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敏
[摘 要]“互聯(lián)網+”為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和生命力,教師應該利用好這一手段,將“互聯(lián)網+”引入英語教學,以“互聯(lián)網+”為背景抓好英語閱讀教學,豐富發(fā)展英語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聯(lián)網+”;英語教學;閱讀教學
2015年, “互聯(lián)網+”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互聯(lián)網+”開始成為我國社會、文化、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ヂ?lián)網進入教育領域,為教育帶來新的契機和生命力。
一、將“互聯(lián)網+”引入英語教學
學習英語是為了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而不是割裂地教幾個獨立的詞匯或者語法,或者教會學生各種考試技巧以便獲得高分。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找到更多生動的素材和輔助教學資料。找到資源后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適當增減,博采眾家之長,最大限度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從學生這個角度說,學生可以在網上尋找適合自己的網站或者軟件,通過網絡和外國人聊天,創(chuàng)建自己的學習微博,記錄和分享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心得,最大化地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從著名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可以看出不同的學習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單純的聽講效果是5%,閱讀是10%,動手做是75%,互相教的效果卻達到90%。這說明傳統(tǒng)的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模式效率低下。而互聯(lián)網+為教學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多樣的手段,讓學生有機會在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公開課、名校課堂、網絡圖書館等獲取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通過網絡搜索功能,及時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二、“互聯(lián)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對于英語學習來說,閱讀是四項技能中最重要的。閱讀是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的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是從書面語言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成功的閱讀是讀者與作者心與心的交流,是讀者通過應用現有知識聯(lián)系、吸收、消化所讀內容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沒有閱讀就沒有語言學習。
對于閱讀,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初中畢業(yè)生應達到五級目標,包括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镀胀ǜ咧杏⒄Z新課程標準》在閱讀語言技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量提出明確要求:除教材外,六級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8萬詞以上;七級23萬詞以上;八級30萬詞以上。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則是了解人生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徑,閱讀能力和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工作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在日常教學中,不用提課外閱讀,即使課本和練習冊上的閱讀材料,很大一部分學生基本靠“蒙”。你若問他原因,有的說讀不懂,有的說讀不下去,更有一些說討厭閱讀,干脆不讀。初中教師有必要從初一就開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初一學生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課程也不是那么緊張,在此時選擇恰當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一定會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部分學生甚至教師認為初一的閱讀那么簡單,訓練只是耽誤時間,其實不然。初一練習閱讀,一方面是讓學生把題做對得到高分,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信心,學生能從閱讀中獲得高分,自然就有了興趣和信心。不然到了初二,閱讀詞匯量和難度驟然增加,沒有經過訓練的學生會感到無所適從,一看到閱讀就想逃避。這樣的學生在初二不是個例,到了初三更是普遍現象。
(一)教師自己精選習題
市面上的閱讀練習冊和課外讀物種類繁多,但對于英語不好的學生來說,看上兩眼就會丟在一邊。對于課內閱讀,教師可以從初一開始給每個單元匹配五到十篇精選的閱讀,詞匯量上控制不超過兩個生詞,初二、初三可以適當增加生詞量,內容上與該單元一致或相近。教師可以把閱讀文章打在紙上貼在墻上,下面留下一塊空白,供學生在下面涂鴉自己的答案或者對生詞、文章的看法;也可以發(fā)在微信群里,學生遇到詞匯、翻譯或者理解方面的問題隨時可以在群里提問,其他學生可以講解或糾正。這樣,提問題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回答問題的因為幫助了別人而有成就感,而教師這時作為“旁觀者”心里會更加得意:一來不必“事必躬親”,二來學生在口語和邏輯思維方面得到了鍛煉,三來學生遇到問題時不再不好意思張口。
(二)變換練習方式
更多的輸入是為了更好的輸出。檢查閱讀效果的方式之一就是做閱讀習題。如在學七上4單元 Where's my schoolbag?之前,教師可以“突然襲擊”布置一篇作文My bedroom,學生一時間茫然失措,但是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已范文,大家一起讀一讀。
This is Jims room. Its a big room.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s a desk and a chair in his room. There is also a sofa and a bookcase. The desk is between the bed and the bookcase. His bag and pencil case are on the desk. There are some pencils, a pen, a ruler in the pencil-case. Jims sofa is next to the desk. His shoes and a ball are under the bed. Jim and his friend Li Lei often stay in the room. They like the room very much.
檢查學生是否讀懂這篇作文,不只有習題一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根據短文畫一幅彩色圖,比一比誰畫得更全面準確或者誰畫得最生動形象,一節(jié)課下來左右腦都得到了鍛煉,并且滿足了大腦喜歡色彩的愿望,對于開發(fā)學生的右腦也有裨益。接下來還可以讓學生去分析該篇的結構。第一句道出本文的核心內容——Jim 的房間,同時也說明這是一篇說明文,具有說明文的特點。第二句接著說明該房間的整體感覺——這是一間大的房間。接下來的八句介紹了十四樣東西,其中有一筆帶過的,也有詳細介紹的,這樣整個文章看起來就會有主有次。比如桌子,說了桌子在床和書柜中間;然后又說書包和鉛筆盒在桌子上,又進一步說明鉛筆盒里有什么;結尾又簡要介紹Jim在房間里做什么,還有結束語——Jim很喜歡他的房間。
最后布置一張手抄報My room, 要求圖文并茂,學生很愿意完成這份作業(yè)并各具特色。然后教師把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發(fā)在班級群里,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會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因而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會投入更大的熱情。
(三)在興趣閱讀中有所收獲
從八年級上開始,學生的詞匯量有所增加,可以每個單元都配若干篇笑話、寓言故事或者繞口令,讓學生逐漸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在興趣閱讀中有所收獲。
Mr.Knott and Mr.Watt
Mr. Knott was a middle school teacher. He taught in a big school in London, and his school was quite far away from his home, so he was usually quite tired when he got home. At nine o'clock one night,when he was in bed, the telephone bell rang in the hall of his house, so he went downstairs, picked up the telephone and said,"This is White Bridge 3156. Who's speaking, please?"
"Watt," a man answered.
"What's your name,please?" said Mr.Knott.
"Watt's my name," was the answer.
"Yes,I asked you that:What's your name?"Mr.Knott said again.
"I told you Watt's my name." said the other man."Are you Jack Smith?"
"Will you give me your name,please?" said Mr.Watt.
"Will Knott."
Both Mr.Watt and Mr.Knott put their telephones down angrily and thought,"That was a rude, stupid man!"
學生剛開始讀的時候可能并沒有讀懂,但是不久就有人開始大笑、偷笑、得意的笑……看得出來,學生是真的從閱讀中獲得了樂趣。但是還有個別學生需要別人翻譯,翻譯的學生說著說著自己大笑起來,聽懂后的學生也跟著笑起來。教師還可以挑選兩名學生扮演這兩個角色,將視頻分享在班級群或者微博,這也是對學生成長的良好記錄。
在選擇八、九年級閱讀材料時,應該挑選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和教育意義的文章。如有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好的記憶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和鍛煉來提高的,學生從中學習到好的記憶力是哪里來的,因為是自己在文章中獲得的知識,逐漸領會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和感受,學生會感受到特別的愉悅和收獲感。
(四)擴大詞匯量
詞匯在英語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擴大詞匯量是英語進步的一個必須的途徑。除了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積累詞匯,也可以利用軟件集中識詞,如“英語背多分”就是很好的軟件,這個軟件的好處是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guī)律,重復出現使用者學過的詞匯來科學地幫助對抗遺忘。另外這個軟件提供的例詞、例句也是新鮮的、前沿的,而非老舊的、讓人厭煩的。不管哪種識記詞匯的方式,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讀一點”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鼓勵學生留心街邊的廣告或者牌匾,弄清楚詞匯的含義和用法并積累起來;也可以教學生一首新的英文歌曲或播放原版的動畫片,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五)開闊學生的視野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三畢業(yè)生英語達到九級標準:能就國內普遍關心的問題如環(huán)保、人口、和平與發(fā)展等用英語進行交談,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觀點;能借助字典閱讀題材較為廣泛的科普文章和文學作品;能用常見應用文體完成一般的寫作任務,并具有初步使用文獻的能力;能自主開拓學習渠道,豐富學習資源,具有較強的世界意識?;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適當向學生滲透一些時事、科技、新觀點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如推薦給學生一些英語學習網站,也可以推薦一些公眾號,鼓勵學生借助信息技術來搜尋資料、分享作品。
互聯(lián)網給我們帶來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直接升級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給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新的活力。雖然“互聯(lián)網+”教育剛剛起步,但只要我們好好把握,就一定能為教育教學成功助力。
參考文獻:
[1]王延莉.解析互聯(lián)網+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 校園英語,2019,(17).
[2]黃艷卿.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以翼課網為例[J]. 英語教師,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