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飛速發(fā)展,電子白板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電子白板的介入,取代了原來傳統(tǒng)地單一地講和寫,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可以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播放音、視頻,可以利用特定的定位筆,可以直接用手、教鞭等它物代替鼠標在白板上進行操作,運行任何應用程序,對文件進行編輯、注釋、保存等任何操作。
我校于2016年9月引進了電子白板,為我們的課堂添色不少。如何用電子白板的技術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錦上添花呢?在此我就圍繞五年級上冊的《七律.長征》一課的教學淺談幾點做法:
一、激情導入,課堂“速熱”
在進行《七律.長征》一課的導入教學時,我利用預備鈴的兩分鐘時間,用電子白板播放了歌曲《七律.長征》,這不僅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讓學生熟悉了一遍課文。學生在聽的同時,有的還跟著哼唱,課堂氛圍頓時“熱”了起來。
這樣的設置與安排就比傳統(tǒng)教師口頭說更有感染力,讓學生迅速融入這樣的氛圍和意境里,快速進入角色,整節(jié)課都元氣滿滿,充滿著激情,這是傳統(tǒng)教學不易達到的。
二、初讀課文,課堂“快捷”
在學習《七律.長征》初讀部分時,我首先展示了這篇課文的電子文字,然后配以MP3的朗讀音頻。學生的立體感受明顯,學習效果自然更佳。接著,我利用電子筆帶領學生在電子文字里尋找多音字,如:難、只、蒙等。組織學習多音字后,我又利用電子筆組織學生學習了生字“丸”“崖”“岷”,學生直觀形象,掌握牢固。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時間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少,課堂變得“快捷”起來。
三、精讀課文,課堂“高效”
在進行詩的背景介紹的時候,我分別展示了背景資料文字,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在進行精讀教學的時候,我利用電子白板引導學生把詩歌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來進行學習。首聯(lián)為全詩的中心句,引導學生理解過后,首聯(lián)的字我用上了紅色進行強調(diào)。學習頷聯(lián)時,我抓住關鍵詞“五嶺逶迤”“烏蒙磅礴”進行教學,向?qū)W生展示了五嶺和烏蒙山的圖片,形象直觀,沖擊力強,無需過多解釋,學生便被感染了,我再相機引導學生對比理解“騰細浪”“走泥丸”,學生便強烈的感受到了紅軍的樂觀主義精神。
接著學習頸聯(lián),我抓住關鍵字“暖”“寒”進行教學,為何紅軍在過金沙江和大渡河時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我播放《紅軍巧渡金沙江》的音頻故事給學生講解了“暖”的含義。播放視頻短片《飛度瀘定橋》解釋“寒”的時候,當學生看到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在光禿禿的鐵索上一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沖鋒,一邊鋪木板,不斷的有紅軍戰(zhàn)士掉落在翻滾的大渡河時,個個都被震撼了,心中熱血沸騰,都被紅軍戰(zhàn)士的大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動,有的甚至掉下了眼淚......
如果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電子白板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