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飛
摘要: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當中同樣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學校教育的過程當中,如果家長能夠做好輔助教育工作,那么將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致力于探究家校共育的模式,希望通過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究,進一步提升孩子的教育質(zhì)量和教育水平。
關鍵詞:家校共育;合作教育;策略
所謂家校共育強調(diào)的就是家庭教育對于學校教育的適當補充,有很多教育工作是依靠學校單一主體無法完成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當中發(fā)揮一定的輔助性作用。只有家長能夠適當配合好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夠帶給學生專業(yè)知識教育的同時,也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的引導。下面本文將針對家校公益當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家校共育模式,提升孩子的教育質(zhì)量這兩個方面分別展開探究。
一、家校共育當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分析
首先從家長的自身意識方面來看,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方面都有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主張。是家長一旦將孩子送入了學校之后,就會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學校一方面的責任,不論是在孩子的行為引導還是在孩子的專業(yè)學習方面,有很多家長都會不管不顧。家長這樣的教育理念,對于家校共育合作模式的構建是非常不利的。畢竟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給予學生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教育,在學生的品德引導這方面能夠發(fā)揮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相反的,每一個學生在家庭生活的過程當中,與父母親密無間的相處也更加能夠暴露學生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而家長對于學生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進行及時地糾正,也更加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家長并不能完全忽視自己對于學生的教育和引領作用,而應當具備和學校共育的意識,嚴格落實對于孩子日常行為的引導。第二,從家長的文化素質(zhì)方面來看,不同家長的文化素質(zhì)是不盡相同的,所以他們能夠帶給孩子的引導和教育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說一些文化素質(zhì)較低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往往更加強調(diào)孩子過得是否快樂和舒心,而不去過多強調(diào)孩子的成績是否優(yōu)異,行為習慣是否良好等等?;蛘哂行┘议L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質(zhì)較低,所以他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往往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措施,導致孩子成長成為性格存在各種問題的人。更有甚者,有的家長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和作風就不夠優(yōu)良,這樣更容易帶給孩子不良的影響。剛提到的這些都是家校共育模式構建當中存在的問題,下面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展開具體的策略探索[1]。
二、如何進一步加強家校共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暢通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渠道
要想真正發(fā)揮家長對于學校教育的輔助性作用,首先需要讓家長對孩子在校的日常表現(xiàn)有一個明確的掌握和認識。至少家長應該知道學生在學校內(nèi)部的學習成績?nèi)绾?,行為習慣如何,與集體生活的狀態(tài)如何等等。這樣家長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去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帶給孩子面積極的引導。比如說,學校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當中,可以采用視頻錄制的方法,來記錄不同學生在校內(nèi)生活的點點滴滴。然后在每一天的家長群當中都去進行內(nèi)容更新,讓家長能夠看到學生在校內(nèi)學習和生活的具體表現(xiàn)。最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在家長群內(nèi)向家長們提出一定的教育意見,這樣就能夠讓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能夠有所依據(jù)。因此暢通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渠道,進一步增強家長對學生在校情況的了解,是家校共育模式構建的關鍵所在。[2]
(二)進一步優(yōu)化家長的教育意識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家長始終是陪伴學生時間最長的人,所以家長日常的言行和作風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我已在家校共育合作模式的構建之下,也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家長的教育意識,首先要規(guī)范家長自身的不良言行和糾正家長自身的不良習慣,這樣才能夠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樣示范。比如說,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然后向家長推薦一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家長通過教育類書籍的觀看,不斷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帶給孩子更好的人生教育。又或者說,學校可以嘗試采用視頻直播的形式,定期對家長進行教育觀念的培養(yǎng),通過分析不同教育的成功案例,讓家長對自我的教育方法進行反思,從而不斷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優(yōu)化家長的教育觀念??傊倚9灿欠衲軌蛘嬲l(fā)揮有效性作用,就在于家長能否糾正自我的教育意識,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以正確的行為和作風來引導孩子。此學校在家長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優(yōu)化方面,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出相應的努力。[3]
結(jié)語:總而言之,家校共育的模式是現(xiàn)當代針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的一種重要模式,所以學校與家長雙方都需要做出相應的努力,進一步密切雙方的有效合作。方面學??梢钥紤]暢通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渠道,進一步加強家長對于學生在校生活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家長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通過觀看一些教育類書籍等方式,不斷反思自我教育方法,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從而實現(xiàn)與學校之間的良好合作。
參考文獻:
[1]周運清.中國家庭教育99問[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9.
[2]廣州市荔灣區(qū)家庭教育學院.家庭教育名家課程[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
[3]李希貴.學校轉(zhuǎn)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zhèn)俠父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