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茵
摘 ?要:合唱指揮不僅要對音樂相關(guān)技能有一定的駕馭能力,還要求具備一定合唱排練的實踐能力。本文從合唱訓練能力和語言能力兩方面對中小學合唱指揮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分析,提出了對中小學合唱指揮能力培養(yǎng)的一些見解。
關(guān)鍵詞:合唱;指揮;聲樂;視唱練耳
在合唱活動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國內(nèi)外的合唱比賽活動眾多,但是參賽隊伍的水平卻是參差不齊,指揮能力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指揮不僅要在專業(yè)技能方面下足功夫,還要在實踐方面上多思考和探究。本文將從合唱訓練能力和語言能力兩方面對中小學合唱指揮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討論。
一、合唱排練能力的培養(yǎng)
如何帶領(lǐng)好一支隊伍與對這支隊伍進行排練,對于指揮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在排練前做準備的指揮是不可能良好地完成一首作品的排練的,即使是指揮界有名的指揮大師,他們也會提前先拿到譜子做好排練的計劃安排。
一個合唱排練計劃包含以下基本內(nèi)容:(1)挑選合唱隊員,劃分聲部;(2)聲樂基礎(chǔ)訓練,包括氣息練習、發(fā)聲練習;(3)合唱訓練,包括熟悉歌曲旋律、對歌曲進行分析、對歌曲進行藝術(shù)處理;(4)對作品的鞏固與加強,對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調(diào)整。
從計劃內(nèi)容可以看出,指揮必須掌握聲樂技能、視唱練耳技能、作品分析等技能才能對排練得心應手。馬革順先生在《合唱指揮文集》中談到他對指揮專業(yè)學生的訓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和要點:(1)為了能更好地體會合唱隊員的歌唱狀態(tài),用聲樂的要求來訓練指揮;(2)為了更好地去引導合唱隊員,進行擊拍的技術(shù)訓練;(3)為了能更好地形成手隨心動的狀態(tài),進行擊拍與音樂的結(jié)合訓練;(4)為了讓指揮更好地去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并且從易到難扎實自己的基礎(chǔ),進行系統(tǒng)的作品學習。
那么,除了需要掌握這些技能之外,指揮更需要實踐的機會。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指揮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在哪個方面,便于自己更進一步的提高。
針對中小學的合唱團排練,可以參考以下一些方法:(1)了解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聲音特點,包括中學階段的變聲期,針對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有對應的發(fā)聲訓練,但是母音(a e i o u)的訓練、共鳴的訓練以及氣息的訓練是都必須的。(2)在揮拍技術(shù)上應該做到干凈利落,不要有過多的小動作,指揮的動作應該是起到提示作用的,而不是累贅,要多練習揮拍的動作,因為不同的動作可能導致合唱團發(fā)出不同的音響效果;(3)排練前的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不單止要分析作品,還要設(shè)計指揮的動作,以防在排練場上浪費時間在讀譜析譜上。(4)合唱中,音準很重要,但是我認為沒有百分之百的絕對音準的,我認為在合唱中的音準是相對于各個聲部而言的,是相對于一首作品的和聲走向而言的,但并不代表我們不注重音準,只要不偏離總體軌道,我覺得都是可行的;(5)對于童聲合唱團,我會通過游戲方式進行合唱訓練,引起學生興趣,盡情合唱為主;對于中學合唱團,我會通過肢體語言的帶動來提示他們合唱,提示他們調(diào)整音樂要素。
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這里所說的語言能力,是指指揮在課堂上或者在排練中所使用的講解、陳述的方式和水平,即語言的表達能力。從我接觸合唱指揮這個專業(yè)以來,我觀看了很多指揮的排練,有些指揮很受合唱團員歡迎,整個過程都很輕松愉快,每次排練完團員都會笑嘻嘻的;而有些指揮就顯得很呆板,雖然指揮很賣力,但是排練的時候氣氛很沉悶,合唱團員的狀態(tài)松松散散,很少有人認真投入地去排練。每當我想起這個嚴重的落差時,我就會在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這天南地北的差異?其實就是語言表達能力。
受歡迎的指揮通常都是具備良好的專業(yè)修養(yǎng),而且能用生動形象接地氣的語言去表達自己想要的效果;而那些比較沉悶的指揮雖然也同樣具備良好的專業(yè)修養(yǎng),但是專業(yè)修養(yǎng)僅僅只停留在自己的心中了,沒有很好地傳遞出來,因此,合唱團員也不能感受到指揮的心意了。
面對中小學合唱團,我們需要活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合唱團,指揮應該更多地運用節(jié)奏語言、肢體語言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能夠迅速地對音樂產(chǎn)生感覺;對于中學階段的合唱團,他們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知水平,我認為指揮應該運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引導中學生用正確的發(fā)聲方法演唱歌曲,而且應該將心比心,與學生們引起共鳴。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對于一個指揮來說,培養(yǎng)語言能力是必須的也是急需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能力呢?(1)需要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先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就怎么表述,盡量簡潔明了,如果能配上動作來表達就更好了。(2)要切忌慷慨陳詞,雖然語言很動聽,但是卻一點實際用處都沒有。(3)音樂也是一種語言,當指揮不能用口頭闡述的語言描述出來的時候,可以用演唱或者演奏的方法來表達心中所想,當然,前提是得準確示范;(4)隨機應變,每一個人都有對語言的場景反射,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準確地理解指揮的表達,這時就需要指揮有針對性地改變自己的表述,換一個角度去表述,或許他們就懂了。(5)放開自己的心胸,不要讓音樂停留在心中,大膽地與合唱團員交流,結(jié)合團員的需要來進行排練,獨裁專橫可不是一個好方法。
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指揮的重中之重,多見識多聽取意見是實踐能力提高的最佳辦法。這需要指揮具備充足的耐心,不要中途氣餒,不要被困難所推倒,應該用于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經(jīng)驗就是最好的老師。
結(jié)語:隨著人們的素質(zhì)及修養(yǎng)在逐步提高,社會對合唱指揮要求越來越高,學校對美育也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指揮在實踐能力方面不斷完善自己,為合唱多做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馬革順.合唱指揮文集.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11
[2]楊鴻年.合唱訓練學.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