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亞
摘要:隨著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閱讀和寫作這兩方面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教師如何對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進行教學成為教學的關鍵,閱讀能夠從學生的寫作中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閱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將這兩個部分拆分教學,否則會導致學生無法將這兩個方面聯(lián)系起來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時時刻刻將這兩部分內容相互結合進行一體化學習,讓閱讀促進寫作,讓寫作推動閱讀。教師進行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非常有助于學生這兩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文章將針對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內涵;教學原則;教學價值;教學現(xiàn)狀;教學方法;注意問題
一、引言
語文教學是貫穿學生時代非常重要的學科,初中語文是語文學習的進階時期,初中的語文教學難度有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在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可以說超過九成的教學時間,都花在了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方面。不過,目前不少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分成了兩個不同的方面,這導致教學活動的效果不如預期。因此,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構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需要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
二、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內涵解讀
對于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閱讀和寫作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效果并不是很完善的,兩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閱讀和寫作進行一體化的融合,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知識更為有效地進行實際運用與操練,學生則可以通過讀寫一體化的教學策略,更加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的建立。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近幾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越來越多的教師希望通過閱讀和寫作的一體化,促進初中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所謂的閱讀寫作一體化,其本質是指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也就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寫作指導,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融入閱讀訓練,實現(xiàn)讀與寫的交互。據(jù)此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那就是閱讀寫作一體化并不是讓二者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教學內容,而是以閱讀或是寫作作為教學主體,將另一個方面的教學內容融入進來,實現(xiàn)一體化的融合。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要把握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根本內涵,掌握相關的教學原則。
三、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原則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教學原則,應用在閱讀和寫作中也有一定的規(guī)范,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有一定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一)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是促進所有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邀請所有學生參與。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對于文章的理解不同,正所謂“一千個文章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正是如此。一個題目可以從許多角度理解,然后著手去寫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共性,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發(fā)展的特性。在特性問題中,給予學生指導和鼓勵。在共性問題中,要解決學生們的問題,推動學生前進。只有學生共同參與,才是真正意義上進行的教育活動,課堂的教學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讀寫內容一致
閱讀和寫作進行一體化教學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對于寫作教學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寫作其實是一個很難表達的東西,有些學生文字理解和表達能力很好,可能天生就會創(chuàng)造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和文章,但是有的學生成長較緩慢,對于外界的感知較慢,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讀寫一體教學原則。首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進行寫作訓練,選擇與寫作相關的閱讀內容進行教學。只有兩者有一定聯(lián)系,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好地進行轉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索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對于素材要進行篩選,必須要貼合核心價值觀,給予學生正向引導。閱讀的文章要有一定意義,對于寫作教學有良好的切入點,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先讀懂后練習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對于閱讀和寫作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重要。教學要求學生要能夠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就要會“讀”文章,并且能夠“讀懂”文章,這一點非常重要。學生在閱讀文章,并且掌握了文章的寫作技巧之后,能夠很好地進行文章的寫作遷移,將寫作技巧應用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如果一篇文章學生閱讀后不知道講了什么,無法體會到作者的感受,學生在寫作運用中就會出現(xiàn)失誤,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所以讀懂很重要。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對于文章中的內容多多閱讀,感同身受,從而更好地運用在寫作中。
(四)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構建,需要有主次之分
因為教學活動本身就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在課堂上中的教學目的如果是以閱讀理解為主,那么就需要將閱讀教學作為主體,寫作練習放在次要地位。如果教學目的是以寫作訓練為主,那么就要將寫作教學放在主體地位,將閱讀理解擺到次要地位。
(五)需要實現(xiàn)多元化的結合
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實現(xiàn)一體化的教學構建,需要通過不同的方法手段來實現(xiàn),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模式之中。如果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那么一段時間之后,初中生就會失去興趣,這會造成教學效果下滑。所以,就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讓閱讀和寫作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實現(xiàn)結合。
(六)要關注學生實踐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根本目的在于推動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而這顯然是單純的理論教學無法達到的。所以,就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實踐,在實踐中實現(xiàn)讀與寫的有效結合。
四、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價值
初中語文閱讀和作文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助于學生語文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是來源于生活和自己平時的閱讀,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慢慢地從自己閱讀的過程中提升。教師要將閱讀與作文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看成一個不能分割的整體進行相關知識的相互摻雜融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加快教學的進度,還能夠融合新課標初中語文改革的要求,讓學生的語文教學更加高效,更加有效,達到作文與閱讀兩方面共同進步、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很強,這時就需要教師應將閱讀與寫作相互結合、相互聯(lián)系,提升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綜合性的人才。教師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將一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平均分配,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講解,使學生在一堂課中不僅能夠學到閱讀的相關知識,還能了解并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樣學生不僅充滿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語文能力。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原有的單一的教育模式,要將相關的模塊進行結合,例如語文閱讀和寫作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將這兩個方面一體化教學,以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五、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習內容涌入初中學習階段。但學生學習存在許多干擾,并且學生的偏科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教學的安排也不夠合理,就會導致初中語文教學出現(xiàn)系列問題。
(一)忽視閱讀教學
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多初中學校語文教學并沒有開設閱讀課程,而是給學生講解課文之后便組織學生進行題海訓練,讓學生在做題中不斷復習所學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語文知識不僅是教材中的生詞和文章,還包含很多生活中的知識。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閱讀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深入了解生活和世界。缺少或忽視閱讀教學,會導致學生得不到基本的閱讀能力訓練,閱讀水平較低。
(二)閱讀課程功利性較強
盡管部分初中學校開設了閱讀課程,但閱讀課堂上,大多數(shù)教師都將教材中的文章片段、習題以及試卷上的閱讀題作為教學內容,范圍較窄。并且,閱讀教學目的僅是為了讓學生熟悉閱讀考試題型,把握閱讀考試技巧,以提高成績,功利性較強。
(三)作文課程缺乏有效性
首先,部分教師忽視了作文課程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作文課就是給學生布置題目,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寫作。因此,作文課堂往往變成了課文講解,作文教學缺失。其次,部分教師的作文課講解不到位,僅僅為學生講解一定的寫作技巧和理論知識之后便布置寫作題目,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進行詳細指導,導致很多學生的作文存在內容空洞等問題。另外,還有很多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評閱不認真,僅僅通過字跡、篇幅、結構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簡單評價,缺乏對學生作文的詳細閱讀和全面評價,也沒有對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改進方法,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較慢。
(四)應試寫作,思維模式化
應試環(huán)境下,分值比重最大的作文一直是教學的重點?!芭刻岱帧钡慕虒W模式下,學生習作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議論文,過于空泛、模式化,這是有悖新課標要求的。
(五)追求技巧,忽視情感
現(xiàn)在的寫作教學過于獨立,空泛地講解寫作技巧,誤導學生尋章摘句,不顧學生情感表述。而新課標第三學段(5-6年級)就有要求:“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蓖ǔ=處煍M定一個題目,機械解題,學生沒有情感寄托,為字數(shù)絞盡腦汁,興趣自然不會被激發(fā),惡性循環(huán),寫作能力難以有質的改善。
(六)教師教學比重分配不均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寫作的認識不清晰,在時間分配和學習安排中存在一定問題。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足,與教師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個別教師的寫作能力和語文水平不夠,很難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其次,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過于重視教材環(huán)節(jié),對于寫作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比較薄弱,這就導致學生沒有充足時間進行寫作練習,一直發(fā)展會導致學生寫作意識薄弱,然后厭煩語文寫作,作文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學生身上。
(七)閱讀寫作教學分裂
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思想,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對于閱讀和寫作兩個分裂的主體進行教學。教學中總是會安排寫作課程和閱讀課程,卻并沒有想到要將兩節(jié)課進行融合,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教師在閱讀課講文章,在寫作課講作文,沒有正確認識到寫作和閱讀之間的關系。沒有良好的閱讀基礎,寫作過程中常常無話可寫,這就是兩者分裂開的弊端。語文寫作中借鑒和學習非常重要,閱讀為學生提供資料,幫助學生寫作,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樹立寫作意識。比如,在《荷塘月色》課文的學習中,就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句子,文中許多描寫非常優(yōu)美的句子,對于學生寫作有很大幫助。再比如一些詩歌中的經(jīng)典句子,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甚至可以進行聯(lián)想去寫一則故事。但是,教師沒有將寫作和閱讀兩者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無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是無稽之談。
六、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學生在擁有足夠充足的寫作素材時,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一)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理念,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拋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的弊端,接受新時代教學理念中的優(yōu)點,將兩者進行融合,再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性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教學,雙方融合后的一體化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學習。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對于一堂課或者一個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對于課程安排要有所規(guī)劃。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教學素材,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將寫作和閱讀的相關素材進行整理。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融入音樂素材,在寫作中,詩歌引用很精彩,短小精悍的詩句總能帶有很濃厚的情感,讓人動容。而歌詞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用課外知識,借用學生有興趣的相關知識,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動腦去思考如何寫出優(yōu)美的詩句、文章,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其次,教學引導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教師足夠了解學生的想法,才能給予學生更加貼合自己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發(fā)展和進步。
(二)素材積累,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開的,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寫作能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亦是如此。學生如果在寫作中沒有素材可以借鑒,腦海中沒有相關閱讀內容作為支撐,學生的寫作任務也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多讀多看多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進行記憶。教師可以開展課外閱讀課程,或者借助學校的活動進行相應安排,讓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并且運用到寫作中。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摘抄本,然后每天或者每周,讓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匯或者句子,然后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分享,并且談一談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筆記提出要求,比如學生在記錄時用不同的筆作為標記,紅色、黃色、藍色等,分別用來記錄摘抄內容,比如寫人的、寫景的、寫物的等等。
其次,教師在學生記憶過程中可以進行材料的歸類,更方便學生記憶和應用。比如表現(xiàn)親情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比如表現(xiàn)無畏的文章:《丑小鴨》;比如表現(xiàn)信念和理想的文章:《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些系列文章都具有其特殊的感情,學生將這些故事應用到寫作中,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發(fā)展。當學生在描繪一個人高潔的時候,就可以應用到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簡單幾個字就可以將文章主旨升華,提高整個文章的寫作水平。
(三)培養(yǎng)學生材料應用能力
進行上述材料積累的同時,還應注意寫作材料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將日常積累的材料靈活地應用于寫作當中,隨著材料儲備量的日益增加,促進寫作水平也隨著逐步提升,為寫作內容賦予靈魂,吸引讀者的共鳴?;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歸納分析、總結梳理時還應注意緊繞文章中心,做到主題鮮明,詳略得當,從而使材料應用的恰到好處。例如,在進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程的講解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巧妙設置問題,例如,作者在此居住了很久,在這里發(fā)生過的事情也很多,但是為什么偏偏將文中幾件事情進行了描述呢?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發(fā)揮發(fā)散性思維進行自主性思考,同時對此類閱讀與寫作方法進行體會。
(四)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不僅是在課堂上,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感受到。閱讀是時時、事事都存在的。因此,教師上課不能籠統(tǒng)化、枯燥化、應試化,要更加體現(xiàn)語言文字的魅力,做好本職工作。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如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不能只是介紹文章的寫作技巧,以及對場景的描寫,更應該介紹它的人物背景、時代背景,以及描述的地理環(huán)境狀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通過音樂或者圖片讓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作家的天賦來源是生活和個人的體驗沉淀,因此課文講解自然脫離不了生活,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義所在。那么,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呢?自然要去講當時魯迅寫作的時代背景了。但是,以什么樣時代的眼光來看,百草園的樂趣都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快樂時光。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互動,講一些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真實案例,把學生帶到閱讀情緒當中。
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例如,在教學《渡荊門送別》這首古詩時,教師在講解的同時可以適當向學生介紹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從李白所處的時代背景,詩的風格等方面來介紹。通過一些電視媒介,如《國家寶藏》介紹世間唯一存在的李白傳世真跡《上陽臺帖》來介紹李白,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詩人,這也是課后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良好方法和重要途徑。
(五)應用閱讀寫作一體內容,提升學生綜合水平
教師進行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應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相互貫通,達到這兩者之間的內容相互遷移,最終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前應該對本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進行高質量的整理,選擇優(yōu)秀的素材和高質量的文章,對學生進行閱讀與作文的講解,將閱讀與作文融會貫通,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方面互相聯(lián)系,互相運用。老師在教學之前應進行充分的備課,將之前寫作教育和閱讀教育整合到一節(jié)課,讓學生的一節(jié)課時間能夠學習到這兩方面的應用,以及如何讓這兩方面相互聯(lián)系,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積累作文素材,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對閱讀方面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和寫作共同教學的過程中,要找一些質量較高的文章或者作文題目給學生講解,這樣能夠使學生語文水平不斷提升,寫作和閱讀整體水平也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閱讀的過程應該挑選一些質量較高的文章進行講解,比如一些名人名家所寫的文章,像魯迅、老舍、朱自清他們所寫的文章。教師在講解老舍《濟南的冬天》的時候,讓學生學習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技巧以及作者是如何進行表述表達的,讓學生從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慢慢地將這篇文章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當中,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和優(yōu)秀的文章的過程中掌握寫作中的技巧。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對閱讀充滿興趣,對寫作充滿興趣,在他們寫作尋找素材的過程中也會大量地進行高質量文章的閱讀,使這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從而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進一步實現(xiàn)高質量的閱讀教育和作文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六)課堂上以讀促寫,提高寫作能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閱讀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以讀促寫的作用。教師在課堂的閱讀環(huán)節(jié),要先對寫作文章有一定了解,然后進行相關文章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文章的續(xù)寫和改寫,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感悟能力。語文寫作初期是一個借鑒學習的過程,初中生由于對生活和社會的接觸較少,所以生活的體驗感較少,在寫作中難免無法引起共情。所以學生要多多閱讀,來彌補學生生活中的體驗感不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借鑒相關的閱讀素材進行寫作,這里的寫作是指寫作技巧,比如語文中常見的倒敘結構、插敘結構等等,從而避免對于故事的平鋪直敘。比如,對于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學習中,就是通過記敘的方式進行描寫,在文章描寫中就有一段過渡,是通過臺詞進行了時間地點的轉化。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反復推敲的過程,學生的寫作也要細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些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讓學生感悟其中華麗的詞藻所傳遞的情感。比如《星星變奏曲》中,文字運用就非常唯美,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再比如對于《背影》中,對于父子情的描寫,橘子一物就具有象征意義。這種象征手法也可以應用到學生的寫作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yè),比如模仿《背影》來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對于母親的感情,同時要用到象征物進行寫作。這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幾種選擇,比如“玫瑰花”“雨傘”等物品來刺激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
(七)結合課外閱讀方式提升寫作水平
閱讀和寫作是初中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激發(fā)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教學方式。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外閱讀分享活動,促進學生之間進行閱讀交流,使學生積極發(fā)言,表達自身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將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在同學之間進行分享,進而活躍初中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初中生對語文閱讀和寫作感興趣。課外讀物可以是紙質的閱讀材料,也可以是網(wǎng)絡電子閱讀材料,閱讀材料不受書籍的形式限制。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需要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外閱讀的讀后感,不限制學生讀后感的字數(shù)、題材、命題,讓學生寫作自由發(fā)揮,進一步增強初中生的語文閱讀寫作能力。
(八)課堂上以寫促讀,提高閱讀能力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遷移的學習能力,因此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一定要選擇積極向上的文章進行閱讀寫作教學,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避免讓學生接觸那些低俗的文章。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讓學生寫一篇家鄉(xiāng)的春天,讓學生能夠結合在《春》中學習到的寫作手法以及自己的情感來寫這篇文章,這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水平,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其次,在鍛煉學生寫作練習時,可以多多地采用寫讀后感等方式來提高寫作能力,因為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之中有所依據(jù),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同步提高。
(九)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創(chuàng)建學習環(huán)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閱讀寫作學習環(huán)境。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需要語文教師根據(jù)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情況、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分組,進而使初中生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探討,促進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加強初中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掌握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很好地掌握閱讀材料中的寫作手法,積累寫作素材。例如,在教授《濟南的冬天》時,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閱讀,閱讀后再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掌握課文中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景物描寫手法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效激發(fā)初中生的閱讀與寫作學習能動性,使初中生可以很好地感受文章內容。通過討論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文學習情境,激發(fā)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初中生的語文閱讀和寫作進行良好的鋪墊。初中語文教師運用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初中語文知識水平整體得到提升。
(十)通過多媒體構建讀寫結合的平臺
多媒體教學是近些年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之后,初中語文教學所能夠使用的一個新手段。在閱讀寫作一體化構建的背景下,多媒體就成為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有效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對多媒體實現(xiàn)靈活運用,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的結合。具體來講,在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導入一些優(yōu)美的文段,讓學生進行集體朗讀,這樣就在寫作教學前設置了一個閱讀的環(huán)節(jié)。而在閱讀教學中,則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或是視頻,讓學生針對這些圖片或視頻進行文字描述,如此就在閱讀中融入了寫作?;诙嗝襟w,就在閱讀和寫作之間架起了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可以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十一)借助實踐練習實現(xiàn)讀與寫的結合
除了多媒體這種方法之外,要實現(xiàn)讀寫結合,還可以從實踐練習這個角度切入,通過一些具體的練習活動,讓閱讀和寫作實現(xiàn)一體化的構建。具體來講,仿寫、縮寫、擴寫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在課堂閱讀教學的時候,講解到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時,教師就可以安排一個仿寫的活動,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寫作一個新的句子。而在教學一些文字較多的文段時可以讓學生進行縮寫??s寫一個文段,需要學生對文段的核心意思有了解,然后剔除不必要的文字,精簡核心內容。這樣的實踐,可以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十二)通過游戲促進閱讀寫作一體化構建
要實現(xiàn)閱讀寫作的一體化構建,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這種方式來實現(xiàn)。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當?shù)挠螒颍瑢㈤喿x和寫作在游戲中實現(xiàn)融合。具體而言,角色表演游戲就是一個有效的載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理解,然后幾名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對課文內容進行整理,設計一個表演情境,并且要將這個情境通過具體的文字寫作出來,然后進行小組合作角色表演。通過這樣的一個游戲,學生需要先理解課文,然后再來寫作創(chuàng)造表演情境,如此就讓閱讀和寫作實現(xiàn)了有效的結合。除了這種方法之外,教師還可設計其他不同類型的游戲,對學生展開多元化的教學。
(十三)開展多種活動提升閱讀寫作興趣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是教育改革體制下的重要教學方法,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進而保證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教學質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通過活動的形式展開。例如,開展初中閱讀知識搶答賽、初中語文閱讀寫作競賽等,從而調動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和寫作積極性,有效鍛煉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使初中生可以有效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的語文閱讀寫作興趣。
七、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首先,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要避免應試教育的影響,加強對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積極實施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為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閱讀和寫作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將語文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真正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其次,語文教師應正確看待學生成績,重視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的閱讀寫作教學方法。最后,學校應積極改進教師評價方案,不能僅僅依靠學生的成績來評價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而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和素養(yǎng)發(fā)展狀況對教師教學進行綜合評價,避免教師陷入應試教育誤區(qū)。
八、結語
讀寫一體化是現(xiàn)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與寫作同步進行下,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自身文字表達的能力,同時學生在寫作時也深刻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意義,以讀促寫的同時做到以寫促讀,使閱讀和寫作真正達到融合。
參考文獻:
[1]張程圓.在閱讀中感知 在寫作中遷移:試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J].新課程,2018(7):25.
[2]楊茂.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讀與寫,2019,6(34):35.
[3]李利芹.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讀與寫,2019,16(21):67.
[4]王艷娟.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0.
[5]王麗霞.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28-28.
[6]辛長海.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中國培訓,2015(10):22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