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蓮
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西豎學區(qū)
部分小學學生在語文寫作寫作進程中經(jīng)常會感到十分吃力,沒有要寫下的內容,還有部分學生對于文章的寫作總是胡亂編造,缺少實際生活的經(jīng)驗,寫出來的文章內容較為空洞蒼白,沒有真情實感,因此語文寫作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學進程中,教師應該引領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參與社會生活時間,從而促使學生可以逐漸積累起生活經(jīng)驗。但是,在累積實際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還有部分學生會感覺到作文寫作存在困難,這就是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問題,如若學生寫作素材積累不足,一樣會無法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生活實際實踐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進程中,寫作訓練對于學生并沒有較大的吸引力,除了少部分喜愛寫作的學生之外,大部分學生難以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因此,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應用有效措施,幫助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累計寫作素材,提升寫作積極性,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進步發(fā)展。
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文學興趣。當前,我國在小學教育階段推出的課外讀物趣味性很強,類型也比較多樣化,這使得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有了更高的積極性,更容易提起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合理的將課外閱讀安排進教學計劃中。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并不局限于一些特殊的類型,要廣泛涉獵,從人文社科到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書籍都可以進行閱讀。語文教師要注意不要認為學生年紀過小,就應該只閱讀兒童類的書籍,這樣其實對孩子語文能力的提高以及社會性的完善沒有好處。對于一些高年級的學生應該推薦他們閱讀中外經(jīng)典名著,包括選擇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當代文學作家的作品。
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寫作教學,主要以能夠流暢的書寫為主,尤其是低年級階段主要以能夠通順的寫出句子,將自己要講的事情描寫清楚為目標,這一階段對遣詞造句沒有過高的要求,只是希望學生能夠掌握文章基本的寫作方式即可。課外閱讀則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書寫的規(guī)則和方式,課外閱讀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提高。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你要言之有物,有可以寫的素材。而課外閱讀恰恰能夠起到一個素材積累的效果。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為學生積累不同的寫作素材,在今后的寫作中,學生可以信手拈來,為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比如對于表達“學習要專注、努力”這個觀點,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等故事性題材,進而在寫作中進行巧妙的運用,用古人認真學習的故事論證這樣的觀點,增強說服力。再比如,表達“做人要誠信”這個觀點時,通過閱讀可以積累眾多的寓言故事素材,有《狼來了》、《掩耳盜鈴》等,將這些寓言故事運用在文章中達到寓言說理的效果,以更好地論證觀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在思維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這是由于小學生的人生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導致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常會感到思路枯竭、適用的素材不足,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育者應當從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入手,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首先,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要求學生撰寫階段性的讀書筆記及讀后感,增強學生對文學閱讀的感悟,并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積累的生詞、佳句進行記錄,加深學生的閱讀記憶,在學生的寫作中,學生就可以信手拈來。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共同閱讀名著的經(jīng)典部分,由于小學生的閱讀量不多,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教師可通過集體閱讀的方式,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閱讀誤區(qū)進行糾正,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意識,為學生構建獨特的思維邏輯方式,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材料中學習到各種詞匯及句型句式,增加學生在閱讀中的積累。
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技巧是從閱讀中總結出來的,“讀”是“寫”的基礎,語文寫作的表達方式及修辭手法有多種,從課外閱讀中,學生能夠看到代表性的句子,再從這些句子的學習中總結寫作方法和技巧,能夠為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基礎,增強學生對文字的感悟力與觀察力,使學生的寫作更加通順和完整。在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中,教師有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培育,增加小學生的所見所聞,讓學生對寫作中的語句能夠進行修正,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逐漸提升。如教師在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愛的教育》以后,在學生創(chuàng)作關于學校中人和事主體的作文時,學生的思路會更加敏感,對人與事的撰寫和關注也會更多,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思路豐富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