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特殊教育實驗學校 汪超玥
培智教育采用以兒童為主體、育人為本的理念。在培智學校學前班中進行班集體管理團隊建設,對智力障礙學生的生活、情感和行為發(fā)展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管理團隊,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班級環(huán)境、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以及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
目前,培智學校學前階段大多采用個別化教學,鑒于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性,對他們進行個別化教學,教師必須講究策略,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樣形式、采取不同方法,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施教。班集體管理團隊的建設必須和個別化教學計劃相結(jié)合,班級管理是個別化教學的體現(xiàn)方式,同時個別化教學也是班級管理的指導理念,兩者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因此,在培智學校學前班級中實行班集體管理團隊建設,需要結(jié)合培智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班級特點。本文以湖州市特殊教育實驗學校朵朵班為例,進行了班級管理團隊建設的實踐研究。
培智學校學前班學生存在年紀較小、剛?cè)雽W不熟悉環(huán)境等問題,他們會對新的班集體產(chǎn)生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教師首先需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通過家訪、談話、觀察互動等方式,了解每一名智力障礙學生的障礙類別及程度、個人喜好與強化物、性格特點以及家庭環(huán)境等,在了解學生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和學生相處,以求盡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取得學生的信任。
通過入學初步了解,班級中有學生10人,其中唐氏綜合征學生3名(2男1女)、腦癱學生1名(男,能獨立行走和靜坐,生活事務需要協(xié)助,會獨自離開隊伍)、自閉癥學生3名(均為男生,其中一人情緒行為問題較嚴重)和智力障礙學生3名。
結(jié)合每位學生的特點,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崗位,扮演班級管理團隊中的不同角色。如自閉癥學生張×,認知能力和動作發(fā)展較好,平時較為多動,但非常喜歡幫助教師做事,到校較早,適合擔任班級中的勞動委員一職,課間和午休時間承擔掃地、桌面清潔等工作,每天早晨到校將教室的垃圾倒掉,放學后將桌椅排整齊。智力障礙學生朱××,情緒容易失控,喜歡開門關門、撥弄開關,對于物品的歸屬特別敏感,看到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拿走會立刻察覺,發(fā)現(xiàn)同學的物品掉落也會馬上物歸原主,特別像班級中的“大管家”。他在班級管理中的任務是協(xié)助其他同學管理好屬于個人的物品,每天上學放學時負責電燈、電扇和空調(diào)的開關等。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發(fā)揮各自的長處,才能把班級管理得更好。
相對于普通學生,智力障礙學生需要更多的獎勵和認可才能調(diào)動積極性,獎勵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口頭獎勵、物質(zhì)獎勵、代幣獎勵、肢體互動等。學前班的智力障礙學生受到認知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因此更適合采用實物獎勵等較為直觀的獎勵形式??紤]到這些因素,在班級管理中實行“行為—圖片—實物”的獎勵機制,學生完成某一目標行為即可得到圖片獎勵(圖片上印有學生喜愛的零食如薯片、奶茶、巧克力等),圖片獎勵貼在該生照片的后面用于計數(shù),5張相同的圖片可以兌換一樣實物(如5張薯片的圖片可兌換一包薯片)。學生為了得到自己喜愛的食品,積極表現(xiàn),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也從中體驗到了集體生活的樂趣。同時,教室后面的主題墻上會貼出每周評比出來的“班級之星”的照片,教師結(jié)合學習、勞動和紀律等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并考慮學生的原有程度,有彈性地進行評比,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上榜的機會,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班級管理團隊建設過程中,采用結(jié)對子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互幫互助,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在長時間的教學觀察中發(fā)現(xiàn),唐氏綜合征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加喜好模仿,大多性格開朗,多數(shù)情況下乖巧懂事,喜歡聽夸贊的語言,喜歡表現(xiàn)自己,因此唐氏綜合征的學生更能勝任班級管理中“小老師”的角色。針對這一現(xiàn)象,讓班級中的唐氏綜合征學生姚××和腦癱學生黃××結(jié)成對子,姚帶領行動不便的黃排隊、出操等,午餐后幫助黃擦嘴和整理桌面,課間和黃一起玩耍,既解決了黃經(jīng)常離開隊伍、走出教室的問題,又鍛煉了姚的管理能力,使其有了初步的責任意識,也使其體會到作為管理者的成就感。
另一個結(jié)對子的案例是班級中的自閉癥學生王××和施××。王有比較嚴重的行為問題,經(jīng)常對著教室垃圾桶和臉盆小便,有時還會在學?;▔行”?,擅自離開座位去廁所玩水,把衣服弄濕,而施××和王××關系較好。綜合上述現(xiàn)象,讓兩位學生結(jié)成對子,每到課間,施帶領王到廁所如廁,洗完手后一同回到教室。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王隨地小便的情況有所減少,在廁所玩水的次數(shù)也顯著減少。
智力障礙學生的種種障礙,使其在成長中需要家長和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給予更多的關注,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通過家校合作,家長可以得到來自學校、教師的支持,緩解家長心理壓力,習得教育、訓練智力障礙學生的科學方法,教師則得到來自家長的支持,了解智力障礙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家長的教育反饋,更好地制訂、調(diào)整教學計劃。因此,穩(wěn)定長遠、不斷發(fā)展的培智學校家校合作是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共贏的實踐活動。家校合作促進班級管理團隊的建設,主要通過建立家校微信群、制定家長反饋表和定期家訪三方面來進行。
1.建立家校微信群
微信作為時下流行的社交軟件,具有使用方便、能及時傳達信息等優(yōu)點。建立班級微信群,群成員包括學生家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教師通過照片、視頻、文字、通知等方式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通過微信群實現(xiàn)家校交流、家長之間的交流及互動。通過微信群中的交流,教師能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促進班級管理團隊的建設。
2.制定家長反饋表
選取有代表性的個案,每周制定一張家長反饋表。家長反饋表的內(nèi)容包括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每日在校學習內(nèi)容掌握情況、課外閱讀情況以及親子游戲記錄,家長通過表格的形式把學生在家表現(xiàn)反饋給教師。
3.定期家訪
主要通過實地家訪和電話家訪的形式,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定期家訪。家訪內(nèi)容包括了解學生生活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收集家長反饋的信息以及問題交流等。
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朵朵班的班級管理有了顯著成效。生活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完成在校的生活自理,獨立吃飯、獨立如廁、自行穿脫外套等。在學習方面,學生積極性非常高,課堂常規(guī)有了明顯進步,從剛?cè)雽W時在課堂上“四處游走”變成如今“認真聽講”。在衛(wèi)生方面,大家各司其職,把教室打掃得干凈整潔,自己的課桌椅也收拾得井井有條。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有了集體榮譽感,在學校組織的特奧會上,大家齊心協(xié)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六一文藝匯演中,全班同學齊心協(xié)力,完成了故事劇的演出。
在班級管理團隊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受到認知水平的限制,對獎勵機制的理解需要一遍遍地重復和實物講解,部分自閉癥學生在情緒行為上存在無法預知的情況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將班級管理、獎勵機制的理解與課堂教學相結(jié)合,如5張薯片的圖片可以換一包薯片,認知課上就可以將這個內(nèi)容作為“認識數(shù)字5”“5的點數(shù)”教學內(nèi)容的延伸。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有彈性地制定教學目標,如A組學生程度較好,適當增加圖片的數(shù)量才能兌換實物;C組學生程度受限,2張圖片即可兌換一樣實物。
面對這一群特殊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包容和接納,包容他們的錯誤,耐心指正;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告訴他們“你真棒”。只要有心,他們一定會回饋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