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摘要:現(xiàn)代學校體育中,強調學生素質的均衡和全面發(fā)展,各類體育器械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但在各式器械的背后,我們不要忘了有一種最簡單有效的運動鍛煉方式——無器械運動鍛煉。無器械運動具有安全、靈活等特性,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適合小學體育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無器械”;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體育課程采用實踐性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知識和衍生常識,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新形勢下,對無器械體育訓練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也有助于日常體育教學更好地開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
在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分析時可以看出一部分育人資源被浪費,教育教學進度比較緩慢,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出現(xiàn)了許多的問題及矛盾。從微觀角度上來看,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教師對體育科目不夠重視,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都缺乏一定的主觀能動性,有的家長直接跳過了學生的體育鍛煉,這一點很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其次體育教學出現(xiàn)了明顯的邊緣化問題,教師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責任重擔,過度使用器械化工具進行教學,忽略了對體育精神的有效滲透,沒有著眼于學生文化課程知識學習的現(xiàn)實條件,積極融入不同的體育元素,最終導致學生逐步喪失了體育課程學習的能動性和自信心。最后,師資力量不夠理想,無法更好的給予學生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服務以及指導,專職教師所占有的比重相對偏低,大部分有其他教師兼任。這一點不利于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也沒有主動自覺地完成各種體育學習任務,個人的身體素質停滯不前,核心素養(yǎng)更是無從談起。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無器械”體育教學方法有效策略
(一)轉變師生角色教師
需要盡量避免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全權包辦,而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轉變師生角色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始終堅持學生的中心地位,了解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實質要求。著眼于新一輪課程教學理念的實踐要求,明確無器械體育鍛煉的重要方向,深化自身對學生的了解,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強自立的意識,實現(xiàn)生活化元素與體育知識技能的有效融合,多進行無器械化體育教學,培養(yǎng)其體育精神,讓學生方便學習到無器械化的體育鍛煉,促使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方便直接通過無器械化進行體育鍛煉,加強體質訓練。另外,在互換師生角色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基礎,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實現(xiàn)輕松上陣,意識到體育課程學習的魅力以及價值,進而全程參與,實現(xiàn)個人身體素質以及綜合涵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
(二)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
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與喜好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興趣與喜好并不了解,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學生可以發(fā)表自己喜歡的教學方法和學習形式,教師與學生共同設計課堂學習的內容,一方面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學生構建其感興趣的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習內容。高年級的學生有更多的思維和想法,通過與教師共同創(chuàng)設教學課堂,學生的思維與邏輯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學習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其學習更為積極,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例如在長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長跑對自身成長和身體素質提升的好處,學生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提前制定幾個無器械體育訓練的方向和內容,但細致的訓練過程教師讓學生自主添加。全班的學生都可以參與長跑訓練設計,最終選擇出四種大家投票率最高的訓練方案,學生自主選擇四種方案中的其中一種進行訓練。學生與教師在共同商討訓練方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訓練方法,學生也會更加積極參與訓練,其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同時學生的體育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
(三)無器械游戲化教學設置
相比于課程學習,游戲更容易吸引學生,其主要是因為在游戲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快樂,這種快樂會給學生一個正向的反饋,使學生繼續(xù)游戲活動,而這些是常規(guī)的課程學習所不具備的。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講述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也會帶領學生進行運動練習,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平平淡淡的,這樣的教學難以給學生帶來愉悅的體驗,學生自然也就沒有參與學習的動力。對此,教師可以將游戲運用于體育教學,以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感受教學中的快樂,以此產生正向的反饋,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進而改善教學效果。
(四)音樂情境的使用
音樂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體育運動中有人體的律動,因而很多時候,音樂與體育是相互伴隨的。無論是在大型的運動會中,還是在日常的健身活動中,總能夠看到運動和音樂的配合。對此,教師可以將音樂情境用于體育教學,結合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音樂,舒緩學生心情,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例如,教授體操運動的時候,教師便可以依據(jù)體操動作的變化,為學生搭配相應的音樂,使學生在音樂的情境中,掌握體操的節(jié)奏變化,從而改善體操的學習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無器械”體育教學方法,小學體育教師要能夠不斷精研新的教育理念,并要能夠在提升自身專業(yè)教學素養(yǎng)的基礎上去科學、合理地改革創(chuàng)新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要充分增強游戲教學的實際效果,最終大大提升學生們的鍛煉熱情。
參考文獻
[1]郭立勇.小木塊 大功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案例分析[J].新課程教學案例,2005,000 (007 ):31-32.
[2]薛海波.簡易器材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運用實踐[J].才智,201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