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
【摘要】在教育改革工作逐漸落實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都需要對于數學課堂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和升級,并且在將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引入到知識內容講解過程中的時候,都需要主動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不斷的發(fā)展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學習解讀的運用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能夠營造趣味化的課堂教學氛圍,確定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學習地位。但對于不同的探究知識內容的教學活動的開展,變得更加的具有教學實踐性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效的強化小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運用途徑變得更加的豐富,這樣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學習習慣的過程中,能夠對于不同的教學理論,都可以進行合理的滲透。因此,本文就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研究,進行分析,并提出指導建議。
【關鍵詞】數學興趣;課堂氛圍;模式創(chuàng)新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往往比較短暫,那么就對于教師講解知識內容的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都需要不斷的轉變自己在課堂中對于知識內容的講解方式,這樣才能夠讓小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得到一定的發(fā)揮。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情況的過程中,都需要通過提問的方式,逐漸的集中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注意力,并且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全部學習經歷都運用到對于問題的討論中來,所以教師的功效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主動的參與到不同的教學活動中去。而且在開展趣味化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也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夠通過不同的情景教學,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觀點。所以教師在對于不同的教學模式都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才能夠在面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特點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而且也能夠建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內容的良好探究樂趣,這樣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也會經常碰到比較有趣的數學現象,這樣學生就能夠對于自己所積累的數學知識進行良好有效的運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內容興趣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開展不同的趣味性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參與度。而且也能夠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式。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10以內的口算方法”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學生在學習10以內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都可以先讓學生對于10以內的數字進行合理的復習,這樣才能夠逐漸的幫助學生調動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力。在對于數字3加數字7的過程中,教師都可以先讓學生對于補數的計算方式進行合理的運用。通過將數字7與數字時進行有效的對比,學生就會發(fā)現數字7和數字10之間是相差了一個數字3。那么數字3加數字7就等于數字10。通過這樣的對比講解,學生就會發(fā)現計算的方式其實是非常多元化的,那么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通過補數的方式或者是通過湊10的方式,對于不同的計算題都可以進行合理的解答。
二、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
在活躍課堂中教學氛圍的前提下,教師才能夠幫助學生對于不同的理論知識都可以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通過讓學生對于不同的算是問題進行合理的思考和劃分,才能夠逐漸地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層次性的數學邏輯思維,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逐漸地表達自己的數學觀點。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20以內的口算方法”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讓學生對于20以內的口算方法進行有效運用的過程中,教師都需要先讓學生對于自己所具備的數學道具進行合理的展示,這樣才能夠逐漸的活躍課堂中的教學論文,通過趣味化教學活動的引入,讓學生對于數字十加數字五,進行口算計算的過程中。教師都需要讓學生先運用自己的數學道具,這樣才能夠逐漸的幫助學生融入到計算的氛圍中來。而且在活躍不同的課堂教學氛圍的前提下,教師都需要讓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解讀變得更加的深刻。再通過采用湊十法計算的前提下,才能夠逐漸地幫助學生融入到課堂的學習氛圍中來,也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口算方式。
三、有利于促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教師在促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都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己良好的數學思維邏輯,這樣才能夠逐漸的讓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都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計算過程。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100以內的口算方法”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而且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討論的空間,因為在學習100以內的空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于之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合理的復習。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內容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性,也能夠將思維導圖的方式運用在對于新知識內容的講解過程中來。教師在讓學生對于不同的整實計算的方法進行合理運用的過程中,都可以創(chuàng)新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學生在學習20+30的過程中。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對于20和30進行良好的分解,將20分成,2和10將30分成,3和10。這樣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將2和3進行相加,然后再加上一個數值0,就能夠得到最終的結果是50。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簡化學生的數學運算思維,教師在借助具體的計算方法為學生進行合理演示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才可以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無論是在面對不同的數學知識內容的講解中,還是在面對不同的數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創(chuàng)設中,教師都需要以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為主要的教學基礎,這樣才能夠落實于課堂的教學實際情況,不斷的優(yōu)化,對于知識內容的講解效果。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比較容易分散的,而且小學生是比較被一些新鮮的事物吸引到自己的興趣的,所以教師都需要集中于這一教學特點,對于趣味性的教學課堂模式進行合理的構建。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幫助學生延伸自己在課堂中的有效學習時間,也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的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教師在開展趣味性教學課堂模式的時候,也都是借助了小學生在課堂中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并且不斷的對于知識內容的講解,變得更加的具有邏輯性,能夠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六妹.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趣味教學[J].教育觀察,2018,7(20):95-96.
[2]王秋麗.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