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梅
【摘要】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石,小學生只有熟練地掌握漢字,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徜徉。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識字教學越來越受重視。但是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教學模式十分枯燥單調(diào),學生缺乏識字樂趣,無法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識字效果不盡人意。因此,改進和優(yōu)化識字教學策略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探討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和不足,然后深入分析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
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會出現(xiàn)很多的教學問題,比如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因為學生們在上小學之前很少真正地學習識字,所以識字對于他們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語文教師一定要科學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識字能力。小學生覺得識字難,主要是因為對于語文知識積累得太少,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積累識字素材,進而提升他們的識字能力?;诖?,本文針對“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識字教學進行以下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
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任務量比較大,給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同時也造成了學生的識字壓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識字基礎還比較薄弱,再加上年齡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決定了他們的識字能力有限,在面臨繁重的識字任務時,容易產(chǎn)生心理負擔和畏難心理;很多學生對識字缺乏興趣,沒有積極性,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學習中,課上經(jīng)常開小差,識字能力發(fā)展緩慢;部分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隨著識字內(nèi)容的增加頻繁出現(xiàn)錯誤,因而喪失信心,影響了識字效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識字由兩部分構成,會認和會寫,小學語文教材通常會將會認和會寫的字在課文的最后展示出來。對于語文課本中的識字內(nèi)容,有些漢字需要學生深入掌握和運用,既要做到會認也要做到會寫,而有些漢字要求學生簡單認識就可以。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對課本上的識字內(nèi)容全部要求學生抄寫識記,這樣做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扎實地掌握漢字,但是也在無形之中加重了學生的識字負擔,增加了學生的識字壓力,甚至影響學生的識字效率,不利于擴大學生的識字量。同時這樣的識字方式?jīng)]有側重,沒有突出識字重點,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和厭倦感,加大了學生的識字負擔,從而出現(xiàn)高耗低效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淺談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一)采取游戲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進行漢字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一年級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技能。剛接觸小學生活的學生對待知識的學習充滿了好奇的心理,但是如果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直接給學生進行漢字知識的灌輸,讓學生對待教師所灌輸?shù)闹R進行死記硬背,那么就很容易消磨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對漢字學習產(chǎn)生一種乏味的情緒,從而嚴重的影響到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積極性。為了保護學生在漢字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運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游戲形式進行漢字教學,讓識字教學變得更有趣味性,以此不斷地激發(fā)學生自主進行識字學習的欲望。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金木水火土》一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記住教學的生字,教師在教學前就可以提前制作該篇課文所涉及的生字卡,在課堂上老師就可以運用生字卡帶領學生進行“快看快說”的小游戲。在課堂上教師先把班級里的學生分成兩個不同的小組,然后分別給兩個小組快速的展示提前制作好的生字卡,小組成員需要快速的讀出教師所展示的生字,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讀的聲音最清晰洪亮,并且讀的正確率高,速度快。通過這個有趣的小游戲讓漢字記憶的過程充滿趣味性,最大程度的調(diào)動了學生漢字記憶的熱情,以促使學生能夠牢固的掌握課堂所學習到的生字,以保證識字課堂教學效率。
(二)采取圖文結合的教學法,拓展學生的識字思維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識字思維也是影響學生識字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依據(jù)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實施圖文結合教學法,把抽象的文字具體形象化,以拓展學生的識字思維,逐步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同時合理的運用圖文結合教學法還可以逐步地提升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一課時,該課的內(nèi)容都是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針對一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和對形象事物感興趣的特點,實施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漢字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理解字義,認清字形,初步的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
(三)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識字規(guī)律
雖然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步入學習生活,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但是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需要給予學生充分地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漢字知識的探究。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發(fā)現(xiàn)漢字的規(guī)律,形成自己獨特的漢字學習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識字規(guī)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識字學習效率,還能加快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保證學生的整體語文學業(yè)發(fā)展。
識字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開展識字教學,制定科學合理的識字教學目標,不斷轉變自身教學理念,積極優(yōu)化教學設計,改進識字教學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識字教學質(zhì)量,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9(23):37+36.
[2]朱龍杰.淺談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04):59-60.
[3]楊鳳蘭.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