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對策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作為培育人才的重要陣地,既要做好人才培養(yǎng)工作,也要高度重視開展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的校園環(huán)境。新時代下,高校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樹立校園安全管理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建設校園安全文化以及專業(yè)化的安全管理工作隊伍,切實提升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確保高校校園的安全。
一、高校校園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 校園安全管理隊伍建設不足
高校在招募安全管理人員時,選人標準不夠科學和嚴格。同時,現有的安保人員在業(yè)務能力、文化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等方面都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再加上薪酬待遇較低,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從而導致招募的安保人員年齡偏大、素質不高,難以保障校園安全穩(wěn)定。
(二) 學生缺乏危機意識以及安全防范能力
目前,不少大學生的危機意識普遍較低。對可能發(fā)現的校園侵害事件等抱有僥幸心理,且應對能力不足。此外,大學生的安全知識匱乏,防范意識淡薄。校園生活固然美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危機之中。很多大學生不知道怎樣面對校園欺凌、怎樣使用滅火器等,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
二、新時代下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優(yōu)化路徑
(一)完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為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支持。高校安全管理制度涉及安全責任、安全教育、宿舍管理、治安保衛(wèi)、交通、餐飲、衛(wèi)生、體育、消防等方面的內容,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既要制定安全管理流程,也要逐層逐級組織培訓活動,對校園安全進行立體化管控,要涵蓋學校所有空間、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時間,做到人人有責。
(二)推進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建設校園安全文化,實際上就是要把安全文化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之中,讓學生在濃郁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中接受教育,把安全知識內化為安全技能。要把安全文化滲透到教學、科研、管理及其他教學活動之中,這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前提保證。高校是重要的安全文化宣傳陣地,要于無聲之中滲透“教”的內容,于無形之中彰顯“育”的魅力,要結合校園安全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明確安全文化理念,加大安全文化宣傳力度,豐富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組織安全知識競賽、講座、演講等活動,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加強校園安全宣傳工作力度
要加強校園安全宣傳工作力度,使所有師生深刻意識到要想更好地守護生命,不僅要掌握安全知識,還要具備防范意識與能力。因此,安全管理人員要深入學習與安全有關的法律知識,向學生傳授安全知識與急救措施,精心設計宣傳方式,使安全教育與法律知識在校園普及,增強師生的安全守法意識,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促使他們以主人翁的意識積極參與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從而確保校園治安環(huán)境,得到進一步的優(yōu)化。此外,高校教師應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培訓,高校領導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師生開展各類演練活動,包括防火演練、應急逃生演練等。同時,多措并舉全面推行安全教育宣傳工作,使師生的安全意識得到全面提升,從而為進一步保障校園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隊伍建設
業(yè)務素質強、工作能力高的校園安全管理隊伍是確保高校校園安全的基礎,因此要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隊伍建設。一是安保人員配備齊全,既要配備基礎性的安保力量,負責日常的安檢與巡邏,以維護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確保一旦發(fā)生事故他們能夠及時到場處理;又要配備一些經過特殊培訓的專業(yè)化人才,以應對可能面臨的突發(fā)性事故,從而使整個安保隊伍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安保設備要與時俱進,由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帶有一定的突發(fā)性,往往需要安保人員能夠第一時間到位進行處理,因此為其配備合適、先進的設備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無線電為安保人員實時溝通提供了便利,巡邏車等為其及時奔赴現場節(jié)省了時間,等等。三是定期組織培訓演練活動,高校負責人牽頭召集相關人員進行觀摩與評比,表揚先進,激勵后進,促使校園安保隊伍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進而推動整個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五)強化校園安全基礎設施建設
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依靠高素質的安保隊伍之外,校園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尤為關鍵。高校應在安全硬件設施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結合各種先進的高科技手段來保障校園安全。例如整個校園做到監(jiān)控系統全覆蓋,包括教室、圖書館、自習室以及各活動場地等場所,以有效規(guī)避各類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再如學生宿舍安裝門禁系統,學生只能通過打卡或指紋方式進入,以保障學生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同時校園安全基礎設施的更新與維護也相當重要。此外,高校還應及時組織安保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正確使用這些設備,并在設備出現問題時,及時加以維修,以確保安全設備24小時正常運轉。要提升安保人員的安全意識,強化他們的安全技能,促使他們能夠第一時間發(fā)現問題并及時上報,力爭將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三、結語
總之,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高校應在積極探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健全安全教育的內容、構建業(yè)務精良的安保隊伍,還要及時配備各項先進的安保設施,為安保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應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規(guī)避校園內可能面臨的各類不安全因素,使師生的人身與財產安全都能得到有效保障,從而為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建杰.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39(12):151-153.
[2]王滿.疫情防控形勢下校園安全管理措施與責任體系的構建——評《校園安全教育》[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0,16(10):190-191.
[3]陳飛.構建校園安全管理“三張網”[J].中國農村教育,2020(22):14-15.
[4]王立功,杜冰冰,徐振輝.新時期大學校園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20(16):46-47.
[5]劉國亮.淺談疫情下的校園安全管理[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3):47-48.
[6]董清海.新時代高校安全工作“三創(chuàng)三線”新模式探析[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39(01):104-108.
(作者單位:西安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