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中國青年》看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百年演進

      2021-12-02 03:15:51鐵振陳燕華蔡瑞虹
      關鍵詞:中國青年青年人革命

      鐵振 陳燕華 蔡瑞虹

      (1.北京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北京 101101;2.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新文化運動之后,各式報刊書籍不斷涌現(xiàn),成為青年群體了解國內(nèi)外動態(tài)、學習東西方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這一背景下,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開始認識到這一理論的先進作用,并將其作為中國救亡圖存的希望。1921年,在共產(chǎn)國際的指導下,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一新生的組織不僅寄托著當時青年人“救中國”的堅定信念,而且承載著未來每一代青年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為了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年工作,1922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吨袊鐣髁x青年團綱領》指出,該組織主要有兩方面的任務:一是“為改良青年工人、農(nóng)人的生活狀況而奮斗,并為青年婦女、青年學生的利益而奮斗”;二是“養(yǎng)成青年革命的精神,使其向為解放一般無產(chǎn)階級而奮斗的路上走”[1]。為了更好地分析形勢、宣傳政策并發(fā)揮團組織作用,團中央決定發(fā)行機關刊物[2],并任命團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惲代英、林育南為主編,具體籌劃各項事宜[3]。

      1923年,《中國青年》于上海創(chuàng)刊。作為迄今為止存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刊物之一,《中國青年》共歷經(jīng)三次停刊和三次復刊,發(fā)行量最高時達四百萬份[4]??梢哉f,《中國青年》內(nèi)容的變化能夠直接體現(xiàn)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歷史演進。而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不同時期對青年人的呵護與關懷也同樣蘊藏在《中國青年》的文章中——不僅在道路選擇上激勵青年群體奮勇向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為青年群體答疑解惑。

      一、國民革命時期的青年思想教育

      在列強的欺凌和軍閥的混戰(zhàn)中,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社會風云激蕩,“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敗了,衰老沉寂的中國像是不可救藥了。但是我們當聽見青年界的呼喊,當看見青年界的活動。許多人都相信,中國唯一的希望,便要靠這些還勃勃有生氣的青年?!盵5]因此,中國共產(chǎn)黨在這一時期的根本任務就是團結廣大青年同胞“打倒列強除軍閥”。《中國青年》不但以《曹錕登臺以后》《長江聯(lián)合艦隊與海軍示威》等文章深刻揭露軍閥的種種惡劣行徑,向世人展現(xiàn)中國革命的正當性與必要性,而且試圖“提醒一般青年,扶助一般青年……為這些青年掃除一切陳腐邪惡的空氣……指點他們最經(jīng)濟最有效力的途徑”[6]。顯然,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最有效力的途徑”只有“革命”這條唯一路徑。

      當時,“革命”的前景尚不明朗。有些青年人在革命活動中遭受打擊,對未來變得悲觀失望。有些年輕人始終對“革命”充滿懷疑,始終無法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業(yè)當中。為此,《中國青年》用誠懇而客觀的語調(diào),同青年人分享了其對時局的種種看法:“首先,中國革命是否能急速成功呢?在我看,是不能的,中國的革命是一長期的運動。其次,中國的勞農(nóng)軍眾在革命中的地位不是消極的旁觀態(tài)度,而是積極地參加行為。第三,中國的革命運動是要充分利用列強間的分裂與一致,以施其縱橫捭闔之術,這是毋庸諱言的。第四,中國今日的人民雖然是在醉生夢死的時期,中國的大難雖然是在目前,但我們對之不應悲觀?!盵7]1-4可以看出,在質(zhì)樸話語中所蘊含著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雖然此時新生的黨自身還稍顯稚嫩,但這并不妨礙其對中國革命的整體進程已經(jīng)具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和比較清醒的判斷:“每個革命運動有三個時期,一宣傳與組織時期,二煽動時期,三實行時期。我們今日是尚在宣傳與組織的時期,應集中力量吸收群眾到革命的旗下?!盵7]5與這一論斷相對應,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人數(shù)從1923年的432人猛增到1927年的5.7萬人[8]。越來越多懷有救國理想且心存抱負的青年人受到黨教育與宣傳的感召,開始加入黨組織,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貢獻力量。

      由于此時《中國青年》在青年群體中的受眾日益擴大,其對軍閥的批判也顯得愈加有力?!端罨馃岬暮稀贰斗磩拥慕鳌贰稙樯趺从羞@多內(nèi)戰(zhàn)》等膾炙人口的文章在讀者中廣為流傳。這也引得各地軍閥對其充滿敵視,妄圖用查禁、沒收、銷毀等手段阻斷刊物傳播。一時間,《中國青年》“洛陽紙貴”,每份期刊往往在十幾個青年間秘密傳閱[9]。而能夠?qū)η嗄耆水a(chǎn)生如此吸引力的原因,顯然不止于犀利的言辭和準確的論斷?!吨袊嗄辍吩谄溆邢薜陌婷嬷杏孟喈敶笃磉_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對青年群體生活問題的關切。惲代英在《畢業(yè)生活問題》一文中就提到“今期畢業(yè)同志多為生活問題牽調(diào)得很厲害”“現(xiàn)在除了打倒外資,發(fā)達產(chǎn)業(yè)以外,便只有三條路:1忍著饑餓,2僥幸得著一個相當?shù)娘埻耄?昧著良心卑鄙齷齪的饡營或搶奪一碗飯吃”[10]12。他認為:“說老實話,能有走第一條路決心的人是極少的;能有走第二條路機會的人,亦少得很,結果都只有流入第三條路,這便是近幾年中國飯碗競爭所以劇烈的緣故。稍稍昧一點良心找一碗飯吃,但能還自己知道愧恥,但能還自己知道利用自己的地位與能力以幫助打倒外資的革命的人,我們都能十分原諒;為了昧良心找飯吃,結果便將身體與心靈整賣了,反轉(zhuǎn)要阻礙革命的前行,那便不能寬恕了?!盵10]13文章深刻剖析了青年人的就業(yè)選擇困境,既回答了青年人迫切關心的生計難題,又厘清了個人利益與革命目標之間的關系。文章沒有一邊倒地指責和否定青年人的就業(yè)選擇,而是抓住矛盾的兩面性看問題。在勸慰青年盡己所能支持革命事業(yè)的同時也警醒大家不要做帝國主義的幫兇。深入淺出,發(fā)人深省。

      許多老革命家在晚年的回憶中都談到了當時閱讀《中國青年》對自己思想的影響。王震就曾提到:“從二十年代起,我就是《中國青年》的讀者。1924年,我在長沙鐵路上當工役,在我們工人糾察隊和工人夜校中,爭相傳閱著由惲代英同志主編的創(chuàng)刊不久的《中國青年》。我這個文化不高,還不大會閱讀書報的人,就在工人夜校受到良師益友——當時一些革命知識分子的教誨,開始懂得了什么叫壓迫,什么叫剝削,知道了馬克思、列寧和毛潤之等一些革命家的名字,一點一滴地知道了一些革命道理??梢哉f,《中國青年》是我青少年時代的啟蒙老師?!盵11]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青年》既不拘泥于空洞的理論譯介,也不局限于單純探討宏觀問題。它更多的是用青年工人、農(nóng)民、士兵、學生都能讀懂看懂的語言文字,以平等交流和討論的務實態(tài)度“同青年交朋友”。即便是在軍閥的重重打壓下,這份刊物也沒有走向消亡。不僅如此,《中國青年》反而能夠在逆境中迸發(fā)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共產(chǎn)黨對國際國內(nèi)局勢的思考呈現(xiàn)在更多青年讀者面前。

      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青年思想教育

      抗日戰(zhàn)爭是關涉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節(jié)點。為了響應黨中央決策部署,喚醒廣大青年的抗戰(zhàn)意識,爭取建立包含不同黨派、不同政見、不同立場的全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吨袊嗄辍返慕逃c宣傳重點,也從國民革命時期不斷批判軍閥、揭露帝國主義的丑惡嘴臉,逐漸轉(zhuǎn)變?yōu)閳F結青年一致對外,鼓舞民眾堅持抗戰(zhàn),介紹國外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最新進展。

      喬木在《青年運動中的思想問題》一文中就指出:“孫中山先生之所以偉大,正因為他能在五十余歲的高齡,不怕俗眾以及許多‘同志’的反對和諷刺,而毅然與蘇聯(lián)攜手,與代表中國無產(chǎn)階級和下層民眾的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改組了國民黨,也改變了許多舊時的政治觀念,以求與當時新起的一代青年接近?!盵12]34在此,回顧國共合作歷程并不單純是為了緬懷過往,其更大的意義在于提醒廣大青年,此時此刻唯有團結一致、合作抗日才是正道。這也契合了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與此同時,黨并沒有因為強調(diào)團結就放松警惕,也絲毫沒有忽略對青年持續(xù)進行理論引導的重要意義。若要團結抗日則必須堅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那么“究竟廣大的中國青年趕向馬列主義的原因何在呢?”喬木認為“首先是馬列主義本身的優(yōu)點”“馬列主義這些理論的和實際的優(yōu)點,對于中國青年特別來得明顯,馬列主義的理想,是與中國從墨子孔子起,直到孫中山先生為止的一切圣哲對于未來世界的基本夢想相合的,是與中國最大多數(shù)被侵略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的需求相合的”“一切傾向馬列主義的青年,在可能來到的各種威脅利誘之前,只有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更加努力充實自己的思想武裝,并更加努力用馬列主義的偉大真理來教育青年,教育人民”[12]37。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是復雜而漫長的,青年人只有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統(tǒng)一戰(zhàn)線才更加富有生命力,中國才能最終打敗侵略者。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既要鼓勵青年保持團結,又要告誡青年抵御各種攻擊和誘惑,堅定地保持革命理想。這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來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幸運的是,此時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在經(jīng)歷了大革命失敗和長征的重重磨難之后已經(jīng)日益走向成熟。體現(xiàn)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能夠充分運用鮮活的事例見微知著,由特殊到一般,進而達到影響全體青年的效果。

      1939年,《中國青年》就刊登了這樣一則“奇聞”:“我們在晉西北義縣的一個小村莊暫時住了下來。一個小鬼撇嘴進來,給我們說出一個有趣的故事。就在頭個月以前,我們有三十幾個傷兵在那里,老百姓都自動地答應幫忙抬,可是找不著‘護送’,因為他們所要經(jīng)過的小路上正駐扎著敵人一個小隊,他們情急智生,居然就想出一條計來。就在當天下午天快要黑的時候,我們的送信人去面見敵人了”送信人將自制的寫有“某某路軍某某師師長某某”的名片遞給日軍,名片的背面用鉛筆寫道“日本軍隊:今天我們的大軍隊某某路經(jīng)過,請放開大路,勿得留難,否則大軍一到,對你不起。”看到名片內(nèi)容的這一小隊日軍頓時慌了神,此時求援已來不及,抵抗又力有不逮,在惶急之間只能向送信的老百姓請教?!爸灰銈兌愕轿葑永锊怀鰜砭蜎]關系?!苯?jīng)過一整夜緊張的運輸,傷兵均被安全送達目的地,“天快亮了,窗外的老鄉(xiāng)在喊‘出來,出來,某某路軍過完啦!’‘皇軍’還怕上當,試探了幾次才把門打開。個個都笑嘻嘻的,松了一口氣,有的豎起大拇指,連說‘中國人,大大的好!’[13]”這個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無疑與抗戰(zhàn)時期充滿嚴整肅殺氣氛的各類報道大異其趣。故事本身雖然不帶有任何說教的成分,但它所反映出的人民群眾與共產(chǎn)黨軍隊之間的軍民魚水情,以及中國人民面對侵略者時所展現(xiàn)出的高超智慧、卓絕勇氣卻真正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特別是在抗戰(zhàn)初期大片國土淪喪,正面戰(zhàn)場先后幾次失利的大背景下,一些青年難免產(chǎn)生悲觀失望的情緒。《中國青年》能夠敏銳地捕捉到當時青年人矛盾的焦點和情緒的變化,充分利用宣傳手段打破“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大大提升中國軍民的形象,這樣的內(nèi)容自然能夠深入人心,為壓抑中的青年人“舒一口氣”。

      除了根據(jù)青年思想的不斷變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因材施教”外,中國共產(chǎn)黨也同樣注重青年在生活上的一些新動向。雖然身處戰(zhàn)爭時期,但是青年人的情感永遠是最熾烈、最活潑的,在面對婚戀問題時難免會陷入迷茫與彷徨中。為此,《中國青年》援引鄧穎超在兩性問題座談會上的發(fā)言,專著一文用以答疑解惑。關于如何在非常時期正確處理戀愛關系的問題,文中寫道:“我們既不是戀愛至上主義者,又不愿馬馬虎虎的結合,那么就必須從政治層面出發(fā),并求不妨礙工作和學習。青年人在戀愛時期應該提出工作競賽來互相鼓勵,互相進步。這樣,兩性生活才不至于變成無意義和覺得厭煩,只要從學習和工作方面來努力,來互相鼓勵,愛情生活一定會過得好的?!盵14]鄧穎超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青年人的感情生活指指點點。作為中共領導人之一,她當然明白當此國家危難關頭,中國共產(chǎn)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青年挺身而出,以民族安危為己任。但另一方面,作為革命青年中的一員,她也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青年人單純而真摯的情感。在兩種身份的交織下,她主動提出一種最切合實際的辦法來幫助青年平衡愛情與事業(yè)之間的關系。這也可以代表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對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普遍做法。

      整體而言,在嚴峻的戰(zhàn)爭時期,《中國青年》既能夠用一篇篇真心誠意的“戰(zhàn)斗檄文”號召青年團結起來一致抗日,又能夠以一段段入情入理的小人物小故事鼓舞青年不要灰心堅持到底,并通過“信箱、問題與答復、社論、抗戰(zhàn)的文藝作品”等欄目與廣大讀者進行廣泛而密切的溝通交流。這一時期的文章不僅具有理論的高度,同時還保有人情的溫度。中國共產(chǎn)黨以《中國青年》為思想教育陣地,將更多的青年人團結到了革命的旗幟下,為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青年思想教育

      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歷經(jīng)八年抗戰(zhàn)和三年解放戰(zhàn)爭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所面對的是一副百廢待興的景象。黨要將自身工作的重點從革命戰(zhàn)爭逐漸調(diào)整到和平建設上來,使得各行各業(yè)都能夠盡快有所發(fā)展。為了在新時期更好地對青年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中國青年》多次發(fā)起關于人生價值問題、理想與現(xiàn)實問題的大討論。這些討論影響深遠,對于消除青年的舊世界觀、建立新世界觀,進而塑造與新時期相適應的新青年起到了重要作用。

      剛剛經(jīng)歷長期戰(zhàn)爭的青年人在踏入新社會之初,既對新中國充滿了憧憬,又對新生活充滿了熱情。青年人的熱情不僅寄托著對自身生活境遇改善的期待,也包含了一些對自身社會地位提升的希望。而當現(xiàn)實與理想發(fā)生沖突時,這種熱情就可能會轉(zhuǎn)化為不滿與憤懣,極大地影響青年人建設國家的工作。《和一個做收發(fā)工作同志的談話》中就提到,一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被分配做文件收發(fā)工作,他認為自己是大材小用,不甘心做平凡細小的工作[15]。為此,《中國青年》著文指出“有許多青年對人生的看法已經(jīng)從過去那種地主、資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的看法轉(zhuǎn)變?yōu)楣伯a(chǎn)黨員青年團員的看法,而有許多人看法還沒有轉(zhuǎn)變,或者轉(zhuǎn)變得很少。這種不一樣,這種轉(zhuǎn)變,就成為今天青年中所存在的問題”[16]7。“青年們的真正遠大的前途,就是要在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中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是要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就自己的工作崗位作出一定的成就”[16]8。表面上看,討論是圍繞著個人理想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展開的,而實際上《中國青年》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部分青年的個人主義觀念與集體主義思想之間的矛盾。而這種矛盾不僅無助于社會主義建設,而且反過來對青年自身的利益也是有害的。因為青年的個人成就離不開集體的支持,而集體的發(fā)展則有助于每個個體不斷進步。

      在厘清了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關系之后,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共產(chǎn)黨也在不斷引導青年投身經(jīng)濟建設,鼓勵青年將個人所學與社會所需相結合,“號召廣大青年學習科學技術并應用到工農(nóng)業(yè)各部門去”[17]。李瑞環(huán)在《和青年朋友談談四化和學習》一文中就提出“青年要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學習掌握真本事,對待學習一要刻苦,二要學會利用時間,三要在實踐中學習”[18]。在這一時期的文章中,《中國青年》不僅延續(xù)了之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國內(nèi)外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的觀點事跡撰文介紹,同時還通過不同欄目設置,用科學家的偉大成就“號召青年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優(yōu)良品質(zhì)”。[19]但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青年人對學習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知識卻存有一定的疑慮,提出了“陳景潤同志算不算又紅又專”“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學習陳景潤”“學習陳景潤會不會降低了紅的標準”等一系列問題[20]。這不僅是個別青年的疑問,而且是全社會青年所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辨析學習專業(yè)知識與學習政治理論之間的關系,就不能打消青年的疑慮,進而影響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整體進程。鑒于此,通過摘編讀者的來信來稿,《中國青年》對紅專問題進行了重點解讀,分別闡釋了紅專含義,并且分析了紅與專的關系:“紅是指愛社會主義祖國,自覺自愿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nóng)兵服務,初步建立起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專就是掌握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本領,紅與專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紅要體現(xiàn)在專上?!盵21]

      改革開放后,隨著青年人接受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開放和多元,國外各種思潮開始大量涌入。在物質(zhì)生活愈加富足的同時,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卻陷入一片迷茫之中——“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就是這一階段最能引發(fā)青年共鳴的核心問題。從1982年第5期到第12期,在7個多月時間里,《中國青年》編輯部共收到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討論的來信來稿近14萬件,共編發(fā)111位讀者的來稿來信約17.8萬字[22]。這次討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青年群體的廣泛關注,大家從各自的經(jīng)歷和感受出發(fā),競相闡述自己對于“人生意義”的見解。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喬木同志作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同時也是《中國青年》在抗戰(zhàn)時期的主要編者之一,對這一討論給予了高度重視。他仔細閱讀了1980年第5期、第6期《中國青年》后,親自到雜志編輯部了解討論的最新情況,并要求編輯部要耐心地熱情地答復潘曉和其他許多青年的問題,避免干巴巴地講道理,要學會講他們愿意聽和聽得進的道理[23]。最終,在《獻給人生意義的思考者》一文中,作者首先肯定了廣大青年對人生意義的積極探索,其次號召青年在討論結束后繼續(xù)探索人生的意義。對待“人生價值”時,社會和集體要重視“人的價值”,個人要提高“人生價值”;“為公”與“為私”在一定條件下是統(tǒng)一的,而在一定條件下又是矛盾的對立的;人生之路是奮斗出來的,號召青年在振興祖國的奮斗中建立革命的人生觀,開拓人生之路[24]。這也為討論最終畫上了句號。

      正如作者所言,討論雖然已經(jīng)告一段落,但是圍繞著“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等形而上問題的探索還遠沒有結束。實際上,進入到新世紀后,面對多種思潮的沖擊,在“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等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下,青年人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中需要不斷調(diào)整自身定位,明確自身價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需求變得比以往更加迫切。這就要求中國共產(chǎn)黨要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視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作為長期以來黨對青年教育和宣傳的窗口,《中國青年》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這一歷史使命。

      《中國青年》在2017年第2期中發(fā)表了《金錢無法給我們帶來意義》《金錢只是一件華麗的外衣》《鼓勵“安貧”是壞習慣》《你要你的美好,我要我的金錢》等多篇文章,從多個角度闡發(fā)了其對青年應如何看待“金錢”以及青年應該具有怎樣的消費觀等熱點內(nèi)容的思考?!叭藗冃枰X、需要賺錢,這是基于人性的選擇,只要不傷害他人,就沒有錯。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對金錢的追求,其實也只是我們?nèi)诵灾械幕拘枨笾唬恐皇怯捎谫Y本的蠱惑和消費時代的來臨,它才成了我們生活中幾乎唯一重要的東西”[25]。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了當下“消費主義”思想的根源,解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個體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勸誡青年“明白金錢只是幫助自己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工具,僅此而已”?!吨袊嗄辍芬蝗缂韧刂睋魰r下青年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不僅包含著對問題本身的解構,同時也明確給出了問題的答案。這既是《中國青年》自身長久以來經(jīng)驗積累的體現(xiàn),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充分運用理論武器,關心青年、服務青年的最好表達。

      四、結語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還遠沒有結束,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中國各項事業(yè)的領導者依然需要不斷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教育,引導青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回顧《中國青年》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章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其始終堅持抓主要矛盾,教育青年、引導青年緊密圍繞在中國共產(chǎn)黨周圍。在國民革命時期,黨的主要任務是內(nèi)除軍閥外抗列強,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此,《中國青年》一方面批判軍閥統(tǒng)治下腐朽墮落的官僚政府,另一方面鼓勵青年在兼顧自身的同時“出一份力”“發(fā)一分光”,為中國的救亡圖存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的主要任務是領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抵御外族入侵。《中國青年》的著力點就變成了團結廣大青年一致對外,激發(fā)青年人的抗戰(zhàn)熱情,堅定青年人的抗戰(zhàn)信念。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加快社會主義建設。因此,《中國青年》也隨之開始不斷強調(diào)青年人學習知識技能投身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抵御各種不良思潮的侵襲。可以說《中國青年》本身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思想教育的具體表現(xiàn)。

      回顧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思想教育歷程,不僅是為著深入研究和發(fā)掘這段歷史的價值,更是希望為當下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青年群體的蓬勃力量對革命的成功、戰(zhàn)爭的勝利都曾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而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始終吸引青年人的主要原因自然離不開其先進的理論輸出與正確的道路指引。這些從來都不是、也不可能是通過空洞的“說教”來實現(xiàn)的。當下,全國各地都在廣泛開展針對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6]。在這一過程中,一些黨員教師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對于教育內(nèi)容“不愛聽”“聽不進”,抱怨現(xiàn)在的青年人“不服管”[27]。通過研究《中國青年》可以發(fā)現(xiàn),青年人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是平等交流,“不愛聽”“聽不進”的背后,實際上是一種質(zhì)疑的精神和批判的態(tài)度。而這些也并非當代青年所獨有。事實上,正是靠著這股“銳氣”,一代又一代青年方能經(jīng)受住“血與火的考驗”,助力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困境,走向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從《中國青年》文章內(nèi)容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共產(chǎn)黨自其成立以來時刻關心著、關注著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就業(yè)問題到婚戀問題,從“成長的煩惱”到“金錢的誘惑”,黨不僅需要考慮自己“說什么”,更要考慮青年“要什么”。如此,才能實現(xiàn)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正是這些樸實無華的語句,在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后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并最終將每一代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凝心聚力,共同為中國的各項事業(yè)匯巧思、謀發(fā)展。

      猜你喜歡
      中國青年青年人革命
      讓更多青年人與博物館實現(xiàn)“雙向奔赴”
      華人時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6
      平凡中的偉大 青年人的楷模
      青春(2022年8期)2022-08-03 12:01:52
      掉發(fā)變胖失眠,現(xiàn)代青年人早衰現(xiàn)狀
      意林(2019年9期)2019-06-02 16:59:40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從五四運動理性思考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
      當代中國青年婚姻觀的異化
      祖國(2017年15期)2017-09-11 09:25:06
      韋君宜在《中國青年》時期的期刊編輯思想研究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胡耀邦和《中國青年》
      同舟共進(2015年11期)2015-11-07 17:48:39
      额尔古纳市| 雅安市| 聊城市| 道孚县| 闻喜县| 图木舒克市| 儋州市| 花莲县| 凤山县| 浦东新区| 云林县| 神农架林区| 陵水| 项城市| 阳山县| 阿拉善左旗| 大足县| 金山区| 历史| 武功县| 巫山县| 无为县| 天台县| 岳普湖县| 乐平市| 凤庆县| 辰溪县| 白朗县| 福海县| 玛多县| 巴林左旗| 西平县| 五家渠市| 时尚| 平邑县| 邯郸县| 昭觉县| 印江| 嘉善县| 久治县|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