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促進教學發(fā)展。合作教學法是一種操作性強且效率較高的教學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但從目前合作教學法的應用情況來看,其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文章以小學語文為研究對象,分析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應用合作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1-0024-02
引? 言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合作教學法符合新課程理念提出的教學要求,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解決問題,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學會合作[1]。由此可見,合作教學法的運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當前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合作教學法有很多優(yōu)勢,但目前,合作教學法的實際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學生合作相對被動
開展合作教學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然而,實際的合作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合作教學并非學生自發(fā)的,且教師也沒有合理劃分小組,這就導致學生之間不能有效溝通。其次,部分教師在合作教學中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僅僅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二)合作表面化
合作的目的是實現(xiàn)共贏,使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獲。然而從當前合作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這一目的未能達成,合作教學表面化。學生在合作教學中看似比較活躍,但真正參與探究討論的更多的是知識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而知識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生很少參與討論,長此以往,學生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二、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合理分組,明確學生分工
合理分組是實施合作教學的前提[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時,首先,教師要對小組進行合理劃分,只有人員配置達到最優(yōu)化,合作教學效率才能提升。通常情況下,小組人員數(shù)量應控制在四至六人[3]。在劃分小組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語文學習能力、性格、團隊配合度等多方面因素。教師可以咨詢學生的意向,先讓學生自由組合,再從多角度考慮學生自由組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如果學生自由組合相對比較合理,教師可以不做過多干涉;而如果自由組合缺乏合理性,教師則可根據(jù)分組原則進行適當調整[4]。其次,在確定分組后,教師還要明確學生分工,保證合作教學的順利開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還無法自主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小組分工,進而提升合作教學效率。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文言文《書戴嵩畫?!返慕虒W中,由于小學生接觸文言文較少,學習難度較大,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時要對學生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讓一位學生負責調查文章寫作背景,兩至三位學生負責注釋與翻譯文章中的詞匯,兩位語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整篇文章的翻譯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合作教學效率,還可以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獲。
(二)把握合作契機,實現(xiàn)有效合作
合作需要講究時機,不合時宜的合作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而且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合時宜的合作也是對課堂教學時間的一種浪費[5]。為此,開展合作教學,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契機,這樣才能提高合作教學效率。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課程開始階段開展合作教學。在看到這篇課文后,學生會有很多疑問:恐龍不是陸生動物嗎?它怎么可能飛上天呢?因此,很多學生對這篇課文非常感興趣。基于此,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再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合作教學的開展并沒有一個具體或固定的時間限制,它可以在課程開始階段開展,也可以在課程快結束時開展。合作教學的開展是由內容決定的,因此,在合作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契機,從而提升合作教學效率。
(三)引導進程,調控學習方向
合作教學的重點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不參與其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調控者的角色[6]。由于小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如果沒有教師從旁指引,學生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很可能無法合作下去,或者討論偏離主題。因此,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把控好合作教學的進度,從而提高合作教學效率[7]。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納米的資料,如納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某個小組收集的納米應用都是工業(yè)生產方面的,由于工業(yè)生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很難有一個深入的體會和認識。對此,教師引入一些生活實例子,讓學生認識納米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借此將學生引入與課程相關的討論中。在合作教學中,教師是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把控好教學進度,從而提升合作教學效率。
(四)共同討論,強化合作效果
共同討論是合作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開展合作是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在討論和交流中提升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8]。在合作教學中,教師要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9]。在一開始共同討論時,部分學生的參與性可能不是很高。這時,教師就要積極引導,讓每位學生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在進行小組成果展示時,教師可以隨機指定學生發(fā)言,如果這位學生表述得不夠完整,小組內其他成員可以進行相應補充。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合作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合作教學效率,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激烈討論,很容易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得出很多新的觀點和看法。
結? 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合作教學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符合新課程理念提出的教學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合作教學法,將合作教學落到實處,進而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效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郭生清.小學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02):160-161.
李小蘭.小組合作激活課堂: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法的實施[J].新一代(理論版),2019(17):107.
劉恕.關于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新區(qū),2018(14):121.
張學習,李靜.芻議新時代下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9(23):166.
王瑞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教學法應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2):145.
張蕓.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教學法應用實踐[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8):61.
白長培.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0(19):66.
張玉鳳.關于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J].才智,2020(15):23.
宋娟.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中華少年,2020(15):88-89.
作者簡介:蔡彩虹(1976.3-),女,浙江文成人,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