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琴
【摘要】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含語言素質、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大要素,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其分別針對學生的語言素質、文化意識、學習態(tài)度和語言技能進行訓練,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開發(fā)學生的語言思維。對于現(xiàn)代英語教學活動來說,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了教學活動的“內化”,在將“教知識”轉化為“教技能”之后,其進一步開發(fā)了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也為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多選擇。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
一、引言?!队⒄Z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英語教學活動,使學生積累和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并強調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指出教師應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與能力。英語生活化教學指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設計課程活動以及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教學活動,是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貫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論”理念的重要舉措。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理念和教學實際存在差距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很多教師開始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在教學中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學習。然而,理念和實際之間始終存在差距,如有些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學習潛能,有些教師不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總是被動學習,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教學方式單一
很多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能自主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因此傾向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獲取英語知識,這種方式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學起來沒有興趣和動力,也不能對英語知識形成自己的理解。長久下來,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在最初接觸英語時都覺得十分吃力,這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僅僅重視考試成績,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異,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也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先進的硬件設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因為學生普遍對動畫片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和教學主題相關的動畫短片,并結合動畫片的情境進行教學。生動的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二)選擇生活化內容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基本圍繞教材內容展開,要想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結合學情與生活實際加以設計。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鼓勵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全家福,并用英文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實現(xiàn)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目的。上述教學,從內容分析的角度來看,教學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對于那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會有獨到的見解。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生活化內容引入課堂教學中并適當?shù)赝卣寡由欤瑸閷W生提供有利的學習條件,鍛煉其英語綜合能力,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日常交流中融入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學而無用”是導致學生無法在小學英語學習活動中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原因。當教師給出語言知識之后,學生依靠記憶來整理相關語言知識點,從表面來看,學生的語言素質與學習能力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其并沒有形成主動應用英語知識的良好意識,學習效率偏低,學習能力較差。以英語對話“How are you”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將一些日常交流用語穿插到英語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學生在應用語言、表達情感的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日常交流活動為學生解答疑惑,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以“l(fā)ook at”和“watch”的使用為例,當學生圍繞其含義及應用時,教師可對相關英語知識進行講解:“How are you”表示“看一看”,持續(xù)時間短,可隨時終止;“watch”表示“觀看”,持續(xù)的時間較長,比較正規(guī)。此時,學生圍繞“Pleaselook at the blackboard”這一句子提出的問題:既然watch表示較為正規(guī)的看,那么在英語句子中,look at是否應該用watch替代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了英語的一般概念,并針對有關英語句子提出自己的疑問。在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滿足于單純的學,還在嘗試提出問題,英語思維品質正在逐步形成,求知欲愈發(fā)明顯。
(四)開展課外英語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局限于課堂的英語教學活動很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將英語教學適當延伸到課外環(huán)境當中,借助課外英語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則能夠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英語技能,使其為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積累經驗。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以教材、教師為核心,學生活動能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當新的英語知識出現(xiàn)在課堂上時,學生的第一關注點在于“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掌握英語知識。結合課外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形成樂于學習的良好英語素質。
(五)及時發(fā)起多元教學互動,總結英語技能
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可嘗試將英語知識帶入日常交流環(huán)節(jié),在交流的同時掌握英語表達技巧,使學生正視英語課程的實用性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開展互動,依靠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質,使其形成學習語言、應用語言的基本意識。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可與學生開展交流互動,要求學生對所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積累水平與語言素質。
結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確保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丹丹.學科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科技資訊,2020,18(13):155-156.
[2]祁小蘭.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高效教學芻議[J].才智,202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