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有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生本理念、有效教學理念等多樣性理念逐漸融入到教師的教學觀念中,給教師在教學中帶來了更多的教學選擇,也給學生帶來更加生動、有趣的學習方式與學習體驗。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教師是首要因素,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有效教學,才能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手段,能夠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專注于知識的記憶與學習。對此,本文就對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構建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254
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定理、數學文化知識,還需要培養(yǎng)自己的數學思維、探究能力、合作體驗以及創(chuàng)新想象等能力。雖然,在目前,很多教師都在向有效教學靠攏,也會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但是,在實際教學方式的選擇中,很多教師依然會選擇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重復記憶知識,而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由于數學知識點較多,要背誦的內容也豐富,小學生的記憶能力不強,容易丟三落四,雜亂無章的記憶手段,很多之前學過的知識會有遺漏和遺忘,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差,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進行有效解決和完善,也就成為教師當前的任務。
一、以情境來設計導入體驗
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學習動力的推動下,能夠對困難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有效探究。相比較其他學科來說,數字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不容易進行想象和理解。而這樣也會讓學生產生數學是一門非常難學的心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而情境教學具有生動、直觀的特點,可以給學生帶來趣味十足的教學體驗,情境教學是多種教學手段的組成,能夠將原本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轉變成生動、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動畫,學生的關注點將會被有效吸引,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設計情境導入,以趣味案例為引入點,將學生的思維從課間的愉悅轉移到課堂學習中,能夠對知識進行有效專注的學習,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數字知識。在情境導入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等方式,以生動、直觀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對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教師在利用問題的引導方式,讓學生產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愿望,而在這樣的學習體驗中,學生的興趣將會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二、以微課來拓展知識視野
在有效教學的構建中,學生不僅要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學習和理解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也不能缺少信息技術的運用。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能夠產生多種教學手段,而微課就是其中一種,微課具有使用便捷、主題突出、生動形象等特點。并且,微課還是依托于互聯網,有著豐富的資源,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學習視野。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靈活利用微課,給學生帶來不同于課本知識的內容,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體驗中,豐富自己的學習情感,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實現有效教學的構建。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正確量角、量角時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等數字知識。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利用微課的教學形式,將歷史中不同國家對于角的度量的故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知識的不斷拓展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也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三、以評價來樹立學習自信
有效課堂的構建中,評價與反思的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當教師給學生一種肯定的評價后,能夠給學生學習上的自信,是對學生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有助于學生再學習的動力提升,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未來社會中種種困難,打造自信的態(tài)度,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同時,評價不僅僅是肯定的評價,也是具有反思性質的評價,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己的問題進行及時改正,在查缺補漏的學習下,實現自己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教師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既能夠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又能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也有效教學的構建打造基礎。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理解單位“1”的含義等數學知識。在教學評價中,當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解答,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表揚學生;也可以從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知識的回答次數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和評價,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進行深入思考和提升,幫助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構建有效的教學之前,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設計情況,契合學生的興趣點,并將需要記憶的知識進行有效融合,給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和探究,將知識印刻在自己的腦海中,成為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打破原先低效、無趣的學習方式,帶給學生一種全新體驗,學生會自覺進行知識的記憶,有助于記憶效果提升,從而實現有效教學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曹明紅.差異教學讓小學數學教學更有效[J].讀寫算,2018(24).
[2]劉金鳳.用好教材資源讓小學數學教學更有效[J].教育創(chuàng)新學刊,2011,000(010):P.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