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
摘要: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基礎內容,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生字發(fā)音和拼寫具有重大影響,同時學好拼音部分也能夠為學生未來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階段,拼音教學受到了許多學生以及教師的高度重視。但是拼音作為一套獨特的發(fā)音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規(guī)律性和特點。目前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采用的拼音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并不能夠幫助學生真正的對拼音進行靈活應用。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趣味教學法的特點,并且就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應用方案作出了探討,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實用性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法;拼音教學;應用策略
在小學學習階段,學好拼音是幫助學生學會閱讀生詞的重要基礎,拼音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教育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這一階段的學生通?;A知識較為薄弱,對于拼音的理解和認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拼音萌生興趣,那么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拼音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了激活拼音課堂,小學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教學的方式,讓生動有趣的課堂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打造高效的拼音教學課堂。
一、趣味教學法的概述
(一)趣味教學法的概念
趣味教學法其實就是在教學方法中根據(jù)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發(fā)展個性注入一定的靈魂,讓教學方法更具趣味性。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生動,通過深度的挖掘找尋知識中的規(guī)律,同時,這種教學方式更加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這類型學生本身對事物的認知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趣味十足的教學內容更能吸引這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這類型學生對拼音知識萌生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趣味教學法的特點
趣味教學法其實就是新時期教學理念中的寓教于樂,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以及心理需求,抓住學生的眼球,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迸發(fā)活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在興趣的驅使作用下,學生的大腦皮層會感到更加興奮,從而刺激到學生的外部感官,同時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也會迅速增強。在通常情況下,學生們對于有趣的教學活動會表現(xiàn)出更加積極的反響,同時教學的效果也會隨之增加,反過來學生會對枯燥無趣的課堂產(chǎn)生排斥心理[1]。
趣味性教學法從根源上來說,其實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學生的興趣點作為教學的切入點,采用游戲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等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拼音教學保持興趣,能夠讓學生在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下接受拼音知識,確保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拼音學習的過程中。
二、趣味教學法在拼音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讀拼音的過程中利用趣味教學法
興趣就是學生認識拼音最好的指路人,如果學生對拼音根本不感興趣,就不會從自主意識上主動的對拼音進行學習和訓練。而在拼音教學中,發(fā)音準確是確保學生掌握拼音和運用拼音的根基,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拼音教學的效率,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應用趣味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拼音拼讀的過程中。在拼音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拼音的讀法,教師可以采用拼音歌曲編寫的方式,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拼音讀法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課后閱讀和歌唱,在學習兒歌的同時學會拼音準確的發(fā)音。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編寫一首拼音,發(fā)音歌曲,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腦海中形成對拼音讀音的記憶旋律,同時,通過這種記憶旋律的暗示,學生也能夠掌握閱讀拼音的語感,從而更好地理解拼音的發(fā)音。
(二)在寫拼音的過程中,應用趣味教學法
為了全面的提升拼音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每一個拼音字母擬人化,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拼音的具體形象進行初步認知。其實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來說注意力較差,并且在課堂中的集中時間較短,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在拼音教學課堂中必須要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現(xiàn)拼音“j”,然后提前在備課階段中準備關于拼音“j”的相關形象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拼音“j”其實就是一根拐杖上戴了一個小帽子,通過這種圖片記憶的方法學生就可以將具體的形象與拼音“j”聯(lián)系起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拼音的具象化記憶。
(三)在游戲中學習拼音,提升拼音教學的趣味性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為了實現(xiàn)趣味性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有趣的游戲活動,從而從根源上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就活潑好動,而游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競爭性,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整個拼音教學課堂活力四射。
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提前寫出本堂課程,需要學習的拼音,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拼音的樣子,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講臺上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表演拼音的不同形狀,然后給表演最為貼近的一組同學設置小獎勵。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對拼音的形象印象更加深刻。
結語:
綜上所述,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基礎性內容,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發(fā)展特征,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記住拼音的寫法和讀音。從而讓拼音教學課堂活力四射,加強學生對拼音讀音和寫法的記憶。
參考文獻:
[1]江凈帆,李佳惠.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