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蓉
摘要:隨著經濟、科技、文化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個體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數學學科培養(yǎng)個體思維能力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教師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基礎的知識,還需要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受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導致了學生的思想比較固化,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問題的自主性不高,進而限制了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自身思想,提升教學形式的多樣性,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實現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本文聚焦書中數學課堂,探究有效發(fā)展數學思維的方法,以期進一步促進數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學生呈現出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非常強,但是也有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偏弱,甚至部分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吃力,教師講課經常聽不懂,課后作業(yè)經常完不成。這一參差不齊的學習狀況,歸根結底,需要從學生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建設方面尋找原因。通過長期的觀察與分析發(fā)現,但凡是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思維水平的構建都非常的健全,而且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用很短的實踐切入到問題的核心。但是,在一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當中,其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非常弱。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想要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首先就要保證他們能夠以較好的狀態(tài)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學生才愿意去調動自己跌思維能力。而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等方式,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大千世界之間的聯系,使得他們有能力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疑問,拓展他們的視野,幫助他們感受自己的成長。要注意的是,問題情景要同時注意問題和情景的合理性,情景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問題則不能在難度上超過小學生的能力范圍。
例如,在學習有關位置和方向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同學之間相約共同去某處游玩的情景。這個情景是部分學生所熟悉或向往的,但也是經常碰見問題的。比如找不到集合的地點等。與他們此前缺少足夠的判斷位置方向的能力有關。所以,解決這個情景中的問題,不僅能夠促進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而且能夠被他們直接應用到今后類似的現實活動中,學生的興趣就會比較旺盛,能夠展開更加高效的思考,并從自己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進行落實,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其問題,并且結合學生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了知識補充與問題糾正。如此一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內容提出了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掌握到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效強化了其思維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
二、引導小組討論,拓展學習思維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自己的講解,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與意識,長久下去,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加深,同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問題的合理引導,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強化知識掌握程度,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與思維,助力學生綜合發(fā)展。?這一過程中,更是需要教師對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小組探討中不斷拓展學生自身的學習思維。
以行“圓”這一知識點為例,筆者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向各個學習小組提出了:生活中有著很多的圓形物體,能說一說你在哪里看到過“圓”嗎?通過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與想象,學生們紛紛進行了積極的回答與思考,教學場面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然后,筆者繼續(xù)追問:“同學們說了這么多圓,那么你認為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系呢?”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筆者可以及時發(fā)現其問題,并且結合學生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了知識補充與問題糾正。如此一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實際內容提出了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掌握到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效強化了其思維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
三、鞏固課后練習,發(fā)散學生思維
教師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應注重課前與課后的良好輔助,這樣才能夠從全方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強化學生的課后練習,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并且不斷實現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升。
以“折線統計圖”這一知識點為例,筆者首先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全面化的講解與分析,讓學生初步了解到了相關知識內容,在腦海中形成了基礎的知識概念。然后,筆者將學生們以往的考試分數展示了出來,讓每一位學生統計自己以往的數學分數,要求學生們用折線統計圖的方式將自己以往每次的考試成績展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強化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強化了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且要不遺余力的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以及在日常學習的環(huán)境中對數學新課改的需求進行了解與掌握,并且要以身作則,在給學生樹立榜樣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正確的應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充分的開發(fā)自己的思維范圍,進而實現學生個人的數學高質量學習與高效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三興.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家長,2021(24):20-21.
[2]王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J].天津教育,2021(24):18-19.
[3]應建棟.?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二)[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