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藝穎 王俊清 侯 玥
(1.上海財經(jīng)大學 上海 200433;2.山西大同大學文學院 山西大學語言科學研究所 山西 大同 037006;3.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100000)
介休方言歸屬于晉語并州片,充當趨向補語的復音節(jié)趨向動詞有“過來”“將來”“過去2”“將去2”“起來”“起去2”等,介休方言趨向補語有自己的特點?!皩怼笔墙樾莘窖灾刑赜械内呄騽釉~,普通話里不能做補語,介休話中“將來”有“過來”的意思,因此,在許多例句里,“將來”與“過來”可以換用?!皩⑷?2”也是介休方言中特有的趨向動詞,“過去2”與“將去2”有時可互換,一些特殊情況下不能互換。“起來”“起去2”可以和“起”互換,都可作趨向補語,意義、用法都有相似的地方。
“過來”“將來”都可以放在動詞后做趨向補語,表示朝著說話人所在地位移。介休話中“將來”有“過來”的意思,因此,在許多例句里,“將來”與“過來”可以換用,但年歲大的老年人習慣用“將來”,青年人用“過來”,即“將來”是老派用法,“過來”屬于新派用法,這也是方言普通話化的一種體現(xiàn)。
1.“V+過/將來”結構可以直接作句子的謂語,既可表示過去式,也可表示將來式。
例如:誰荷過/將來嘞?
瞎呀呀,你倒跌將來啦?。òパ?,好快呀,你都過來了?。?/p>
上述例句中,前兩句表示已然事件,最后一句表示將然事件。
2.“V+過/將來”可以與其他動詞放在連動句中。
例如:送過/將來把兀家擺好。
把手機荷過/將來放好。
拽過/將來踢上兩腳。
3.動趨式“V+過/將來”可帶受事賓語,賓語的位置在過/將和來中間,句子格式是“V+過/將+受事賓語+來”。動詞所帶的賓語只能加在“V+過/將”的后面,來的前面,不能加在來的后面。
例如:送將黑碗子來啦!*送將來黑碗子啦!
搬過東西來啦!*搬過來東西啦!
受事賓語可以是普通名詞,也可以是人稱代詞。普通名詞前必須有量詞修飾。例如:誰喚過/將你來嘮?(是誰叫你過來的?)
女,荷過/將根蔥來。(女兒,給我拿一根蔥。)
跑過/將槐貓娃子來咯。*跑過/將貓娃子來了。
4.“過來”還可以表示改變動作的方向。
例如:把凳子翻過來吧。
把桌子掉過來吧。
上述句子的過來不能換成“將來”,它們是兩個不同意義的詞。
5.“過來”的“過”可以放在句子中作謂語動詞,“將來”的“將”不能作謂語動詞。
例如:可以說“你過來”,但不能說“你將來”。
6.“過/將來”作趨向補語的肯否定式和疑問式。
(1)“過/將來”作趨向補語的肯定式是“V+過/將來+咯”,否定式是“V+不+過/將來”。例如:
送過/將來咯 跑過/將來咯 推過/將來咯
送不過/將來 跑不過/將來 推不過/將來
(2)肯定、否定式帶賓語時,賓語放在“過/將”與“來”中間。例如:
送過/將票票來咯。
送不過/將票票來。
(3)“過/將來”作趨向補語的疑問式有兩種:
一是肯否定相疊,再加疑問語氣詞“了”。例如:
送過/將來送不過/將來了?
二是“能不能+V+過/將來了?”例如:
能不能請過/將來了?
7.除此之外,在對比語料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介休方言中的“將”是一個強制成分,不可以省略,沒有它的話表達的意思就變了。
例如:A組 荷雞蛋來。買西瓜來。搬凳凳來。端面來。
B組 荷將雞蛋來。買將西瓜來。搬將凳凳來。端將面來。
A組例句表示“荷雞蛋”“買西瓜”“搬凳凳”,說話人要求聽話人來做某事,并且說話人所擁有的賓語O的數(shù)量在減少。B組例句表示“荷雞蛋+送過來”“買西瓜+送過來”“搬凳凳+送過來”“端面+送過來”,說話人要求聽話人去做某事(完成VO這個動作)后再把賓語O送來,且說話人所擁有的賓語O的數(shù)量在增加。加上“將”往往也會增加“送”的意思。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介休方言的“將”字不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我將雞蛋來了”,只能附著在其他動詞后加“來/去”構成趨向補語來使用,如“我荷將雞蛋來了”。
“過去2”“將去2”的語義是人隨著動作離開說話者所在地向其他處進行位移。在介休方言中,“去2”讀如“的、得”。
1.“V+過/將去2”可以直接作句子的謂語。
例如:咱們跑過/將去2行不行?
爸爸荷過/將去2呀。
他唔吱吱跑/將過去2啦。
他們兩口子騎上車子過去2啦。
前兩個例句表示將然事件;后兩個例句表示已然事件,句尾有語氣詞。而且如果謂語部分是光桿動詞,過去將去都可以做補語;如果謂語部分是動賓結構,只能用過去做補語。
2.“V+過/將去2”可與其他動詞放在連動句中。
例如:荷過/將去2給了人家。
孩兒們趕緊跑過/將去2站好!
3.“過去2”與“將去2”可以自由互換,意思不變。
例如:咱們走過去2吧。=咱們走將去2吧。
你給我滾過去2!=你給我滾將去2!
4.“過去2”與“將去2”不能互換,下列句子中補語只能用“過去2”,不能用“將去2”。
例如:將(剛)擠過去2就賣完了。
你咋地把腿彈過來彈過去2?
5.動趨式“V+過/將去 2”帶賓語時要分兩種情況。
(1)趨向動詞如果是表示位移的不及物動詞,結構為“V位移+過/將去 2”。這個結構可以帶賓語,賓語放在“過/將”和“去 2”之間。代詞不可以充當賓語,只有名詞才可以,而且名詞前一定要有數(shù)(量)詞修飾。格式為:V+過/將+數(shù)(量)詞+賓語+去2。例如:
唔吱吱走過/將幾懷人去2。*走過人去2。
例句都表示過去式,上面的句子可以用“有+數(shù)詞(量詞)+當事賓語+V+過/將去2+啦”進行同義替換,例如:
飛過懷飛機去2。=有懷飛機飛過/將去2啦。
(2)趨向動詞如果是表示致移義的及物動詞,形成“V致移+過/將去2”。此句式可以帶受賓語,賓語放在“過/將”和“去”之間。格式為:“V致移+過/將(+數(shù)/量詞)+賓語+去”。例如:
端過/將兀懷碗去!
抬過/將這兩個桌子去!
趕快送過/將人家去!
唔吱吱才荷過/將三懷餅子去,倒吃完啦?
前三個例句表示將來式的祈使意義,后一個例句表示過去式,賓語可以是光桿名詞,數(shù)(量)詞修飾的名詞,也可以是人稱代詞。這些名詞都能用在把字結構的句子中,作把字的賓語,格式為:“把+賓語+V+過/將去2”。例如:
把兀懷碗端過/將去2!
趕快把人家送過/將去2!
6.“過/將去 2”作趨向補語的肯否定式與疑問形式。
(1)“過/將去2”作趨向補語的肯定式為“V+過/將去2+咯”,否定式為“V+不+過/將去2”。例如:
送過/將去2啦。荷過/將去2啦。
送不過/將去2。荷不過/將去2。
(2)肯否定式帶賓語時,賓語放在“過/將”與“去”中間。例如:
送過/將票票去2啦。荷過/將餅子去2啦。
送不過/將票票去2。荷不過/將餅子去2。
(3)“過/將去”作趨向補語的疑問形式有兩種:一是肯否定相疊,再加疑問語氣詞了。例如:送過/將去送不過/將去了?二是能不能+V+過/將去了?例如:
能不能送過/將去了?
7.“將去 2”的“將”不能省略,否則意思就變了。
例如:給你版版烤將些兒餅子去 2。(給你姥姥烤一些餅子送過去。)
給你版版烤送些兒餅子去 2。(給你姥姥烤一些餅子。)
“起來”“起去 2”可以和起互換,都可作趨向補語,“起來”“起去2”包含一種位移,用法、意義和起都有相似的地方。
1.動趨式“V+起來/起去 2”可以直接作句子的謂語,可表示過去式,用在祈使句中;也可表示將來式。
例如:照像倒掛起去2了?
你站起去2。
2.“V+起來/起去 2”可與其他動詞放在連動句中。
例如:把地上的東西粘(撿)起來整理咯!
把你的書收拾一下放起去2。
3.動趨式“V+起來/起去 2”帶賓語時要分兩種情況。
(1)趨向動詞為表示位移的不及物動詞,動趨式為“V位移+起來/起去 2”。此句式可以帶當事賓語,賓語的位置在“起”和“來/去2”之間。例如:
站起幾槐人來。*站起人來。
唔吱吱識起懷人去 2。(剛剛突然有個人突然跳了起來。)
上述例句表示的都是已然事件。賓語只能是名詞,且名詞前必須有數(shù)(量詞)修飾限定,否則不成立。
(2)趨向動詞是表示致移的及物動詞,形成“V致移+起來/起去2”。此句式可以帶賓語,賓語放在“起”和“來/去 2”中間。賓語可以是名詞也可是人稱代詞。例如:
端起碗來吃飯!
喚起2兀家來,趕緊起1吧。
既可表示過去式,表示已然事件一般要在句末加上語氣詞,也可表示將來式。這些名詞都能用在把字結構的句子中,作把字的賓語,格式為:“把+受事賓語+V+起來/起去2”。例如:
把碗端起來吃飯。
把兀家喚起來/起去2。
4.“起來/起去 2”作趨向補語的肯否定式和疑問式。
(1)“起來/起去 2”作趨向補語的肯定式為“V+起來/起去2”,否定式為“V+不+起來/起去2”。例如:
抬起來/起去2 荷起來/起去2
抬不起來/起去2 荷不起來/起去2
(2)肯否定式帶賓語時,賓語放在“起”與“來/去2”中間。
抬起腿來/去2 荷起椅椅來/去2
抬不起腿來/去2 荷不起椅椅來/去2
(3)“起來”作趨向補語的疑問形式有兩種:
一是肯否定相疊,再加疑問語氣詞“嘮”。例如:
抬起來抬不起來嘮?
梳起來梳不起來嘮?
二是“能+V+起來+不能”,例如:
能抬起來不能?
能梳起來不能?
(4)“起去2”作趨向補語的反復問式只有一種“能+V+起去2+不能”。例如:
能抬起去2不能?
能梳起去2不能?
通過分析介休話中“過來、過去2、將來、將去2、起來、起去2”等詞,可以得出:
(1)“V+趨向補語”結構可以直接作句子的謂語,可表示將來式,也可表示過去式。
(2)“V+趨向補語”還可帶賓語,賓語放在復合趨向補語之間。有的賓語只能是由數(shù)(量)詞修飾的名詞。
(3)所有復合趨向補語的肯定式是“V+趨向補語”、否定式是“V+不+趨向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