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基本來自教師的傳授,來源于教材的母體,這對學生的成長遠遠不夠。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把學生的閱讀指向學生熟知的生活中去,燃起學生課外大閱讀的欲望,讓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生活閱讀世界,在閱讀中實踐,浸潤,提升,感悟,才能讓學生開拓閱讀視野,增加閱讀量,增強閱讀思維,豐富閱讀知識儲備,提高閱讀技能,養(yǎng)成閱讀習慣,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課外閱讀;閱讀技能;閱讀習慣
一、剖析現(xiàn)狀,修復閱讀方向
當下教師學生指導課外大閱讀不盡如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應試教育的限制。教師平時只是關注學生應試的及格率、有效率、升學率,注重的是語文基礎知識的點撥和要求。2.教師自身認識不足。部分教師滿足于現(xiàn)狀,沒有與新時代同步,理論視野較狹窄。3.學生年齡的制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他們無法自覺去閱讀,更談不上正確選擇課外讀本。4.課外閱讀指導的方法失當。教師往往將積累字、詞、句、段的要求,作為課外閱讀的必練任務,旨在提高學生應試能力。這樣,學生課外閱讀壓力大,一味的掠取簡單的記憶知識,形式單一,照成學生厭倦課外閱讀。5.家長的認知不到位。我曾經問過很多家長:“怎樣引導孩子課外閱讀?”十之六七的家長會自豪地回答:“當然要讀經典呀?!碧貏e是有的家長會說:“不用喲!只要上課認真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完成,就能讀好書?!币虼?,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修復,才能把學生的課外大閱讀欲望點燃。
二、活躍渠道,提高推薦技巧
1.演練于課內。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如陳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動物兒歌》一課后,推薦《我的動物朋友》一書(或上網查閱相關知識);在學習了《望廬山瀑布》古詩后,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資料,參觀當?shù)氐淖匀簧剿鸭嚓P的圖片……不但培了學生養(yǎng)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跟進于學齡。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齡推薦相適應的讀物,曾聽家長說:給孩子訂了《讀者》《閱讀經典》孩子都不喜歡看。結果一了解,孩子才讀二上,還不適合閱讀——大家知道《讀者》確實是好刊物,發(fā)行量是我國各類刊物之首,它較適合五年級及以上的孩子閱讀。
3.遨游于網絡。如今是信息時代,大數(shù)據(jù)時代,教師要有時代的大閱讀觀,引領學生通過微信、微博等等暢游閱讀的海洋,開啟知識的浸潤與洗滌。
4.浸染于場所。教師要充分挖掘學校周邊或當?shù)氐慕逃Y源,如:博物館,紅色革命基地,社區(qū)……讓學生通過觀看,欣賞;傾聽,交流;實踐等等,擴大自己的形象大閱讀。
5.展示于平臺。要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演練平臺,如制作手抄報比賽,開展故事演講,誦讀經典……讓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借鑒學習大家的所長,欣賞品味自己成功的喜悅。
三、根植學法,提升閱讀技能
閱讀的書籍不同,采用的閱讀方法就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教會學生根據(jù)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掌握系統(tǒng)科學的讀書方法,養(yǎng)成習慣,形成能力,最終達到“自能讀書”。可以采?。?.選讀法。根據(jù)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書報或篇章的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2.精讀法。對一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閱讀。要求學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3.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fā)音、不辨讀,而是快速瀏覽。為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學生“一目十行”,在快速瀏覽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4.手到法。引導學生閱讀時做到:圈點勾畫,作批注;摘抄有關的詞、句、段;編提綱;作卡片;5.續(xù)創(chuàng)法。包括續(xù)寫、擴寫、縮寫、改寫、仿寫、讀后感等等形式。
四、創(chuàng)設條件,養(yǎng)成閱讀習慣
1.營造氛圍。學校要營造大閱讀的學習氛圍,通過圖書室、閱覽室,提供學生閱讀書籍的來源和靜心閱讀的場所;班級可以通過圖書角閱讀物的不斷更新為學生輸送閱讀資源;教師要全方位、有層次為學生推薦讀物。這樣,學生閱讀有保障,時換時新,有助學生大閱讀的推進。
2.強化活動。教師可以結合學校開展的“書香校園”,“墨香校園”,“寒、暑假共讀一本書”的活動,狠抓落實,多形式開展相應的大閱讀共進活動,促發(fā)學生與時俱進,嚴格要求,積極上進。
3.家校聯(lián)系。教師應構建校內校外溝通,通過網絡渠道指導、建議家長在家里營造讀書的氣氛,要有報刊、雜志、書籍的資源;同時與家長形成合力,共同督促、鼓勵學生學會閱讀,樂于積累。
4.榜樣勵志。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燃起學生閱讀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采用:(1)以身作則。老師不僅要在口頭上大力宣傳讀書的好處,更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做出閱讀的榜樣,有道是“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此而愛上讀書的;(2)典范傳承??梢越榻B偉人、名人的好讀書故事,讓學生從這些偉人、名人榜樣的身上汲取力量,愛上讀書。(3)身邊的典例。在學生身邊的伙伴中挑選榜樣,激勵閱讀興趣。
總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讓學生在書的海洋里揚帆,為了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外大閱讀的重要性,重視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課外大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賈榮偉.依托“大閱讀”活動,提升農村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J].學周刊,2020(21):137-138.
[2]鄧冬琴.關于小學生大閱讀課程化的實踐探索與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1):68.
福建省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學?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