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身體與心理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他們正處于思維發(fā)展和認知能力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但是我國依然處于以考試篩選人才的應試教育階段,所以班主任在平時教學和管理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诖?,以下對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引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是學生從幼稚走向成熟、進入青春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逐漸擺脫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開始學著用自己獨到的見解來看待問題、觀察世界,同時也慢慢學會了如何用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這一階段,受到各種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學生也同樣面臨著許多困擾他們的事情。因此,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所面臨的煩惱、幫助學生尋找相應的面對方式和解決方法,就成了現(xiàn)今工作在教育一線的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把握學生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應全面了解初中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學生面臨的心理困境,進而制定出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心理干預的方案。初中階段正是小學階段與高中階段的過渡期,學生無論在身體還是心理方面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許多初中學生都會出現(xiàn)教師眼中的叛逆現(xiàn)象,其實這也是學生進入青春期后所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在初中教育期間,由于學習壓力的逐漸增大,會對學生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響,或者是考試受到挫折、青春萌芽情感變化、同學之間不理解的因素,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嚴重的影響,甚至導致學生出現(xiàn)精神抑郁的現(xiàn)象。例如,初一新生因其正處于身心發(fā)展變化的重要階段,各方面發(fā)育尚未成熟,社會閱歷有所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遇到升學后學習環(huán)境變化則會產(chǎn)生各種心理沖突,此時若不加以正確引導,則極容易出現(xiàn)心理和行為上的失常。針對此,教師就更應當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的不定性、變化性、波動性等心理特點,如果發(fā)現(xiàn)班級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矯治教育。必須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采取多種教學步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度過青春期,讓學生時刻保持花樣年華應有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
在學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與適應能力、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吨行W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中指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組織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中心任務是促進班集體全體成員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建立一個健康良好的班集體,是班主任順利進行后期一系列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在培養(yǎng)班集體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育觀念,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基礎的民主、和諧、平等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集體對他們的關心與尊重,并從中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對班集體、對教師產(chǎn)生足夠的信賴,并且漸漸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如何適應環(huán)境?!安灰砸?guī)矩,不能成方圓。”在營造民主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的同時,也需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在班集體中都擁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從而幫助他們積累集體生活經(jīng)驗,提升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讓課堂為學生服務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并不相同。教師應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確立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使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有所收獲。例如,筆者給初三學生上了一節(jié)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初三的學生面臨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如何理性地認識自己、應對升學壓力、處理人際關系等,對他們來說都是重要的問題。筆者安排了三個活動,即“魔術館”“挑戰(zhàn)坊”及“誰是成功者?”,學生對此很感興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最后環(huán)節(jié),筆者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這節(jié)課的主題,學生開動腦筋,想到了許多精彩的主題,如“相信自己,潛力無限!”“跌倒了再爬起來,沒有什么大不了!”等。筆者抓住這個契機,對學生的發(fā)言表示贊賞,并讓學生好好思考這節(jié)課的主題。這節(jié)課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它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
四、鼓勵學生表達自我
心理壓力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輔助學生釋放壓力除了要消除客觀不利因素之外,還需要充分給學生提供契機,讓學生掌握一個自主調控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找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疏導的契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這樣的距離感促使教師有權威性和威嚴性,尤其在教育與教學過程中都是一個主導者、引領者的角色。但素質教育時代,最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引導,是用一個靈魂觸動另外一個靈魂,真正意義上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而非是一種知識和理念的灌輸。為了有效進行心理健康疏導,可以設定一個班級信箱,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煩惱等用書信的方式匿名寫在信紙上,然后投入到信箱中;或者教師可以主動與學生進行線上、書信形式的交流。
結束語
以上幾點是筆者對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一些看法,筆者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豐富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課堂帶入一個新的高度。筆者想,只有教師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點出發(fā),用心設計每一堂課,善于挖掘教學資源,才能構建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
參考文獻
[1]趙飛娟.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新課程,2021(11):236.
[2]賓群英,歐陽林其,彭仁堃.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班級管理因素初探[J].家長,2019(09):22-23.
[3]張勝軍.注重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與疏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