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
摘要:一位初三男生因為與家人發(fā)生激烈的言語沖突,心情很壓抑,出現(xiàn)自我傷害的行為。同學發(fā)現(xiàn)后及時報告班主任,隨后心理教師對該生進行輔導。心理教師通過積極關注、無條件接納、理解、傾聽等與其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同時上報危機事件,與班主任、校領導多方配合,并及時聯(lián)系家長,家校配合對其進行教育指導。學生狀況逐漸穩(wěn)定,危機得以化解。
關鍵詞:自我傷害;心理危機干預;初中生;輔導個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0-0055-03
一、危機事件概況
2021年1月26日晚上,我在家休息時接到初三年級一位班主任的電話,他提到班上有學生報告說看到小Z手背上有多處明顯的刀痕,能看到血痂。班主任找到小Z了解情況,確認是他自己用小刀劃傷的,問及原因,小Z只是說和家里人發(fā)生了矛盾,心情很壓抑。班主任建議他找心理教師聊一聊,小Z同意。所以班主任與我聯(lián)系,并預約了第二天進行心理輔導。
二、個案基本資料
小Z,男,初三年級學生,性格安靜內(nèi)斂。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名十多名,較為穩(wěn)定。平時在校表現(xiàn)良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從班主任處了解到小Z的父母已離異,父親事業(yè)有成,平時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小Z,長期不在小Z身邊。目前小Z的主要監(jiān)護人是姑姑。小Z小學在湖北省某地級市就讀。此外,小Z的家長對其較為嚴厲,特別看重學習成績。父親為了掌握他在家的學習情況,在家中安裝監(jiān)控,隨時監(jiān)督。
因為這屆初三學生在初一初二時由我任教心理課,所以我對小Z有一定的了解。在我的印象里,小Z上課總是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
三、心理危機干預流程及內(nèi)容
(一)與來訪者面談,收集信息
小Z按照約定來到心理輔導室。他戴著口罩,臉上的表情看不真切,手上戴著一雙露指手套,看不出傷痕。他看到我,有點局促,但仍然有禮貌地說:“胡老師好!班主任跟我說約了這個時間過來心理輔導?!蔽倚χ蛘泻簦貞溃骸笆堑?。一段時間不見,感覺你好像又長高了一點。”我邊說邊引導他坐下來。
坐下來之后,因為距離比較近,我發(fā)現(xiàn)小Z的臉上隱約能看到一點傷痕。在爭取他的同意后,他把口罩摘下來,我看到小Z的左臉和右臉均有長條豎紋刀割痕跡,十分顯眼。
我擔心地問他:“你用刀劃傷臉,不擔心毀容嗎?”
小Z回答說:“不擔心?!?/p>
我又問及他手上的傷,他把手套摘下來,我看到他兩只手的手背上都布滿了一厘米左右的刀痕,粗略估計有二十幾條。
接下來的談話,就圍繞著“刀痕”慢慢展開。小Z在25日晚上與姑姑發(fā)生了沖突,起因是姑姑未經(jīng)過他的同意翻看其手機,并退出了幾個QQ群。他發(fā)現(xiàn)后非常氣憤,與姑姑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之后,小Z回到房間躲進衣柜,用小刀割傷臉和手。雖然事后姑姑跟他道歉,但小Z感到姑姑并不是真心實意地道歉,她不認為自己有錯。面對姑姑的道歉,小Z表面上接受,但其實內(nèi)心里并沒有諒解姑姑。
根據(jù)小Z的描述,家中長輩,無論是爸爸、姑姑還是奶奶都對他比較嚴厲,并且對他學習上的期待較高,希望他考上重點高中。但是以小Z目前的成績來看,考上重點高中較為困難。家長希望他能夠抓緊初三的學習時間,努力沖刺。要求小Z除了學習,其他的事都不能做。當我問到平時有什么放松或者娛樂方式時,小Z說:“我唯一的愛好就是看課外書,可是姑姑不讓看。能夠想到的放松方式可能就是睡覺,但是睡覺時間長一點也會被姑姑叫起來去學習。玩游戲是完全禁止的。偶爾能夠有一點點時間可以在QQ上和同學聊天,稍微放松一下?!闭f完,小Z頗為無奈地嘆了口氣。當我問到學習上的規(guī)劃,小Z表示他也希望努力考上重點高中。
談到與家人的關系時,小Z表示他知道家人是為他好,但是方式有些極端,溝通起來也比較困難。姑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比較傳統(tǒng)。奶奶與姑姑態(tài)度一致,支持姑姑對他嚴加管教。爸爸文化水平較高,在學業(yè)上能夠給自己一些指導,但是性格也非常固執(zhí)。父子之間平時都是通過電話聯(lián)系,當面溝通機會較少,而且容易起沖突。小Z曾經(jīng)嘗試與家人溝通,但是在多次經(jīng)歷挫敗之后,漸漸放棄,認為溝通無效。家人當中,小Z與表姐關系較好。此次與姑姑發(fā)生矛盾之后,表姐及時開導小Z,對小Z的感受表示理解,因為她也經(jīng)歷過,感同身受。
近段時間以來,小Z一直感到非常壓抑,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刻不停地學習。當我問及是否有輕生念頭時,小Z說曾經(jīng)有,但是沒有采取行動。他說對于生活,對于這個世界他還有所留戀,對于未來還是抱有希望的。當問及以前是否有自傷行為時,小Z說在初一初二的時候有過,但沒有這次嚴重。當用刀劃傷自己,看著傷口流血的時候,他感覺壓抑的心情得以緩解。他知道用刀劃傷自己是不好的,但又忍不住想去做。
(二)案例分析與輔導策略
1.生理原因:男,15歲,處于青春期。
2.社會原因:
(1)學校因素:面臨中考,想考重點高中,學習壓力大。
(2)家庭因素:父母離異,父親又因工作忙長期不在身邊。家庭教養(yǎng)方式為專制型,家長對孩子高度控制、過度干涉,例如通過安裝監(jiān)控,監(jiān)督孩子學習;不經(jīng)過孩子同意查看手機,并退出QQ群;不允許孩子做學習以外的事。同時,家長對于孩子的情感需求較少回應。
(3)應激事件:與姑姑發(fā)生激烈的言語沖突。
3.心理原因
(1)個性方面:偏內(nèi)向,氣質(zhì)類型偏抑郁質(zhì)。
(2)情緒方面:長期壓抑,較少有高興的情緒。
綜合來看,小Z出現(xiàn)自傷行為主要是家庭因素的影響,其次是個人因素。有研究表明,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對心理韌性有著消極的影響,即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下的兒童青少年在面臨挫折和壓力時,更難適應。也有研究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可以通過心理病理癥狀(情緒問題、品行問題、社會適應困難)間接影響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