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濤
【摘? ? 要】一日活動皆課程,幼兒園里的花花草草,蟲魚鳥兔都能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情感和感受,教師應通過“生活化”游戲為幼兒提供勞動教育,發(fā)展幼兒的思維,鍛煉幼兒的能力。因此,幼兒教師把握好生活化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生活化教育資源,讓 “軟件”建設超過“硬件”配備,是我們著力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講述關于如何在幼兒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并以若干實例與教學成果做支撐,以期給予相關教育工作者以啟發(fā),共同助力幼兒懂生活、愛生活,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化;小自然;活知識;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181-02
Let life-oriented Teaching become the "guide ligh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Longhe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Wendeng District,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TAN Wentao
【Abstract】 One-day activities are all courses. The flowers, plants, insects, fish, birds and rabbits in the kindergarten can cultivate children's emotions and feelings for beauty.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children with labor education through "life-oriented" games, develop children's thinking, and exercise children's abilities.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grasp the life-oriented education resources, make full use of the life-oriented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let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xceed the equipment of "hardware", which is the direction of our research and efforts.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strategy of how to carry out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children's teaching, and uses a number of examples and teaching results as support, in order to inspire relevant educators, and jointly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life, love life, and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Little nature; Living knowledge; True education
提起幼兒園生活化的教育,大家可能都會說“一日生活皆課程”,在幼兒園里如何深入挖掘生活化資源,有效利用好生活資源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下文簡稱《指南》)提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這里指出了兩個關鍵詞:一是“游戲”——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二是“生活”——珍視生活的價值。幼兒園應如何把握《指南》精神,實現(xiàn)幼兒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我們認為開展生活化教學尤為重要,本文將圍繞該話題進行進一步的論述。
一、抓住園區(qū)的生活化資源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
例如:中班級部主題活動“神奇的水”。恰巧筆者所在幼兒園院子里有一口井,教師因此對如何圍繞該生活化資源展開教育活動進行了交流。有的幼兒教師認為可以充分利用這口井讓幼兒體驗打水的樂趣,如:裝上機井、繩子吊桶或轆轤,再為每個班級配備上大大小小的提水桶。引導幼兒提水到活動室,利用井水沖廁所或者灌溉小菜園。此外,部分教師馬上想起來幼兒園的沙水池可以利用井水進行填充,井水成本極低,那樣幼兒既可以盡情玩樂,又不會浪費自來水。為了避免出現(xiàn)安全隱患,園內(nèi)教師在開展此項活動之前開展了探討:水灑在地上或者樓梯上是否容易導致幼兒滑倒?幼兒弄濕衣服后應該怎么處理?如何保障幼兒在抬水時不受傷?經(jīng)過討論,教師完善了活動過程,給地上鋪上了防滑層,在井旁設置安全欄桿;活動中由教師幫忙提井水,幼兒只需提能力范圍內(nèi)的水量即可,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zhì),又鍛煉了他們的平衡能力,也提高了其安全認識。
于是,我們在水井上裝了一個復古的提水轆轤,給每個班級洗手間都配備了一個帶蓋子的大白盛水桶。每天教師都帶領孩子們幼兒去用轆轤打水,提到班級用來沖廁所,澆灌小菜園。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認識了“轆轤”這種古老的杠桿工具,了解古人的智慧,又能通過教師的講解意識到定滑輪的科學原理。在該生活化活動結束后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水撒了,馬上會拿抹布將地板擦干凈,其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逐步提升。結合班級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神奇的水”,幼兒了解到水能做飯、滋養(yǎng)萬物、組成地球、人體的71%是水分組成的……認識到水資源對生態(tài)、生活、生命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也了解到自來水的“提取、過濾、滲透、凈化、運輸”包括后期的管理需要大量成本,地球的水污染越來越嚴重,認識到節(jié)約水資源的重要性。這類活動使幼兒在勞動的同時獲得了豐富的知識,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得到了多方面的鍛煉,還培養(yǎng)了其社會責任意識,一舉多得。
二、讓幼兒園成為幼兒樂享生活的“小自然”
筆者所在幼兒園在城區(qū)中心,寸土寸金,僅有的活動場地都被鋪上了人造草坪,給幼兒提供運動場地。為此,園內(nèi)教師結合幼兒愛動、愛玩的特性,引導幼兒參與“改造”幼兒園的活動中,致力于把幼兒園打造成為一個“自然生活區(qū)”,使幼兒在拔草、澆水的過程中習得生活中必要的科學知識:植物需要陽光、空氣和水。
為了讓幼兒能深刻感受大自然中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教師在樓頭的水泥地上填土造地,用木箱子盛土,打造出“有機菜園”“生態(tài)果園”“智慧田園”三個種植小天地。園內(nèi)教師聯(lián)合幼兒園保安師傅和園區(qū)旁的社區(qū)居民領著幼兒松土、起壟、挖溝、下種,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的整個過程。教師與幼兒一同起提來井水對“種植區(qū)”的植物進行澆灌,讓幼兒了解和掌握澆水后能給植物根系透氣的道理。此外,幼兒園還增設了小型的動物養(yǎng)殖區(qū),包括:珍珠雞、美洲雁、白羽鴿、小兔子等,并在養(yǎng)殖區(qū)旁裝飾池子以及古色古香的石臼、石槽,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新鮮感和好奇感每天都刺激著幼兒的神經(jīng),引領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觀察、探索神奇的自然。
三、生活化的游戲成為幼兒感知生活實踐的源泉
“過家家”可能是一般人眼中“幼稚”的代名詞,但是幼兒園里的“過家家”也可以包含和現(xiàn)實生活中完全一致的真知識,真經(jīng)驗。對此,筆者所在園區(qū)的教師經(jīng)過細致討論,決定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化游戲——“過家家之蓋房子”,以此提升幼兒的實操能力,豐富其生活實踐經(jīng)驗。在開展這一活動前,教師首先搜集了一些泡沫磚頭,讓幼兒用這種磚頭自制一個小房子,由于該磚頭材質(zhì)較容易掰斷,幼兒在“過家家”的過程中可以隨意塑造自己喜愛的“家”的造型。在實際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該活動的實操價值:一是磚頭的大小、重量剛好適合孩子,即使小班的幼兒兩只手并用拿起磚頭也很熟練,而且能夠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臂力;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慢慢學會了磚頭要交錯層疊擺放,一層壓住一層,才能堆砌得更加牢固;三是部分幼兒開始在“蓋高樓”的過程中增添自己的設計,回憶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揮想象力。教師適時給幼兒講解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伯伯,把水泥和沙子和到一起讓磚頭之間沒有縫隙,這樣高樓大廈才能更堅固,幼兒從而明白了生活中的高樓大廈是怎么建起來的。
在我們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倡導下,幼兒越來越愛觀察和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例如有一次教師發(fā)現(xiàn)活動區(qū)的輪胎內(nèi)每逢下雨便集滿雨水,而且任憑怎么翻、滾、傾、倒都很難清理干凈。于是教師讓幼兒想想用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名中班的幼兒聯(lián)想到生病了護士阿姨給他打針的情境,建議用針管抽水來試試。結果輕松解決了這一“老大難”問題。因此,讓幼兒從小就會將所學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和作用,長此以往,對他們的成長意義是巨大的。
其實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小自然”,雖說我們不能完全杜絕塑膠化的場地、塑料化的玩具、格式化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開展的生活化教育課程,進一步明確在幼兒園實施生活化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這為我們深入實施生活化活動找到了切入點和突破口。因此幼兒教師應圍繞生活、生態(tài)、生命、生動——“四生共融”的環(huán)境教育理念,實施生活化的教育,讓幼兒在生態(tài)化的園所環(huán)境中,在尊重、熱愛、關懷生命的教育理念中,在生動有趣的教育氛圍中增長知識,積累經(jīng)驗,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文媚.幼兒生活化的有效教學[J].智力,2021(03).
作者簡介:譚文濤(1973.12-),男,漢族,山東威海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辦園特色打造和學前教育管理。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