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路研究*

      2021-12-07 11:54:13鞠龍克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任課教師育人政治

      鞠龍克,羅 敏

      (1.重慶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0054;2.重慶大學 研究生院,重慶 400044)

      為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fā)展研究,也為中華民族的前行與復興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有效解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符合“八個相統(tǒng)一”的要求,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開展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路研究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一、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面對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設的全新技術支撐和新理念,我們必須大膽嘗試探索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從根本上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產生的難題與困惑,達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預期目標。

      (一)大數據自身優(yōu)勢為深度融入奠定基礎

      大數據作為高科技時代的產物,好比蘊藏豐富能量的煤礦,關鍵不在于“大”,而在于“有用”,因其能贏得競爭才被不斷地持續(xù)挖掘。為此,我們需要深入挖掘大數據的豐富資源,順應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趨勢,適應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發(fā)展創(chuàng)設的全新環(huán)境。大數據雖然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數據信息,但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增強甄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選取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的信息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開展提供資源支撐。這不僅益于教師利用大數據強化黨的教育方針,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拉進師生間的距離,還益于大學生對其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增強甄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實現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在學習”,以克服“數字學習”的缺陷或限制,更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

      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數據收集、分析、存儲等處理方式的變化,關鍵是還帶來思維的巨大變革。如黑格爾所說:“只有思維才配稱為哲學的儀器或工具?!盵2]一是大數據改變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傳統(tǒng)方式,實現由“人—人”到“人—新媒體—人”的轉變,促使大學生以嶄新的視角開展對事物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而傳統(tǒng)抽樣調查往往忽略某些對抽樣調查結果影響較小的自變量,殊不知它也可能會對事物的變化發(fā)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二是大數據將大學生所處生活環(huán)境、學習方式等產生的全部數據都進行收集,運用系統(tǒng)思維加以深入剖析,從中能找出引發(fā)事件發(fā)生變化的全部要素。而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大學生個體作為參照標準,往往忽視了他們所處的宏觀、中觀、微觀環(huán)境,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設目標難以完全達成。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信息預測大學生的思維動向和行為趨勢,發(fā)現存在困惑和疑難之處,據此重新設計教育環(huán)節(jié),為大學生制定富有個性化、精細化的高效學習方式,保證所列舉的案例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以幽默風趣、圖文并茂的方式宣傳主流意識形態(tài),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共鳴,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大數據科學預測功能增強深度融入的實效性

      大數據的核心功能之一便是能夠進行科學預測。它不僅能把控事物過去的發(fā)展軌跡,還能發(fā)現其中內含的規(guī)律,以此科學預測事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實現由“已知事實”預測“未知變化”的功能,著力為將要發(fā)生的事情提早制定應對之策。雖然大學生深受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教育經歷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會產生迥異的性格,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也會千差萬別,但他們對大數據科學預測功能的認知存在共性。

      大數據的科學預測性具有了傳統(tǒng)抽樣調查所不具有的優(yōu)勢。傳統(tǒng)抽樣調查借助于具有代表性的抽樣數據來分析整體的情況,使事物真相與抽樣調查數據間極易產生或大或小的誤差,導致樣本數據不能充分反映事物整體的全貌。而大數據是在被調查大學生不知情的情境下完成信息的收集,避免了他們刻意隱匿某些特定信息狀況的發(fā)生,更能保證大數據獲取海量數據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可靠性,進而科學預測大學生發(fā)生思想問題的癥結所在以及思維走向。一是大數據信息不僅能分析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還能探尋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內因,為更有效地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充分的準備。二是大數據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具有長期性,極易發(fā)現大學生行為及其預兆間的因果關系,增加大數據科學預測他們發(fā)生思想狀況的概率。教師也可以提前著手建立預測、跟蹤、評估和調節(jié)機制,及時進行有效溝通、預防和糾正,做到有的放矢地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服好務。

      (三)深度融入能增強“課程思政”的協同效應

      為了強化新時代教育育人的價值訴求,高校必須結合大數據時代潮流加強對大學生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發(fā)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即育人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及其教師的使命與責任,還要大力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深入挖掘所有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并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讓所有課程及其教師都參與到育人的環(huán)節(jié)當中來,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與其他專業(yè)課具有不同的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各自不僅都要守好自己的專業(yè)前沿理論陣地,還都要以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國家需求為己任、報效祖國為榮耀的有為青年為目標。這需要專業(yè)課教師充分利用大數據實現專業(yè)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密切關聯,將專業(yè)課所關注的專業(yè)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機結合,形成以大學生為中心、專業(yè)課程教學與育人并行的教育機制,構建全課程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路徑、運行保障機制和評價體系,以增強“課程思政”的吸引力和粘合度,激發(fā)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興趣,并引發(fā)他們的深入思考。這不僅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鹽”融合到專業(yè)課的“湯”中,讓“湯”變得更加美味可口,同時讓“課程思政”的育人如雨露般浸潤他們的心田,將“課程思政”育人的協同效應發(fā)揮到極致,增強大學生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感。

      二、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

      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大數據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帶來的動因,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主客觀環(huán)境變化的現實應對。需要堅持以“大學生”為本的理念,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代化,為大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供給側“思想產品”,滿足他們需求側多樣化、多元化、多變性的需求,通過人文關懷的方式引領他們健康成長。面對大數據為大學生長遠發(fā)展開辟的廣闊探索空間,深度融入過程中需要遵循人全面發(fā)展的原則、教育活動性原則和倫理性原則,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魅力”。

      (一)人全面發(fā)展的原則

      人的發(fā)展問題不僅是歷史和時代的命題,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問題之一,認為人作為實踐的主體,在被實踐塑造的同時,也在其中改造著自身。馬克思提出的個人全面發(fā)展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3]本質內涵為:“每個人的智力、體力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諧地發(fā)展”,人成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即實現人個性的自由發(fā)展是人全面發(fā)展的最終目的,人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的崇高理想和最高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fā)展了“人全面發(fā)展”的理論,把一切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為了一切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治國理政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方法等都要依據人全面發(fā)展的理論設定,旨在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時代大學生不僅要被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下更要將其培養(yǎng)成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使之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主力軍。他們因成長經歷、受教育背景等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品行和性格,而大數據通過收集他們的相關信息益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個性化發(fā)展。高校根據他們精神世界的發(fā)展需求開展有特色的育人教育模式,旗幟鮮明地引導他們的道德價值選擇,積極弘揚時代發(fā)展的主旋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從而通過教育意義上的全面發(fā)展實現社會意義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育活動性原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中國要辦好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必須遵循教育活動性原則。這需要根據大學生正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關鍵時期,根據他們的思想行為特點、認知程度和價值觀呈現出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色彩等特征,通過參加具體活動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面對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的復雜性、嚴峻性,新時代大學生正處于成長期,不具備完全甄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這就要求高校的育人工作從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出發(fā),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政治站位,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方式,通過組織大學生參與具體活動以厚植愛國情懷,強化責任擔當,堅守“四個自信”和“五大發(fā)展理念”,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實現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內化為自省的行動力量,著重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用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案例進行正面引導,帶領他們深入紅色教育實踐基地參觀和學習,將愛國主義情懷孕育于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之中,使他們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懷,自覺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

      (三)倫理性原則

      科技進步會引發(fā)社會變革,而社會變革的超前性與社會規(guī)則變化的滯后性會導致產生諸多社會倫理問題。同樣,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也會產生倫理問題,這需要遵循倫理性原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為了利用大數據對大學生開展個性化教學,需要對他們的思想現狀、思想動態(tài)、活動軌跡等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深入分析等,從中深入挖掘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內在本質,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違背倫理道德的情況發(fā)生。大數據收集、整理和深入分析的數據可能涉及大學生的社交圈、朋友圈、家庭情況、教育經歷等,它們都被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面前,使大學生成為完全透明的個體。這容易造成兩種后果:一是如果大數據信息中存在著他們不愿意告人的數據記錄,有些“先入為主”的教師可能會給他們貼上“某種”標簽,致使難以改變對他們形成的“刻板印象”,使他們平時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和不公正的待遇,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二是大數據信息作為一種隱性財富,如果被某些別有企圖的人泄露出去,倘若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這就違背了兩者深度融入的初衷。

      無論大數據發(fā)展速度如何,人類始終是其中的主宰。大數據運行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遵循人的意志,信息也要受到人們的主宰和操控。為保證大數據信息準確無誤和安全,對收集、整理、分析和處理大數據信息的相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成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要求大數據在收集大學生全體的海量信息時做到兩點:一要把每位大學生作為獨立的法律主體,不能因為家庭出身不同等而有所偏好。二是要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收集大學生的大數據信息,還要顧及和考慮到不同性格、不同習俗的大學生,不能侵犯他們的個人權益,保護好涉及他們個人隱私的有關數據,從而大大降低產生倫理困境的幾率,也不違背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三、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指向

      大學生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受眾,他們思想、行為等方面的變化必然會牽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調整。而大數據依靠其自身的獨特魅力受到大學生的青睞,給他們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帶來巨大的變革,正日益成為變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力量。利用大數據信息科學預測和監(jiān)管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態(tài)勢,將會帶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tǒng)化、智慧化變革。

      (一)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

      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各高校必須根據教學預期目標采取適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而深度融入過程中會使原有的教學方式面臨一定的困境,需要利用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契機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堵點、痛點、難點等問題,有效規(guī)避教學過程中產生的風險。

      大學生受到不同成長經歷、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原有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等使其領會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新內容的程度有所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可以建立健全跟蹤他們不同階段思想動態(tài)的數據庫,從而使制定的教學舉措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是樹立大數據意識,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思維模式。利用大數據持續(xù)追蹤大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根據他們原有知識儲備調整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方式、方法,運用大數據形成自主學習模式,做到學、知、行的有機統(tǒng)一。二是利用大數據深入觀察和分析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他們身上的亮點和閃光點,激發(fā)他們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興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有效性。三是將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因材施教一直是我國遵循的基本教育方式之一,由于現實條件的制約難以有效付諸實施,導致具有工業(yè)化時代烙印的教學方式難以跟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潮流和趨勢。這就需要推進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每位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行為傾向,以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師生互動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質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教育活動性原則,需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大數據優(yōu)勢以增加實踐教學的權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要建立協同育人機制。根據大數據海量信息篩選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大學生參加富有時代意義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從中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道德品質,最終外化為社會生活實踐中的具體行動,達到增強在實踐中育人之目的和功效。二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實踐活動,改變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滿堂灌”的授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充分利用大數據提供的信息發(fā)現大學生對校園實踐活動的興趣點,選取感興趣的校園實踐活動,為師生有效溝通創(chuàng)造暢通和便捷的渠道,從中分析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容易產生錯誤行為的綜合因素,做到及時幫助他們釋疑解惑,掃除他們的心理困惑。

      (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

      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忘記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作為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要通過大數據關注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特點,將大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熱點進行有機結合,積極主動地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他們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新時代大學生具有獨特的性格和多樣化的興趣關注點,即使同一個班的同學也會有所不同,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必須通過增強人文關懷對他們進行細心引導和精心栽培。一是可以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每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思維傾向,不因個人的喜好將他們分為“三六九等”或者“優(yōu)等生”“差等生”,而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對他們進行多元化評價。譬如針對有些大學生對所學思想政治教育課漠不關心等情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根據原因的不同將他們分成不同的類型和層次,為他們建立相匹配的思想狀況檔案,按照師生共同成長的方式,采取個性化的交談、心理疏導、說服等相結合的有效溝通措施,從中突出他們的主體性、能動性,不僅讓他們重拾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興趣,還更喜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還可以利用大數據觀測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發(fā)現其中蘊含的規(guī)律,制定富有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教師由“獨裁者”向“伴奏者”的角色轉換,大學生由“被動”學習理論知識向“主動”內化演變,師生間不僅能實現教學的探討和交流,還能夠實現彼此的心靈溝通,更易提升大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如兼具開放性和靈活性的“慕課”成為兩者深度融入的一種在線教育,不僅實現了師生的雙向互動,還能科學預測大學生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等,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宜未來發(fā)展的路徑。

      (三)建構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作機制和綜合平臺

      互聯網在給大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開展提供了契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順應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趨勢,需要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不能充分利用大數據海量信息的問題,構建大數據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作機制和綜合平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難以完全精通大數據運作的原理和程序,而大數據工作者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yè)知識體系,這需要采用利益相關者理論來建構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作機制。高校要樹立大數據理念和提供創(chuàng)新預警機制保障,從整體上建構完善的預警組織體系;大數據專業(yè)團隊要為預警機制提供海量信息資源,明確收集、整理、分析、運用海量信息的權限,為有效地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持,同時預防大數據泄露等違法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思想政治教育任課教師要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預警機制落到實處,充分利用大數據的科學預測功能,提前扭轉大學生的不良思想傾向和思維動態(tài),讓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引領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做到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

      為了解決大數據海量信息被眾多機構人為分割、難以有效利用的實際狀況,還需要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綜合平臺。大數據專業(yè)工作者在對由大量非結構化數據與結構化數據構成的大數據庫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建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存儲平臺、分析平臺、展示平臺和共享平臺等,促進眾多相關部門大數據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保證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服務,益于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活動,貫徹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新時代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歡
      任課教師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合作發(fā)展的實踐與思考
      江蘇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論高職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協作與溝通
      長江叢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要善于樹立任課教師的威信
      任課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的作用
      新課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
      江孜县| 奉化市| 绍兴市| 哈巴河县| 阜平县| 桦甸市| 马公市| 嘉定区| 南岸区| 丰台区| 乐清市| 镇赉县| 鄢陵县| 红河县| 汾西县| 沛县| 池州市| 淄博市| 宜章县| 石景山区| 四平市| 舟曲县| 蒲城县| 南华县| 龙陵县| 泸西县| 彭泽县| 通化县| 澳门| 九江县| 虞城县| 乐平市| 伊春市| 天祝| 雅江县| 卫辉市| 寻乌县| 扎兰屯市| 天水市| 安阳县| 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