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娟
【摘? ? 要】閱讀是孩子拓展知識視野、開發(fā)智力的有效途徑,是未來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培養(yǎng)早期閱讀習慣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在充分考慮幼兒認知特點、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提出了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傳授閱讀方法、選擇合適圖書、豐富閱讀手段、快樂分享閱讀等策略,以期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10?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5-0179-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Good Early Reading Habits
(Changtai Central Kindergarten,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HUANG Meijuan
【Abstract】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children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horizons and develop their intelligence. It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cultivating early reading habit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Based on full consideration of children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hobbi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read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reading methods, choosing suitable books, enriching reading methods, and sharing reading happily.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children's reading habits in early reading teaching,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Chindren; Early Reading; Habits
一、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幼兒普遍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行為、情緒易受環(huán)境影響的性格特征,因此,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幼兒靜心閱讀的重要條件。只有當幼兒靜下心來,全身心沉浸到閱讀過程中,才能真正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出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為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和優(yōu)化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1)幼兒園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基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幼兒園應在綜合考慮隔音效果、活動室構建、室內(nèi)擺設、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的基礎上,在園內(nèi)適宜區(qū)域設立專門的閱讀區(qū)。閱讀區(qū)應具備明亮、安靜、舒適、寬敞的環(huán)境特征。同時,為了提升閱讀區(qū)對幼兒的吸引力,教師一方面可以邀請幼兒共同布置和裝扮閱讀區(qū),如,在閱讀區(qū)擺放幼兒喜歡的玩具、張貼幼兒喜歡的圖片等,使幼兒走入閱讀區(qū)后,能產(chǎn)生“回家”的舒適感;另一方面可以在準確把握幼兒閱讀興趣點的基礎上,投放多種類型的圖書。上述操作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增強幼兒的閱讀體驗感,充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其主動進行閱讀活動。(2)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習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教師應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構建良好的“家園共育”教育體系,主動向家長傳遞科學的教育方法,引導和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質(zhì)量。如:指導家長根據(jù)幼兒認知特征和興趣愛好科學選擇適宜的圖書;要求家長每天開展適宜的親子閱讀活動;提醒家長注意自身生活習慣對幼兒的影響,鼓勵家長多讀書,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等。在教師指導下,家長通過科學的方法營造出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居家閱讀興趣,為后續(xù)家庭教育實施以及閱讀習慣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二、培育閱讀習慣,強化閱讀能力
傳授幼兒正確的閱讀方法,強化幼兒的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早期閱讀習慣的重要的措施。受心智發(fā)育因素的影響,幼兒的感性思維要明顯強于理性思維,因此,幼兒進行閱讀的動力主要是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而非理性的認知。這就導致在閱讀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色彩鮮明的插圖或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很難從頭到尾對圖書進行仔細閱讀。而幼兒圖書內(nèi)容普遍具有寓教于樂的特征,在趣味故事的背后往往包含著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若幼兒不能通過科學的閱讀方法對圖書內(nèi)容進行理性思考,即便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無法體現(xiàn)出早期閱讀的教育意義和價值??梢姡瑐魇谟變赫_的閱讀方法,強化幼兒閱讀能力與培養(yǎng)幼兒良好早期閱讀習慣具有即為密切的關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幫助幼兒逐漸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促進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以《小兔湯姆系列》幼兒圖書中的《湯姆走丟了》閱讀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兩個階段傳授幼兒正確的閱讀方法:(1)教師將圖書翻到第12頁,頁面上畫著“湯姆在獨自哭泣”。教師問道:“如果我想要知道是什么原因?qū)е聹房奁?,我應該將圖書向前翻還是向后翻?”根據(jù)以往閱讀經(jīng)驗,幼兒們會回答:“向前翻!”。此時教師說道:“如果我從第一頁開始閱讀,是不是自然就會知道湯姆哭泣的原因了?因此,一本圖書應該從哪開始讀起?”幼兒:“從第一頁讀起!”(2)教師提出思考問題:“如果你是湯姆,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走丟了你會怎樣做?湯姆又是怎樣做的?誰的做法更安全?”,通過問題將閱讀內(nèi)容與幼兒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引導幼兒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思考。經(jīng)過閱讀和討論后,教師總結道:“閱讀不僅是了解書中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學習書中的知識。相信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閱讀,已經(jīng)知道了怎樣避免和應對走丟問題?!蓖ㄟ^上述閱讀教學過程,幼兒掌握了“應從第一頁開始閱讀”“閱讀的同時還要進行思考”等閱讀方法,不僅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還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選擇合適圖書,開展閱讀教學
基于幼兒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學習需求選擇恰當?shù)膱D書開展早期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手段。教師和家長在選擇幼兒讀物時應遵循以下兩個要點。首先,應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幼兒心智發(fā)育特征,科學選擇不同體裁的圖書。如:對于小班幼兒,應優(yōu)先選擇圖畫居多的讀物,充分利用小班幼兒具象思維突出的認知特點,以圖形、色彩等視覺刺激,在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向幼兒傳輸基礎知識。對于中大班幼兒,因其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以及閱讀理解能力,應優(yōu)先選擇圖文均衡的讀物,同時,可拓展讀物體裁,讓幼兒廣泛接觸童謠、兒歌、寓言故事等幼兒讀物。這樣既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其主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有利于知識視野的拓展以及漢語知識的學習。其次,結合教學需求針對選擇讀物。不同年齡段的教育需求和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和家長應根據(jù)階段教育目標、幼兒興趣特征科學選擇讀物。如:為小班幼兒選擇畫面情節(jié)簡單、對話簡潔,貼近生活的閱讀材料。小班幼兒主要以講述字母、數(shù)字等簡單知識的讀物為主;中班幼兒主要以言行舉止和思想品質(zhì)教育讀物為主;大班幼兒則主要以簡單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讀物為主。上述讀物選擇方式,不僅符合年齡段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有利于良好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還能滿足新課改背景下幼兒早期教育需求,為幼兒未來教育和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豐富閱讀手段,提升閱讀效率
傳統(tǒng)圖書閱讀模式比較枯燥,幼兒在進行一段時間閱讀后,普遍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導致閱讀效率下降,不利于良好早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豐富閱讀手段的策略,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閱讀興趣,延長有效閱讀時間,提升閱讀效率,使幼兒充分體會到圖書閱讀帶來的趣味性和成就,從而樹立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例如,在進行《湯姆挨罰》圖書閱讀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入閱讀區(qū),讓幼兒以舒適的姿勢靠坐在抱枕上或圍坐在泡沫墊上,營造出輕松、自由、舒適閱讀氛圍,在良好的氛圍中與幼兒一同進行圖書閱讀。當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開展“故事復述”活動,鼓勵小朋友用自己的語言回顧圖書中的故事內(nèi)容,這樣既能顯著提升幼兒的閱讀效率,又能有效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快樂分享閱讀,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在充分把握幼兒興趣愛好和閱讀習慣的基礎上,開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快樂分享閱讀”活動,為幼兒搭建分享閱讀資源、交流閱讀體會的平臺,能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積極性,促進良好早期閱讀習慣形成。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對“月亮”非常感興趣,于是便在“快樂分享閱讀”活動中,為幼兒推薦了一本《月亮姑娘的嫁衣》圖書。該圖書以故事的形式將月亮的圓缺變化形象地展示出來,故事內(nèi)容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貼近生活,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充分滿足幼兒對“月亮”的好奇心,拓展幼兒的自然科學知識視野。此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其他幼兒分享自己讀過的有關“月亮”的讀物。分享過程中,分享者從同伴好奇的神情中充分體會到讀書帶來的成就感;而聆聽者通過同伴的分享,既開闊了視野,又能調(diào)動閱讀興趣,進而逐漸形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指導,幼兒教師應深刻意識到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切實從幼兒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出發(fā),通過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傳授閱讀方法、選擇合適圖書、豐富閱讀手段、快樂分享閱讀等策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效率,促進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秀吉.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2021(04).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