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中職階段的基礎學科,因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中職學生學好語文能夠顯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有助于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目前中職語文教學還有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對情境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以期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職語文;情境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24-0016-02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中職語文也在不斷探索發(fā)展道路,但是就目前來看,中職語文課堂依然存在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因此,如何在中職語文課堂中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是中職語文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中職語文情境教學的原則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應該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美、享受美。語文學科的內容非常豐富,富含人生哲理,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從而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根據(jù)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和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
(一)興趣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由于其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其學習的動力大部分來源于興趣。如果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枯燥、單一的,那么將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的情境一定要貼合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只有這樣才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啟發(fā)性原則
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認識到,創(chuàng)設情境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教師要認識到學習是不斷總結和復習的過程,而不是單一地學習某一個知識點。因此,在創(chuàng)設中職語文教學情境時,教師要遵循啟發(fā)性原則,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已學的舊知識,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適度性原則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職語文教師意識到情境教學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并且也積極地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但是教師應該明白,情境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而不應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在應用情境教學時,切忌出現(xiàn)過度使用的問題。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了大量情境,過度依賴多媒體,導致課堂的氣氛雖然非?;钴S,但是情境與教學內容結合不夠,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因此,中職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適時創(chuàng)設貼切的情境輔助教學[2]。
(四)生活化原則
語文和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要貼合日常生活,應該更多地了解、關心學生,充分肯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用貼近日常生活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五)職業(yè)發(fā)展原則
中職學生畢業(yè)之后就要進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但是他們年齡較小,心智還不成熟,適應社會的能力還不強。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特性,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進行分類教學。同時也要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為專業(yè)教學服務,以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將語文教學和職業(yè)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情境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貼合的課堂氛圍和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以此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方式,情境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可以使中職學生提高其職業(yè)素養(yǎng),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情境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如下。
(一)借助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教學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讀懂課文,并深入地把握文本,理解文本的內涵和精神。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生動精確的教學語言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原本抽象的文字生動、具體、真實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學生帶入獨特的語文世界,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享受。由于中職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對于課文的把握也較差。因此,教師可利用生動的語言來引導學生進入到課文當中,更好地感受課文、理解課文,這樣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1.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圖片和文字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閱讀文本時,學生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關于文本的畫面,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圖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欣賞圖片時,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本所描繪的景象,再加上教師口頭的講解,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文本所描繪的情境。
2.利用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
通過多媒體進行視頻教學是教學效果比較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對于語文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來說,利用視頻來營造教學情境,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特別是學習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文學作品時,通過播放相應的視頻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關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興趣。
3.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
不同類型的音樂能夠在短時間內喚起人們不同的情緒,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教學氛圍。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音樂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用聲音來刺激學生的聽覺,讓學生隨著音樂更好地感受文章所描繪的意境,更深切地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利用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1.利用自然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師也應該帶領學生走向室外。在自然環(huán)境中,為其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在欣賞自然景色的同時,進入課文所描繪的世界。
2.利用社會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
中職學生作為即將進入社會的學生群體,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結合社會環(huán)境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職語文教材雖然在不斷地更新,但是難免與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脫節(jié),有一些最新的社會信息不能及時地在教材中體現(xiàn)。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入社會熱點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其進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社會氛圍,為學生之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利用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日常生活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也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拉近語文課堂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意識到知識學習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當中。
(四)利用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
1.利用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揣摩文章中角色的感情,將原本枯燥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闹R探索。
2.利用社會實踐創(chuàng)設情境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用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如可以聯(lián)系社區(qū)組織公益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和其他學科有著較強的關聯(lián)度,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找到語文與其他學科的契合點,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重組,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輔助語文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情境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將其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中職語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努力探尋適合中職語文的情境教學方式,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情境教學的探索過程及其理論依據(jù)[J].江蘇教育,1987(23).
[2]夏慕.情境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研究[J].品位·經典,2021(9).
【作者簡介】
惠景俠(1977~),女,江蘇豐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