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秋霞
[摘要]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導向成功的第一要決?!笔堑?,我們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一個有信心的學生,做事積極主動,大膽嘗試,并能勇于挑戰(zhàn)困難。因此樹立、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會讓他們能更好地學習,更好地走向成功。
[關(guān)鍵詞]自信心;途徑;方法;心理健康
自信是人們對自己的一種確信,他們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xiàn)他們追求的目標,這是非常好的心理素質(zhì)。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清楚,自信的學生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能夠達成他們所定的目標,因此他們的挫折應對能力就較好,人也變得健康、熱情、樂觀。而缺少自信心的學生,他們大多都有自卑心理,膽怯、遇事畏縮不前、害怕困難、不敢嘗試,往往很難做成事情。學生時期是“播種‘自信’種子”的最好時期,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各種巧妙的教學方法和教育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使他們快樂健康地學習成長,體驗感受到成功教育帶來的自信力量。
一、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因素
1.主觀因素。
影響自信心的原因之一是性格懦弱,這是自卑心理產(chǎn)生的一種重要心理病源之一。懦弱的學生,一旦遇困難或處于逆境,就會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失去信心,這會讓他們性格內(nèi)向、意志不堅、孤僻不合群、失去信心。其次,缺少了對自我的正確認識。有不少學生,因為缺少客觀、正確和科學的自我認識,他們對高遠的人生感到厭惡,就像掛在高高樹上的蘋果,任憑他如何跳都不能摘到,但是他偏偏還是要去摘了,結(jié)果可想而知,多是失敗的。這種失敗的感覺很容易導致他們在心理上的大起大落,灰心失意,進而產(chǎn)生自卑感。另外,有些人會喜歡用“放大鏡”來看他人的優(yōu)點,卻是用“顯微鏡”來看自己的不足,明明是某個方面比不上別人,卻自覺一切方面也不比不上人,很難樹立起信心。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基本體驗,做到因材施教,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
2.客觀因素。
除了主觀因素外,學生的自信心也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1)自身情況的影響。由于個子矮小、面容差、體形殘疾或智力較低等原因,一些學生擔心被別人看不起,因而害怕與他交往,于是自我封閉起來,瞧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別人,怨天尤人,從而產(chǎn)生了自卑的感覺。(2)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是學生培養(yǎng)性格的一個重要的場所,父母教育與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學生由于家庭的變故、家庭條件不好,或者家長的教育方法不正確,出現(xiàn)被打罵、譏諷的情況,造成了他們?nèi)怏w的痛苦、心靈的極端自卑。(3)學校教育的影響。有的學校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漠不關(guān)心,以致學生在學校里受到責罵、譏諷,得不到教師和同學的尊敬,在集體里抬不起頭來,或因成績欠佳而得不到教師的認可,這使他們有了自卑的心理。再加上有些學校沒有專門的心理輔導室和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師,當學生有心理困擾時得不到及時的心理疏導,也會導致學生有心理疾患。(4)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有些學生一旦在社會生活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把社會看作是很復雜的,人生之路太坎坷,過于曲折,認為自己無法適應這種社會,從而覺得前途渺茫,悲觀失望。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一個積極、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途徑與方法
1、尊重寬容,激發(fā)自信。
與學生為友,與學生融洽和諧相處,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更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傾注愛心,把純真微笑給每一位學生,把真誠、鼓勵、關(guān)心和愛護、尊重和信賴傳遞給每個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牢牢地建立起具有可親又可敬的好教師形象,使他們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堅定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喚起主動求知的心理渴望。除了對每個優(yōu)秀學生的高度賞識、尊重外,教師也應該理解那些傲慢的學生,寬容對待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原諒他們學習上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贊賞他們異想天開的創(chuàng)意。犯錯對學生來說,是在正常不過的事,當他們犯了錯誤時,教師可以從他們的立場,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想,多理解他們的年幼無知、自控性差、是非的觀點還不明確等等。只有這樣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教師才能坦然地接受他們的過錯,也才能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改正錯誤,不斷進步。教師只有用愛來感染他們,包容他們,敏銳地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在我們的贊賞中,健康快樂成長,快快樂樂地學習,讓他們在跌倒后又再次站起。例如,在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面前,要鼓勵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沒有放棄,讓他們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是經(jīng)常有的。教師要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克服難題,重拾信心,再次更好地出發(fā)。再如,對闖禍的學生,教師更要及時與學生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犯錯原因,給予他們跟足夠的關(guān)愛,平息他們的恐慌心理,讓他們覺得教師對自己還是關(guān)心的,充滿希望的。教師還可以舉一些自己或一些出名的人物,在小時候也會犯錯的事例來教育學生,緩解他們的緊張感,以更好地鼓勵和幫助他們糾正錯誤。這不但能在知識的傳授中起到積極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想與教師成為知心朋友,同時也使學生會更加樂觀積極、奮發(fā)進取。
2.賞識激勵,增加自信。
人與生俱來,都喜歡聽贊美之詞,表揚之語。而作為教師,都知道鼓勵是我們的法寶,學生喜歡聽鼓勵和贊揚的話,一次鼓勵表揚,勝過千次的批評指責。只有鼓勵才能使他們獲得自信心, 有了面對一切問題的勇氣。當學生取得成功的時候,無論多小,恰當?shù)馁澝涝~都是如雨露滋潤自信,比如“你真是個小小創(chuàng)作家!獨特的想法,獨特的創(chuàng)意,為你點贊!精彩的回答了,給你一個Good……”即使是膽小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偶爾也會有表達自己的愿望,教師要善于選擇突破口,找到他們的閃光之處,及時而又恰當?shù)亟o予他們肯定與表揚,以更好地樹立起他們的自信,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提高學習的信心。當學生的積極學習行為被教師肯定時,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記得有這樣的一名學生,他平時不認真學習,成績不理想,卻又自暴自棄。自習課上總愛找茬打鬧,影響其他同學,確實令人頭痛。但這名學生在勞動方面表現(xiàn)較好,只要有勞動,他總是搶著干,還經(jīng)常幫助其他同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在課堂上,筆者就不失時機地給予他贊揚和鼓勵。幾次下來,筆者發(fā)現(xiàn)自習課上,他不那么“匪”了,漸漸地上課也能認真聽老師講課了,其他學生也越來越喜歡他了,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
其實,學生落后只是暫時的,尤其是小學生,應該給予他們轉(zhuǎn)變和進步的時間和機會,只要教師用期望和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細心地去捕捉閃光之處,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做到不失時機地鼓勵、表揚他們,這樣會很好地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學習信心。教育學生,善用表揚,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屢試不爽的良策,不但能贏得學生的喜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還能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拿起表揚這把“金鑰匙”,經(jīng)??洫剬W生,拿起贊美這根“魔棒”,經(jīng)??隙▽W生的優(yōu)點、長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助他們陽光、健康成長。
3.開展活動,培養(yǎng)自信。
豐富、多彩而又愉快的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一種重要方式。這樣的活動能夠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引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學校里班集體活動就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培養(yǎng)自信的一個最好的舞臺。在這一舞臺上,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多營造“我能行”的自我表現(xiàn)良好氛圍。例如,主題式的班隊活動;課前三分鐘的學生展示活動;課堂上學生作品成果展示等,都是讓學生鍛煉的平臺。教師可將活動的內(nèi)容的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操讓學生自己做主,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讓自己信心滿懷。又如,班內(nèi)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會有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大膽而又自信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積極、快樂地合作。當他們努力學習的成果得到教師和同學肯定時,他們就更能體會到在小組里合作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感受到自己在小組里的重要性,那么自信心就又增加了一分。再如,開展班級、校級的“朗讀比賽”、“書畫表演”、“文藝匯演”等的比賽活動,讓學生從教師的微笑中感受到成功,從同學的掌聲中感受到成功,并在這種快樂的成功體驗中進一步增強自信心。
4.心理暗示,增強自信。
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治療學生自卑心理的一劑良藥,是學生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定好目標,挑戰(zhàn)自己,同時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設置一些積極向上的暗示語,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在心里種下自信的種子。例如在每次活動前都默默地在心里對自己說:“相信自己,我能做到的!我是最棒的,加油!”又或是選擇與自信心相關(guān)的,激勵作用大的名句,用來暗示和鼓勵自己,從而獲得自信心,勇于面向困難,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當著別人說出自己的暗示語,加上一些積極的肢體語言,比如緊緊握住拳頭,揮動兩下,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如果自我感覺效果很好,還要給自己多鼓勵、獎賞。這樣,學生對學習的自信性就會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自卑性也會逐漸消失。
5、家校協(xié)作,樹立自信。
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與家庭教育兩者結(jié)合離不開的,學生自信心與家長、教師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教師、學生父母要摒棄老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現(xiàn)代教育新理念。首先,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并且普及到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教書育人的初心,認真?zhèn)鞑ブR,更好地塑造靈魂。其次,家長要理解和善待學生,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能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同時尊重、信任學生,無條件地愛學生,讓學生在愛中健康成長。再次,學校與家長要一起合力,攜手共同教育學生,如通過家校通、微信群加強溝通聯(lián)系;舉辦家長學校,讓家長也接受教育、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知識訓練,以提高他們對學生的教育程度。家校有效地協(xié)作,積極改變教育理念,能形成強大的教育聯(lián)合力,促進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從而鼓舞學生對學習的自信。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非一朝之事,教師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不斷研究、優(yōu)化和完善各種方法和手段,科學、有效地引導學生走向心理健康和人格發(fā)展,邁向自信、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姜月,楊麗珠.7—9歲兒童自信心發(fā)展特點及其對學業(yè)成績影響的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
[2]陳培霞.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方法及途徑.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 2009(11).
[3]馬曉春.論自信心的時代意義及其培養(yǎng)[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1).
[4]秦淑慧.賞識教育,愛的教育[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9).
[5]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