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剛
在小學階段,跨學科的項目式學習的核心是因材施教,開拓、發(fā)掘和組織多學科融合共通的教學方式,課堂以實踐為主,家庭協(xié)助為輔,讓學生自己主導學習內容與進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思考、應變、解決、總結能力的提升,讓他們更高效地掌握學科知識,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強調在真實情境中以做項目的形式開展學習。小學生天性好奇,喜好活動,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強烈渴望動手操作,這都是開展項目學習的良好前提。同時,既然是真實情境,就需要教師充分調動現(xiàn)實因素來設計和實施,這其中就需要重視家長層面的介入和支持。
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有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一,提出實踐課題;第二,規(guī)劃課題解決的方案;第三,根據(jù)方案進行實踐;第四,結合實踐結果和數(shù)據(jù)對整個過程進行評價、總結和反思。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在必要時進行操作手段的提醒與校正,同時監(jiān)督和觀察整個環(huán)節(jié),做好對實踐活動以及學生個人表現(xiàn)的跟蹤報告。在家庭層面,家長也可以為跨學科項目學習提供有利的支持,比如在啟迪興趣、提供資源支持以及推動學習過程評價方面進行多種方式的參與,從而更好地為小學生開展項目學習提供幫助。總體來看,限于小學生的心智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跨學科項目學習不僅要求進行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而且可以更多地從家校合作層面來進行設計開發(fā),因此,在設置課題時內容應該是廣泛的、具有多學科知識的。下面,以筆者學校設計的課題實例來具體介紹整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過程。
設置合理的可操作的具有多學科知識融合的課題——“月季花種植實踐活動”。首先,確定“月季花種植”的任務目標,即通過學生自主操作完成種植,并使其成活。設置目標的原因是讓學生明確實踐應達成的結果,明確方向,激發(fā)學習興趣。
制作完成實踐活動的具體操作方案。①通過查資料、請教家長或教師的方法明確月季花的生長條件,做好種植步驟的總結,準備好必要的花盆、水、土、肥料等。②由家長帶領孩子前往花卉市場完成花苗的選買。③在實踐課堂上,學生進行種植操作,家長可以作為輔導員與老師共同參與種植的整個過程。④根據(jù)實踐操作過程與結果,讓學生進行獨立總結,并將所學到的各學科知識進行歸納。在此過程中,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結合理論知識,用理論知識作為實踐的依據(jù),促進對知識的學習,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完成知識的內化??梢哉f,月季花種植實踐活動跨越了數(shù)學、科學、語文和美術四大學科。
在數(shù)學上的實踐主要分布在學生采購花苗階段,在購買花苗時,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貨比三家,根據(jù)價格、花苗大小、花苗的顏色等做出最終的購買決定。在此過程中,家長為學生提供了親子化指導,學生從家長身上獲取了難以在學校直接習得的生活經驗。在真實的采購過程中,豐富了學習體驗,增強了溝通交流、搜集處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能更好地將數(shù)學中的比較法運用在現(xiàn)實情境中,價格的比較可以增強學生的數(shù)字運算能力,整體比較可以增強學生思維活躍度,讓抽象的數(shù)學運用在生活實踐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與科學學科的融合主要體現(xiàn)在種植過程中。種植課由科學教師講授指導,有相關經驗的家長也可參與其中,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專業(yè)的種植知識,潛在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雙師課堂”模式。例如,選擇底部具有漏水孔的花盆是為了讓花的根部得到呼吸,避免爛根;種植土壤為營養(yǎng)豐富的沙質土壤;月季花喜歡光照,但幼苗不可暴曬;少量澆水讓土壤保持濕潤,月季花還可通過扦插法種植……學生一邊操作,一邊對原理進行學習,特別是對自己種植出來的花更有感情,在后續(xù)生活中也會做好觀察與養(yǎng)護工作。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了解了鮮花種植的一些步驟,增加了對科學課的興趣,也對教師和家長產生了“向師性”心理,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也更樂于向教師及家長請教其他問題,探究意識進一步提升。
月季花的種植活動與語文學科之間的融合,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實踐引導寫作、豐富情感表達兩個方面。例如,種植結束之后,語文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寫一篇關于月季花種植過程的說明文,通過對學生的提問,讓學生回憶每一步的操作過程,樹立正確的邏輯順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營造鮮花盛開后浪漫、高潔、生機勃勃的氛圍,引導學生的感情觸發(f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種花的真實感悟,寫一篇抒情作文,這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將情感表達更自然地運用到寫作中。
月季花的種植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提升審美能力和為繪畫提供素材兩個方面。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樹立離不開正確的審美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自然、敬畏生命。美術課上,教師讓學生進行關于月季花的繪畫,因為每個學生觀察角度的不同以及各自所觀察花朵顏色的不同,會讓學生形成富有個性的畫作,這種差異性又為審美鑒賞提供了新的教學資源,學生之間可以評價欣賞,增進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自信。繪畫完成后,再將語文課上提煉的抒情感悟寫在下面,就可以在課后將此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家長。這不僅是對整個階段項目活動的回顧小結,也進一步引導學生感知了學習和收獲的樂趣。
總之,在家校協(xié)同下開展項目學習,不僅豐富了項目學習的內涵,還創(chuàng)新了學習形式,形成了新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搭建了新的平臺,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