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
摘要: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特別設計的一套教育理論,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教學方式。該理論可以很好地融入到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因而教師須注意在習作教學中地位該如何進行合理分配,以確保習作教學效果的質(zhì)量。對此,本文就生本教育理論下的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展開了深入闡述,以此結(jié)合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得出相應的有效成果。
關(guān)鍵詞:生本教育;習作教學;教學觀;知識灌輸
引言
生本教育的初衷就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健康、積極地成長。從現(xiàn)階段來看,我們教育理念的確需要有很大轉(zhuǎn)變,“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轉(zhuǎn)變是大勢所趨,不管怎樣,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己任,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zhì)。就作文教學而言,開拓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的新局面,必然關(guān)系到學生學習語文思維能力,要以實際行動加深對生本教育的理念。因此,本文結(jié)合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的相關(guān)問題,重點論述了生本教育觀念,以期為業(yè)界同仁做好習作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有益建議。
1生本教育理論的基本概念
眾所周知,生本教育理論最初是由郭思樂教授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論,其核心就是要回歸教育的本質(zhì),堅持以學生的成長為根本[1]。在這種理論指導下,教師的日常工作將會以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為己任,這充分顯示出生本教育理論的先進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融入該理論,無疑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有裨益。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會出現(xiàn)較大轉(zhuǎn)變,突出表現(xiàn)為對學習必然會更有激情,也更懂得如何去學習知識、解決問題,不僅自身潛能得到極大激發(fā),而且天性也可以得到自由發(fā)展,顯然非常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
2.1以小學生的全面成長為根本原則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很大程度的反映出教學的深深烙印。因此,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意志,因而被迫接受按部就班的習作練習,難以從本質(zhì)上提升自己的習作水平。而生本教育理論所彰顯的理念就明顯不同,它非常強調(diào)以小學生的全面成長為根本原則,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三觀樹立,還特別強調(diào)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進行習作練習,以書寫自己內(nèi)心的獨特感受。那么,在這種教學理念下,教師不僅對教學有了更強的動力,還對學生的觀察能力、習作能力等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可以掌握正確的習作方法,習作興趣也更容易被激發(fā)。
2.2小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加強
長期以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夠重視,對小學習作教學也是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而學生在這種狀況下是很難接受教師的引導,即教師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寫,這對習作練習生很有反感,寫出來的文章自己都難以滿意,故很難對習作練習有著充足的信心,時間一久還極易滋生懈怠心理,且教師與學生也無法真正融合為一體。在這種理論指導下,教師更樂于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和諧的氛圍,強調(diào)將習作練習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jié)合起來,給予學生充足的想象空間與習作自由,允許他們將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獨特感受融入習作練習中,然后將真情實感用自己的筆觸一一寫下。這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強大動力,這無疑是一大利好。
2.3生本教育注重習作方法的教授
顯然,思維能力的開發(fā)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著非凡的意義。生本教育理論就非常注重挖掘?qū)W生的思維能力,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相信依賴單一的知識灌輸已無法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而小學生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具有較好的可塑性,但需要教師對其加以正確引導[2]。其此,學生在小學中段習作時取得初步成果是第一關(guān)鍵,也是要讓學生明白習作中的意義所在,這并不是毫無章法可言。相反,習作本身存在著一定的規(guī)范性。所以,教師傳授有用的習作方法頗為關(guān)鍵,讓學生在習作練習時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習作方法,才能夠更加自如地應對不同類型的作文,熟練地將自身感悟、切身實踐、習作方法三種融為一體,最終寫下質(zhì)量較高的作文。顯然,這方法的掌握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更為其重要。
3生本教育理論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策略
3.1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習作教學
毋庸置疑,小學語文中段的習作教學離不開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然而,一些學校為了給教師授課方便,提供很多有利的硬件條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投影儀將一些寫作素材搬上大屏幕,這樣就使習作教學變得更加立體生動,如一些視頻電影、圖像資料等相較于書本上的文字更為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從而激發(fā)他們潛在的寫作欲望,這種融入現(xiàn)代教學設備進行教學的模式特別適合習作教學。
例如,以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守株待兔》文章課文內(nèi)容時,就采用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動畫電影,讓小學生對這種動畫片通常會非常感興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會非常的認真。而在觀看結(jié)束后,教師在講述這則故事時,更加深刻地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練習,要求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寫下守株待兔的寓意,甚至是真實故事,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使其意識到習作教學的真正意義[3]。
3.2以社會實踐活動帶動習作教學
無疑,社會實踐活動也十分必要,它可以與習作教學加以結(jié)合,從而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習作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特定的節(jié)日里組織學生出去參觀或?qū)W習,當然這也要圍繞課本所學內(nèi)容,有了切身的社會體驗,學生才能在習作時往往會更有靈感,做到“下筆如有神”,不僅如此,以社會實踐帶動習作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使其成為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3.3加大片段式習作練習的力度
生本教育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教育理論,同時還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方法論,它同樣強調(diào)學習方法的掌握,而片段式習作練習對于廣大中段期的小學生而言就頗具價值。其此,教師先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事物的大體狀況,然后結(jié)合事物凸顯出的特點進行重點描述。讓學生意識到片段中有很多看起來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但實質(zhì)上有著千絲萬縷的練習,往往是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關(guān)鍵,這是給予小學生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并不能立即找出這些關(guān)聯(lián)。而在習作上,學生很難將自己的寫作思想與事物的特點緊密聯(lián)系起來,那么寫出的文章缺乏立意,且文章也不夠精彩。可見,加大片段式習作練習至關(guān)重要,對于教師來說,做好這項工作也需要開拓思路,如何去尋找有效的方式方法來讓學生領悟到片段之間的聯(lián)系,這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多加摸索[4]。
4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指出,生本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論,毫無疑問可以融入至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之中。那么,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支配下,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會變得更加立體、生動。因此,本文論述了生本教育理論下的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旨在找尋出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習作教學之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黃文良.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新課程,20208(11):165-165.
[2]沈平.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5(11):116-116.
[3]王慧珍.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0(33):40-41.
[4]方繼章.生活教育理論下小學習作教學的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1,2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