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漳墩民族中學 藍興生
問題探究式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問題探究式教學可以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條件,幫助學生形成一種自主探究知識思想,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習能力。探究式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通過“研究”“合作”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
問題探究式教學可以把教學當中的內容轉變成值得探究的問題,把學生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探究,還可以把教學內容設置成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可以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究,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深度挖掘課本中的教學資源,以此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自主探究模式可以滿足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需求,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探究意識和主動學習意識,在觀察當中去探究,在解決問題中去探究,在實踐活動去探究。
在運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時,首先需要對探究內容進行合理選擇。初中政治教學當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比如說政治時事可能超過了學生的認知范圍,所以并不適用于問題探究式教學。因此,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時,首先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擴展教學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比如,人教版初中政治“和朋友在一起”一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會和朋友的相處模式,了解友誼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的幫助。在課堂上,學生可以一起討論自己和朋友的相處模式,通過交朋友的經(jīng)歷思考自己在哪些地方有了進步和改變。交朋友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個話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置問題之前,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盡量設置和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
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注意五個特性,分別是目的性、啟發(fā)性、針對性、精要性和趣味性。目的性,指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具有一定的目標。在設定目標之前,教師需要明確問題設計的主要目的,才能使問題具有一定的目的,才能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穿針引線,提高教學效率。啟發(fā)性,指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盡量避免出現(xiàn)“對不對”“是不是”這樣的簡單性問題,因為這種問題并不能有效擴展學生的思維。針對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生活,對于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設計。精要性,是指在設計問題時盡量精簡,要圍繞教材進行設計,并且所設置的問題也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趣味性,是指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所設計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感興趣,同時有效的問題還能使學生更快投入課堂教學中。比如,人教版初中政治“我和我們”一課,在本節(jié)課當中學生需要了解什么是集體,知道自己也是集體中的一分子,在日常學習中需要維護集體利益。在上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1)個人的利益重要還是集體的利益重要?(2)如果你的個人利益觸碰到了集體利益怎么辦?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當中會遇到的,所以學生可以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探索和學習。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政治探究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需要對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進行探究,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實踐。教師想要發(fā)揮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僅可以利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還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合理設置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好的問題設置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對問題進行分層,分層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政治“探問生命”一課,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理解生命的意義,珍惜自己的生命,難點在于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其中,第一課時是“生命可以永恒嗎?”,在這個課時當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小問題:“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那么是不是吃了唐僧肉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呢?”這個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再為學生提供一段關于螞蟻在下雨天搬家的視頻,有的螞蟻在頭上舉著食物,有的舉著螞蟻卵。學生通過對這段視頻的探索和研究,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螞蟻熱愛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態(tài)度。
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需要如何思考、如何教學,教師只注重教學結果,并沒有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傊诮虒W當中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多的探究機會,為學生探究提供更多的設計要素,教師需要把研究性教學理念融入政治教學當中,并選擇合適的探究題目。比如,人教版初中政治“法律伴我們成長”一課,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需要通過案例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違法行為,什么是犯罪行為,知道違法和犯罪行為對社會發(fā)展的危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探究,在探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案例,案例需要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案例的探究。比如,教師列舉幾個例子:在上學的路上,有社會青年向學生要保護費;在上學的路上,社會青年拿著刀威脅學生交保護費。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哪里?哪個是違法行為,哪個是犯罪行為?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法律、法規(guī)保護自己的權益?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只要進行導課、補充、評價即可,盡量把時間留給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改變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的探究結果具有很大的影響,科學的評價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問題探究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探究型教學評價教師不能只注重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需要重視探究過程,注重學生在探究過程當中的表現(xiàn),以及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探究評價階段,教師可以把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記錄下來,作為鼓勵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依據(jù)。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很多政治教師并不習慣運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主要是因為這種方法需要準備很多教學素材,并且如果教學時間和進度比較緊張,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多媒體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探究情境,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投入探究過程中。比如,人教版初中政治“公民的基本權利”一課,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需要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很多,比如選舉權、監(jiān)督權、政治自由等權利,但是學生很少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并不了解。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權利的概念,在課下可以選擇幾個案例讓學生在平臺中進行討論,而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
問題探究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教學課堂上運用問題探究教學可以幫助教師調動課堂教學氣氛。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比如,人教版初中政治“合理利用網(wǎng)絡”一課,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網(wǎng)絡,以及認識互聯(lián)網(wǎng)對學生的正負面影響。教師可以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圖片,讓學生對圖片進行討論,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網(wǎng)絡的雙面性。
綜上所述,問題探究式教學并不是初中政治教學的唯一方法,但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jīng)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探究式教學可以改變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