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要】實踐證明,德育與生活密不可分,它來源于生活且服務于生活,可以說,德育一旦與生活相脫離,只能是紙上談兵,效果不得而知。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當然需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多樣化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和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德育內容的內化吸收,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此,本人理論聯系實際,從多方面著手,就此問題展開了分析,希望能夠對一線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生活;道德與法治;初中;方法落實;質量提高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初中教學階段的重要性已經慢慢被人們所重視,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道德觀念,建立恰當、適宜、正確、積極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面對生活,把自我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生活化教學模式是順應課程改革而產生的新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將其落到實處,可以使學生的思想脫離書本內容的束縛,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吸收,更快的達到上述的學習效果,而如何將其落到實處,本人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引入生活案例,引發(fā)積極思考
相比開門見山的、單調枯燥的導入方式,以鮮活的生活案例導入課程內容的教學,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能夠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此時,從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入手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點播,能夠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對其功用、價值也深有感悟,實現知識的內化吸收,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情緒的管理”這一內容時,在講到如何為什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我就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歷歷在目的與情緒管理有關的情境:娛樂明星自殺的,學生因失戀,挨老師、家長批評,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原因跳樓自殺的,中學生因為一點小時打架、動粗的,公交車乘客因為坐過站與司機動手打架的……通過展示這些鮮活的案例,學生意識到了調控好情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時,再帶領他們進入到課本知識的學習,探索情緒管理的方法,學生都能認真聽和記,最終獲得了比較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豐富情感體驗
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將其與豐富的生活資源進行有效的連接,以此來展開課程內容的教學,能夠充分的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等多重感官,對于學生獲得更好的道德與法治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思想有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我們需要將其落到實處。
例如,在教學“愛在家人間”這一內容時,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情境,即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聽媽媽們的話》這首初中生比較喜歡的歌曲,并通過PPT展示了父母撫養(yǎng)子女長大的辛苦歷程,以及他們與父母之間發(fā)生的點點滴滴的事,并用沙畫的形式展示父母從年輕到老的模樣……歷歷在目的畫面,點點滴滴的小時,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此時教師繼續(xù)拓展,讓學生說一說愛在家人間的一些事,自己的一些感悟,一些見聞,之后再進行課本理論知識的教授,學生都能認真聽,認真想,認真學,最終當然會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提出生活問題,發(fā)揮學習主動
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離不開一個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相比專業(yè)、理論性強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生活化問題的提出更容易拉近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于更優(yōu)質學習效果的獲得有著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所教學的內容,為學生提出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問題,以促進更優(yōu)質教學效果的獲得。
例如,在教學“交友的智慧”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利用PPT給學生呈現這樣一件生活中的事:在下課的時候,七年級的小明看見同班同學小豪欺負一個女同學,然后他為女同學打抱不平去打了小明,然后把小明扭送到老師辦公室。此時,讓學生從多個方面考慮,為老師做一個決定,幫老師處理這件事情,讓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意見和建議。大部分的學生可能會說:“老師,小明應該寫檢討書并且要給那名女同學道歉?!边@部分的學生忽略了對小豪做法的分析。有的學生會說到:“小明給女同學道了歉,并且罰小明掃除一周,但小豪也受到了處罰,寫300字的檢討?!薄瓕τ诓煌瑢W生的不同答案,教師不能急于否定,更不能將大人的想法,所謂的正確答案強加給學生,而是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交友智慧,成為更好的自己,收獲更優(yōu)質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將生活化教學法有效的落實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給出的引入生活案例,引發(fā)積極思考;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豐富情感體驗;提出生活問題,發(fā)揮學習主動三個策略是個人實踐之后認為比較可行、實用、有效的三個策略,日后還會繼續(xù)為之貢獻有效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蓉. 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 學苑教育, 2017, 000(004):P.96-96.
[2]黃慶華.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 新課程(下), 2017(4).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