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qū)教育局 趙振紅
在我國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網絡在教育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的推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極大促進了作文教學的全面創(chuàng)新。在此背景下開展語文作文教學活動,要重點針對網絡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探索信息化教學組織體系的構建,確保能在作文教學中發(fā)揮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對學生作出積極有效的教學指導,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對語文作文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率,對學生實施合理化的教育培養(yǎng)。
語文教學體系中,寫作教學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按照語文教學的具體需求對寫作內容進行規(guī)劃設計,并利用網絡開發(fā)輔助教學工具,能夠增強寫作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多元化探索。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主動地探索網絡資源的合理化應用,對語文寫作教學相關的網絡資源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使學生的寫作訓練能有的放矢,能合理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如教師要求學生以“我身邊的英雄”作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對于教學資源的篩選,教師就可以嘗試結合信息時代的影響,發(fā)揮網絡的支持作用,對作文教學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確保作文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探索。在應用網絡資源輔助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結合“我身邊的英雄”主題,在對作文教學資源進行篩選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聯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通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故事導入視頻內容,在網絡上搜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無數個平凡的人在自己崗位上不平凡地堅守,讓學生了解他們在從參與疫情防控到最終取得勝利這一過程中的感悟和體會。在網絡資源的支撐下,學生結合視頻資源分享,能對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人生感悟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學生結合新冠肺炎疫情故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還能結合自己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做出的努力以及自身生活受到的影響進行分析,融入個人體驗和感悟,使作文創(chuàng)作最終能夠回歸學生的生活,有效引導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提高作文創(chuàng)作質量。如此就能發(fā)揮網絡資源的支持作用,激活學生語文寫作方面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能從自身關聯社會、從社會反思自身,增強作文深度,提高作文創(chuàng)作效果和語言表達效果,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作文寫作教學中,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激活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形象化感知,也能對學生參與寫作訓練作出積極的引導,從而強化寫作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因此在開展教學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意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探索網絡技術的應用,引入虛擬情境技術,結合教學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激活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使作文教學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有效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顯著提升,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地培養(yǎng)。
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基于《圓明園的毀滅》寫讀后感訓練的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生在寫作訓練中找準寫作的關鍵點,讓學生能對文章的情感進行分析,并融入個人思想情感,就可以在教學實踐中結合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設虛擬化的教學情境,對《圓明園的毀滅》的歷史事件進行還原,重點講述“1860 年10 月6 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多么令人氣憤!當教師給學生展示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的素材時,學生仿佛真的看到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學生的憤怒被激發(fā),讓他們真正認識到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fā)奮學習,保衛(wèi)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飄揚。
在情境教學輔助下,學生對文章所表現的內容、所揭示的社會現實、所傳遞的情感形成深刻認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選取合適的切入點進行讀后感創(chuàng)作,在教學實踐中,同樣可以結合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提供重要的輔助,即學生結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采用文章模擬呈現的視頻進行反復觀看,抓住細節(jié)和要點進行創(chuàng)作,以文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能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輔助下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針對語文寫作知識進行深入系統(tǒng)探究。如此就能充分彰顯網絡技術在輔助語文寫作教學方面的重要價值和作用,使寫作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興趣,引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情感共鳴,從而幫助學生確定寫作的主題思想,顯著提高寫作學習的整體質量。
網絡軟件是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多元化網絡軟件的應用,能為學生參與語文寫作學習提供良好的幫助,促進寫作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確保在教學實踐中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探索網絡軟件的有效開發(fā)和應用,從多角度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寫作學習平臺和實踐平臺,推動學生針對寫作訓練進行和諧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高效化培養(yǎng)。
其一,開發(fā)微博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現階段,學生課余時間比較多,但是多數沒有養(yǎng)成看書讀報的良好習慣,在寫作過程中寫作素材不夠豐富的問題明顯。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網絡化教學活動中,可以嘗試有意識地圍繞微博軟件進行開發(fā)和應用,組織學生每天瀏覽一些微博故事、微博新聞和有意思的分享等,然后使用長微博功能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也可以將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記錄下來,隨時隨地以自己的想法作為核心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微博軟件的輔助下,學生能逐漸養(yǎng)成隨時隨地表達自己看法、進行寫作訓練的習慣,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顯著的增強。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對“神韻山水”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本身所看到過的祖國壯美河山畢竟有限,而借助微博軟件,學生能了解他人旅游的點點滴滴,感受祖國大好河山,從文字、視頻、圖片等信息中了解山水的獨特神韻,并且結合他人的分享,從不同的視角感知和理解祖國的山水之美,找到合適的創(chuàng)作方向。在此基礎上,學生再結合教師的教學指導進行創(chuàng)作,能在語文寫作學習中找到合適的創(chuàng)作方向,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作能力也會得到針對性的訓練,借助教學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循序漸進地促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其二,開發(fā)微信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學習和交流。微信社交軟件是較為重要的創(chuàng)作平臺,教師借助微信的輔助促進學生參與寫作學習和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微信群中進行溝通和交流,定期結合時事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溝通和交流中正確定位創(chuàng)作的方向,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寫作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切實優(yōu)化教學組織活動的綜合效果。如在“心系家園”主題作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在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組織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向進行分析,落實圍繞教學引導和訓練,使學生能掌握初步寫作的方向。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微信群交流,讓學生結合時事熱點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探討自己關于心系家園創(chuàng)作思路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確定差異化的創(chuàng)作方向。在學生確定創(chuàng)作方向后,在微信群中可以從不同的視角搜集相應的寫作素材,并對寫作的構思和結構進行設計,群策群力進行創(chuàng)作,確保學生能融入集體討論和交流,推動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顯著提升。如此就能發(fā)揮微信網絡教學的支持作用,通過對網絡的有效應用促進語文寫作教學的全面創(chuàng)新,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切實優(yōu)化教學組織活動的整體效果。
綜上所述,在網絡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師在對作文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探索網絡的有效應用方法,促進網絡教育模式的構建,能引導學生對語文作文進行系統(tǒng)的探究,也能提高教學有效性,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新時期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中職語文作文教學改革的重視,促進網絡輔助教學作用的充分發(fā)揮,確保在教學實踐中能對學生的作文能力加以培養(yǎng),全面系統(tǒng)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