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豐縣華山鎮(zhèn)華星小學 程言梅
閱讀教學貫穿于語文課程教學全程。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高低已然成為當前語文教學體制下衡量一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憑證?!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對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的論述中,特別指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特征,號召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豐富語言積累”,通過“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文化熏陶”等多種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審美情趣”,助力“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實現上述任務,就要讓閱讀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伴隨語文教學改革逐漸深化,閱讀在各學段都受到重視并賦予更高價值??梢哉f,沒有哪個時期像如今這樣,如此重視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是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啟蒙期,也是學生逐漸形成自主閱讀能力,逐步通過掌握各種閱讀方法,開展語文積累、語感訓練,逐步構建個人閱讀情感和閱讀審美的關鍵期。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如何基于教材科學安排閱讀教學活動,已成為當前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最為急迫的教學任務和亟待解決的教學難題。本文擬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設置的“快樂讀書吧”進行分析,嘗試從中整理出小學階段語文閱讀的教學思維,以期對大家有所啟示。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是分段進行的。根據學生年齡、所處年級不同,進行科學的學段劃分,依據不同學段,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任務。例如,將一、二年級納入第一學段,三、四年級納入第二學段,五、六年級納入第三學段,每個學段學習任務不同,考核內容不同,對應閱讀教學內容也存在較大差異。分段教學體現了對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認知客觀規(guī)律的尊重,值得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總結。分段教學保證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學段學生,采取不同教學策略和手法,豐富了課堂手段,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課程設計理念。
部編教材“快樂讀書吧”是語文閱讀教學以主題形式在教材中的呈現,體現了閱讀對塑造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因而在“快樂讀書吧”教學內容中呈現出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與思維,對小學階段閱讀教學行為構建具風向標作用,值得認真研究和積極實踐。不難看出:部編教材“快樂讀書吧”在每冊課本中都有相應主題。如,一年級上冊主題為“讀書真快樂”,下冊主題為“讀讀童謠和兒歌”;二年級上冊主題為“讀讀童話故事”,下冊主題為“讀讀兒童故事”;三年級上冊主題為“在那奇妙的王國”,下冊主題為“小故事大道理”等。研究發(fā)現:小學第一學段“快樂讀書吧”中的閱讀內容體現為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該學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是無意識的,閱讀教學的方向不是對文本知識和閱讀方法的輸入,整體設計只是針對學生閱讀行為的鼓勵。一旦到了第二學段,“快樂讀書吧”背后的閱讀教學思想則呈現出較大變化,伴隨該學段學生語文知識日漸豐富,教材開始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理解等方面進行教學強化,此時的閱讀行為開始變得有針對性和“有意識”,呈現出語文閱讀教學的鮮明的學段特征。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二年級上冊主題“讀讀童話故事”與三年級上冊主題“在那奇妙的王國里”兩篇閱讀教學為例。這兩個閱讀主題都與童話有關,但《讀讀童話故事》更像是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喚醒,教材圍繞先“猜猜看”,再“打開書”,最后“一起讀”等簡單閱讀步驟,開展閱讀教學設計,體現了對低學段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形象方面的重點關注。整堂閱讀課并沒有相關語文知識傳授、閱讀手法植入,是真正無意識的閱讀狀態(tài)激發(fā)。而三年級上冊《在那奇妙的王國里》閱讀教學設計則復雜得多,如專門設計了針對閱讀方法的教學引導,如引導學生“只有發(fā)揮想象,才能真正領悟童話魅力”,督促學生“假想自己是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歡笑,一起悲傷”等,體現了對閱讀體驗、閱讀感受和閱讀期待等多種閱讀方法的強調。閱讀教學從“無意識”到“有意識”進化,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逐漸開始被閱讀思維和閱讀能力滲透,體現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學齡化特征。
“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閱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并不能割裂與其他四個任務的聯系而孤立存在。對此,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聽說讀寫之間要有機聯系,加強相互間的教學整合,要統籌合理安排,促進語文素養(yǎng)整體提高?!翱鞓纷x書吧”閱讀內容體現了對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的貫徹。其中,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興趣培養(yǎng)向學科素養(yǎng)過渡的教學設計,體現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語文課程工具性特征的契合。
以四年級上冊閱讀主題“很久很久以前”和六年級上冊閱讀主題“笑與淚,經歷與成長”為例?!昂芫煤芫靡郧啊遍喿x內容是神話故事,閱讀教學著眼點是通過閱讀讓學生感受故事的情感,領略神話的魅力。細致分析,我們發(fā)現本節(jié)閱讀教學中,是對第二學段閱讀教學任務中“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情感”“感受作品人物形象語言”以及構建個人“閱讀情感”的實踐呼應。伴隨學習深入和經驗累積,到了更高學段(第三學段),閱讀教學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這在六年級上冊閱讀主題“笑與淚,經歷與成長”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本課學習最為顯著的特征主要有兩點:其一是閱讀題材升級。本課選取的閱讀題材是小說,相比神話故事,小說具有更為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曲折情節(jié)。其二是閱讀要求升級。本課閱讀要求學生“厘清人物關系”,關注故事情節(jié),牢記人物性格。這些均與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保持一致,體現了閱讀教學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的學習進程,體現了學以致用、注重實踐的語文課程的工具性特征。
對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快樂讀書吧”所選取的閱讀素材進行梳理和總結后,我們不難發(fā)現: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培養(yǎng)貫穿小學階段閱讀教學全程。無論如何,小學階段仍處于閱讀教學的啟蒙期和開示期,保持閱讀興趣,引導閱讀參與,是閱讀教學設計的重要前提。我們在梳理中發(fā)現:“快樂讀書吧”內容素材的選擇,主要集中在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普知識、民間傳說、古典名著、世界名著等諸多方面。這既與各學段語文課文內容相呼應,也與學生日常接觸、喜聞樂見的文學體裁緊密相關,體現了教材編著者對調動小學生閱讀積極性的重視。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行為,在閱讀中積累知識,豐富能力。這也體現了語文課程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表1 “快樂讀書吧”主題及素材一覽
總之,閱讀是小學階段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任務,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教學實踐的核心內容。“快樂讀書吧”將閱讀教學在教材中以專題形式呈現,體現了閱讀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蘊含的教學思維應該被認真總結,加以提煉,以豐富閱讀教學手段,提升閱讀教學水平,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