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森 王丹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旅游業(yè)發(fā)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中國參觀游覽,旅游文本的英譯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需要準確忠實地傳達原文的含義,也要讓外國友人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宣揚本國文化的同時,也要讓目標語讀者容易接納。本文以廣東東莞可園園內的人物簡介雙語翻譯為例,深入探討功能目的論視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譯問題,有利于嶺南文化“走出去”,也可以為類似文本的翻譯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鑒。
關鍵詞:旅游文本;功能目的論;翻譯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20
1?研究背景
旅游,對于國民來說已不再是奢侈且新鮮的事。中國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在外國友人的眼中,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度。近年來,旅游行業(yè)發(fā)展蒸蒸日上。因此,對于旅游業(yè)而言,把中國景點的特色和文化宣傳和推廣出去是重中之重,而且,旅游手冊這類旅游文本翻譯得是否準確詳盡,對游客出行的影響很大。由于國內旅游文本的翻譯標準和原則不一,不夠規(guī)范統(tǒng)一,導致錯譯,漏譯的情況屢有發(fā)生。所以,研究此類文本的英譯是非常有必要的。
2?研究目的
結合旅游文本的文本,詞匯及句法特征,本文選取功能目的論為指導理論。目的論認為,翻譯目的決定翻譯行為。本文基于旅游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分析,指出旅游文本英譯的目的是使目的語讀者了解景點的相關信息,體會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與歷史,本文以東莞可園的人物簡介雙語翻譯素材為例,在功能目的論的指導下,提出了一系列翻譯方法,為旅游文本的翻譯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3?研究對象——旅游文本
就內容層面來看,旅游文本是一種綜合性文本,其內容包羅萬象,旅游文本的重點是給游客傳遞信息,并誘導游客行動。其目的是為了讓游客了解景點信息,關注有效信息,方便游客閱覽,相當于一個平面導游。
就語言風格來看,漢語旅游文本注重用典故和古詩詞來點綴行文,追求一種詩情畫意之美。就文化差異來看,旅游文體反映的是景物,也是各種民族和文化歷史的沉淀。在英譯中就應樹立化解和通融文化差異的意識,把文化交流和溝通作為重要的翻譯手段或策略。
4?理論依據——功能目的論
功能目的論是以目的為主導的翻譯標準多元化的理論體系,它的核心是德國功能派學者費米爾和諾德等提出來的“目的論”(skopos theory)。
功能派翻譯理論的貢獻之一是提出了目的,連貫以及忠實性法則。這三個法則相輔相成,“目的性法則是指翻譯行為取決于翻譯目的,結果決定方法;連貫性法則是指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的標準,忠實性法則指譯文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文?!保o俊超,2014:42)
在翻譯實踐中,我們應該結合旅游文本的特征,從我們翻譯的目的出發(fā),考慮要用到的翻譯方法和技巧,為旅游英語翻譯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指導作用。
5?功能目的論視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譯技巧
5.1?目的性法則指導下的翻譯技巧
語序調整翻譯法,指的是按照源語的語序不能完整或恰當地表達出應有的含義,我們要根據目的語讀者的思維和習慣重新編排組句。其中語序包括詞序和句序。
例1:
原文:李覺斯斷然拒絕了,他望著墻上的墨竹圖感慨道:“竹有節(jié),人豈可無節(jié)。為了個人的前途,不顧國家的安危,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視天下百姓的疾苦于不顧,實為大不忠?!?/p>
譯文:Li Juesi flatly refused and sighed after taking a look at the ink bamboos on the wall: “Bamboos have joints, which are just like the integrity of a man; its disloyal to take the cost of the security of the country for a personal prospect and despite hardships of the masses for personal interests.”
分析:譯文采用了調整語序的翻譯技巧,把原文句末的“實為大不忠”放在了譯文的句首“Its disloyal to take the cost of the…”。經過調整語序,譯文把整句話的重點放在了句首,把“不忠”的表現(xiàn)“為了個人的前途,不顧國家的安危,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視天下百姓的疾苦于不顧”放在句末,更加符合英文開門見山的行文特點,譯文的邏輯順序和表達方式更加符合譯文讀者的表達習慣,更容易被讀者接受和理解。
補釋法,即對原文中一些帶有原語文化色彩和歷史背景的重要信息,添加解釋性翻譯,解釋并補充說明原文的關鍵信息,有利于目的語讀者或聽眾對原語文化的了解,最終達到順利交流的目的。
例2:
原文:此事過后,李覺斯積極向皇帝進言,提出了“中興之治”的幾項措施——恤民窮,廣聽納,破情面,嚴于道。
譯文:Soon after, Li Juesi actively provided advice to the Emperor and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for Governance of Resurgence, thats, deeply sympathizing with peoples poor livelihood, widely listening to and accepting ideas, not practicing favoritism, and strictly following rules and principles.
分析:原文出現(xiàn)了“恤民窮,廣聽納,破情面,嚴于道”這一系列的文言文,極具中國特色和文化色彩,需要對歷史背景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讀懂,而外國友人乍一看會不知所云,起不到宣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也無法讓嶺南文化“走出云”,所以我們在英譯過程中只能通過補釋的方法來解釋說明這句話真正想要表達的含義,譯為“deeply sympathizing with peoples poor livelihood, widely listening to and accepting ideas, not practicing favoritism, and strictly following rules and principles”,通過補充解釋,把苦澀難懂的原文解釋得通俗易懂,游客不但容易理解和接受,還會對傳說故事產生興趣,加深景點印象。
例3:
原文:一次魏忠賢過60大壽,一位同僚勸李覺斯準備一份禮物獻給魏忠賢,然后投依到魏忠賢門下,此后便可升官發(fā)財,前途無量。
譯文: When Wei Zhongxian(the powerful eunuch) held a banquet for his 60th birthday, one fellow official suggested Li Juesi to prepare a generous gift for Wei Zhongxian and then go and seek refuge with him, which would make Li win promotion and get rich with a great future.
分析:原文中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宦官“魏忠賢”,我們都知道魏忠賢在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而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會一頭霧水,不清楚原文想要表達的含義,因此我們在翻譯時,補釋了魏忠賢的身份“the powerful eunuch”,讓游客明白這個人物的地位,也便于游客理解整個故事的邏輯線索。
5.2?連貫性法則指導下的翻譯技巧
合譯法,是指把原文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合譯成一個詞,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句合譯為一個句子,或將一個復合句在譯文中用一個單句來表達。英漢兩種語言在句法結構上存在很大差異。英語重“形合”,中文重“意合”,因此在中譯英時,多采用合譯的翻譯技巧。
例4:
原文:李覺斯不僅幼時聰慧穎敏,勤奮好學,而且誠實守信。
譯文:Smart, sensitive, diligent and studious in his childhood, Li Juesi was also honest and trustworthy.
分析:由于中英句子結構的差異,中文多零散的短句,常常有短語的堆砌,而英文多邏輯嚴謹的長句,中心句明顯突出,讓人一目了然,同時秉著連貫性法則,此譯文利用合譯法,將原文的兩個分句“幼時聰慧穎敏,勤奮好學”合成了一句話“Smart, sensitive, diligent and studious in his childhood”,放在了句首,將整個句子變成了主從句的形式,整個句子行文如流水,一氣呵成,使得上下銜接更加連貫和通順,目標語讀者也更易接受和理解。
5.3?忠實性法則指導下的翻譯技巧
褒貶譯法,說的是在翻譯過程中,要忠實于源語的感情色彩,原文是褒義詞就要譯成褒義詞,同理,原文是中性或貶義,譯文也要相應地譯出中性和貶義詞。對于東西方文化差異而存在不同理解的詞語,譯者不應簡單地將其譯成原語在譯語中的一般對應詞,而應譯成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原文感情色彩、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6?總結
因為旅游文本(特別是營銷、推廣性質的翻譯)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經常也會出現(xiàn)許多小典故,尤其是文人墨客的故居,記載了他們的生平。這種文本就需要我們以功能目的論為指導理論,根據譯文的目的和譯入語文化標準來進行翻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從譯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根據譯文的預期目的來決定自己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陳白璧.旅游文本的翻譯[J].閩江學院學報,2009,(3).
[2]陳剛.旅游翻譯與涉外導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0.
[3]高飛雁,王蓮鳳.旅游文本翻譯策略與實例解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6).
[4]紀俊超.旅游英語翻譯實務[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4.
[5]李琳琳.目的論視域下旅游文本英譯報告[D].燕山:燕山大學,2018.
[6]涂嘉欣.以目的論為指導的旅游文本英譯實踐報告[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7]王琴.功能目的論指導下的旅游文本翻譯[J].海外英語,2019.
[8]向曉.旅游英漢語言認知語用對比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7.
[9]許嵐.目的論視角下的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譯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8).
[10]張寧.旅游資料翻譯中的文化思考[J].海南省行政學院,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