探究,并得出結論:發(fā)音體振動停止,聲音消失.根據(jù)學生探究的活動,老師進一步引領學生思考:那么,聲音到底是由什么產生的.以此引領學生再一次,利用手中的器材進行探究,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看敲鑼時鑼面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最后直到學生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三、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物理規(guī)律包括一些定理、公式等,它揭示了多種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其中學生習得相應的概念是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某些物理規(guī)律.這樣,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高.教學活動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學生探求規(guī)律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自行組成小組進行談論,引導學生對這些規(guī)律進行歸納總結,這就是物理思想的滲透;以此既加深了學生對此規(guī)律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辨精神.例如,在教學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這一內容時,就讓同學們利用凸透鏡遠距離觀察書中的字,這時有同學說:凸透鏡會把字放大,是正立的;而有的同學說:凸透鏡會把字變小,是倒立的.由此,教師設立疑問“為什么同樣是凸透鏡會呈現(xiàn)不同的像,那同學們自己設立探究題目,開始探究活動,找到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如此教師就把一節(jié)枯燥無味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上成了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探求規(guī)律,理解新知。
四、倡導合作學習,形成立體感知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內容的需要,借助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模式.游戲合作學習法的特點是以“競爭”為主,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每個小組合作的主題一樣,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合作學習模式,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為小組爭光的心理,進而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這無疑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避免了部分學生為提高成績而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例如,以八年級上冊“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活動為例,教師要求同學們設計好實驗探究之后,運用上一節(jié)課測量的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開始動手實驗,一組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與物距有關,而另外一組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與焦距有關.每兩組同學形成競爭關系,這樣是實驗項目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探究實驗的過程當中體會到合作競爭.在開展小組合作時,教師要引領學生做好分工工作,并做好相應的記錄,這樣才能夠保證每個同學都開始動手做實驗,一組是一個類型的實驗,要完成多次驗證,所以每個同學都要互換工作,從而了解到實驗的每一個步驟。
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抓住物理學科的實踐性與理論性并具的特點,在課堂上充分運用項目學習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去完成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思維得到訓練。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玉華.線下教學中實驗價值的突破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1(01):6.
[2]張杰.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合創(chuàng)客活動的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21(02):53-54.
[3]江正平.以初中物理為主體的跨學科整合教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0(35):54-55.
張家口市第五中學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