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琳琳
摘要:舞蹈是人體美學、物化美的一種方式,它講究動作、形體、姿態(tài)、線條美,是內在的美、藝術的美,讓人們可以欣賞這種情感和動作交融的美所帶來的震撼。通過舞蹈的展示,讓美能夠更加直觀,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使他們能夠更敏銳地發(fā)現生活中的美,讓學生對藝術的美更具洞察力,不斷啟迪心智、凈化心靈,讓個人修養(yǎng)得到升華,使高尚情操與道德修養(yǎng)共同沐浴在舞蹈美的光輝之中。在新課改的發(fā)展下,舞蹈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舞蹈教學的水準直線上升,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職;舞蹈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中職舞蹈教學的關鍵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教師如何有效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學;第二是教師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立高效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第三是教師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舞蹈表現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第四是教師如何在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進行有效調動,以此讓學生能夠在情感支撐的基礎上進行舞蹈學習和訓練;第六是教師如何融合學生對藝術的認知,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素養(yǎng),進而幫助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習體系與學習框架。
一、前言
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與舞蹈動作有著不一樣的直觀感受,舞蹈動作極具技巧性并具有一定難度,舞蹈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還是學生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在中職教育中,其初衷就是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提高課堂專注能力與學習熱情,將舞蹈教學中的知識點與技能傳授于學生,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舞蹈人才的專業(yè)水平。因此,深入研究中職舞蹈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中職舞蹈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學的內容選擇應該注重循序性與超前性相結合
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把握教學的進度和教學規(guī)格方面的循序性。在主題思路與教材內容中“超前性”發(fā)揮較優(yōu)。循序性的顯現途徑,就是在教學的進度和教學規(guī)格方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舞蹈教學中,教師應時刻要求教學內容井然有序,嚴格遵循各種規(guī)章制度。在教師的主體思想中“超前性”相當重要,不能因為眼前的局限性蒙蔽雙眼,應制訂具有超前性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其內在潛力。在教學材料的選擇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具有超前性的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超前性教學材料的作用。教師應積極制訂標準,以便學生看清自己的位置,從中取其精華,得以進步。
(二)重視教學發(fā)散思維的開發(fā),做到舉一反三
在新課改政策的基礎上,教師應積極參考相關的案例,講解舞蹈教學大綱中包含的知識,讓每一個動作內容都變得相對直觀,并積極引導學生注重舞姿方向與線條美,再通過相似知識的提出讓學生能夠自發(fā)性地探索學習內容,通過不停地探索實踐,掌握知識點中的規(guī)律,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形成舉一反三的良好學習觀念。
(三)注重對比法與反思法相結合
對比法是舞蹈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模式,如在新動作與舊動作之間的相互磨合、相似知識點的碰撞、動作幅度不同等。想要深入教學過程,應積極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整體復習與運用,將知識進行整合統(tǒng)一,對教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強化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舞蹈技巧開范兒時,可以將相似的動作進行比較,如踏步翻身、點步翻身、串翻身等,讓學生能夠理解舞蹈動作之間的相似之處,從另一角度看待問題,了解它們的不同,從而達到完全掌握翻身技巧的目的。對比法的應用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發(fā)現問題所在。在剛剛開始的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打胯”訓練胯根韌帶的柔韌性,但在最開始試行階段是非常痛苦的,教師應積極觀察學生狀態(tài)并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從中懂得迎難而上的道理。教師應積極注重教學內容知識點的覆蓋情況,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教材內容,理解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聯系性,為未來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
三、中職舞蹈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在中職舞蹈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實訓體驗教學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職舞蹈教學依舊注重動作的完成度,教師應積極依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于專業(yè)知識的講解應在課前教案編輯過程中著重圍繞一點講解。在教師對教學內容實踐過后,匯總其中的問題、難點并加以改正,力求找到新的教學突破口。通過完善教材內容的編排,讓知識點更容易被學生所吸收,加深學生的課堂印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狀態(tài),在動作設計中更加注重肢體節(jié)奏,完善教學方法的同時不斷在課前進行自主研究實踐,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個性教學法
在舞蹈肢體訓練過程中,應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中職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與骨骼肌肉都處于發(fā)育階段,骨縫沒有完全閉合,嚴苛而又明確的教學態(tài)度不但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還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接受知識點。若反其道而行之,學生的身心特點沒有得到教師的重視,細微的偏差就可能導致學生的肌肉或骨骼受到傷害,嚴重影響教學效率。
四、應用策略
(一)試驗探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舞蹈作為藝術的一種,有些知識點無法靠講解讓學生感同身受。學生在練習以單腿為重心旋轉時,很容易受到重心力的影響,一轉就倒,轉不穩(wěn)。這種問題的出現要求教師將旋轉難點拆為兩部分動作,即動作I與動作II。動作I:旋轉前的蹲。為提升學生的教學體驗,應事先準備教學工具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難點。讓學生一只腳踩在凳子上,用一秒鐘的時間站上去再半蹲,感受并提出問題:速度越慢越穩(wěn)還是速度越快越穩(wěn)?學生回答:轉得越快越穩(wěn),慢很容易摔倒。經過學生的探討得出結論:其中肌肉的爆發(fā)力,快速收緊的肌肉纖維很容易造成重心不穩(wěn),因此旋轉前的蹲一定要快,才能讓慣性更快產生。動作II:旋轉結束時的立與收。我準備了第二個小教具:“陀螺”。通過給陀螺上緊發(fā)條,它立刻就開始旋轉,伴隨著不斷切割空氣加速,學生的積極性突然就被調動起來了?!叭舨唤涍^外界環(huán)境條件影響,陀螺可以長時間旋轉”,筆者用紙板輕輕觸碰,陀螺應聲倒下,筆者引導學生對此現象提出問題。在外力的影響下,學生得出結論:在我們快速旋轉下,舞姿要慢慢停下,才能夠變得更穩(wěn)妥,以便進入下一舞蹈階段的學習。在實驗過后,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旋轉前所需要的爆發(fā)力以及動作完成后的結束動作。
(二)情景模擬,激發(fā)學生的表現力
在舞蹈教學中,不僅是要學會舞蹈動作,教師更應積極引導學生了解舞蹈教學課程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地區(qū)特色及文化內涵,還要提供相應的情景場合,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課堂氛圍。如教學江南舞時,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展現出秀美的蘇式園林景觀與西湖美景。學生通過直觀展示小橋流水、精致的樓臺廟宇、葉雨飛揚,體會江南景色的秀麗,耳邊仿佛傳來江南小鎮(zhèn)的聲聲細語。我還精選了古典詩詞《憶江南》,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朗讀背誦,再一次感受江南小鎮(zhèn)的魅力。在進行蒙古舞教學時,學生很難通過講述來理解蒙古人的生活習慣,更難把握蒙古族舞蹈豪邁的舞姿。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廣袤無垠的草原進行展示,并播放配樂詩歌《敕勒歌》,在其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生活態(tài)度。
(三)分組創(chuàng)編,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通過分組,讓學生創(chuàng)建隊形,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通過協(xié)調、統(tǒng)一,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團結協(xié)作提升作品高度。這種方式的應用使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展,也鍛煉了大家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堅固了彼此友誼的橋梁,全面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江南舞的編排,通過分組交流意見,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良好調動。學生分工明確,有人負責舞蹈開頭的亮相,有人負責舞蹈整體隊形的排練,有人負責對舞蹈整體動作的改良、完善。最后通過每組編排好的作品進行展示,臺下的學生跟隨節(jié)奏打著拍子,在舞蹈結束時大家反響熱烈,讓團隊中所有人都因為自己努力的成果而感到高興。舞蹈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表現,其中莫過于舞臺情感的感染力。在真善美中不斷浸透人的心田,提升人們的品德修養(yǎng)。讓人在愉悅的環(huán)境當中更好地欣賞美,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感官,使情感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讓內心世界變得更加美麗,讓行為模式更加健康。
(四)提升藝術修養(yǎng)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除了需要從舞蹈的理論、舞蹈的技巧以及舞蹈的文化方面對學生進行知識培養(yǎng)和引導之外,還需要融合舞蹈的藝術修養(yǎng)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建立屬于個人的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認知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具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學習多元的舞蹈文化,因為從藝術的角度來分析,美是大眾化的,同時也是個性化的,是求同存異的。因此,藝術不存在高下之分,藝術也不存在優(yōu)劣之別。在此,學生在學習民族舞蹈的時候,也可以感受街舞和現代舞蹈的藝術內涵;在學習中國傳統(tǒng)舞蹈的時候,也可以感受西方舞蹈的獨特性?;诖耍瑢W生對舞蹈的認知和理解深度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且對于如何應用感情展現舞蹈、如何應用藝術彰顯舞蹈也會做出獨到的判斷。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對電影的了解、對音樂的了解、對文學的了解、對美術的了解以及對民間文化的了解等,強化自己的課外知識,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五、結語
舞蹈是綜合藝術學科,通過舞蹈教育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觀察美的形態(tài)。通過真善美的舞蹈形象,引導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敢向上品質的同時,也能夠啟迪學生的心智,讓他們享受美帶來的最直觀的震撼,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品質,使情感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讓個人修養(yǎng)得到更好的提升,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戚蘇萍.中職舞蹈教學中教法運用探討[J].江蘇教育,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