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平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新時代的人民教師肩負重任,要時刻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美育的引導者,根據兒童實際情況將美術課堂與兒童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心靈上受到啟迪。
關鍵詞:美術教學;德育;課堂教學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將人的品德發(fā)展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進程中,國家要求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要與時俱進,更要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教師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也充分認識到育人先育德的必要性,因此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美術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
一、利用優(yōu)秀的導入藝術
課堂教學藝術是一個整體?!罢n堂導入”的形式豐富多樣,地位不容忽視,優(yōu)秀的教學導入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提升求知欲,升華情感體驗,達到“以美育人”。俗話說:好的開始相當于成功的一半,在美術教學中用音樂、圖片、視頻、實物等方式導入新課,能夠使學生更加立體、更全方位地觀察或是理解教學內容。在《刻印的樂趣》這一課,利用視頻向同學們介紹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學生為之驚嘆,對刻印的方法充滿好奇。感受樂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情操,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教材內容滲透德育
美術教材作為美育的藍本,教師通過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滲透人文性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熏陶。
(一)人與人的關系
縱觀小學美術教材,每冊內容都包含德育內容,只要細細地品味,不斷地發(fā)掘。比如教材中體現“母子情”“朋友情”的《下雨了》《媽媽和孩子》《放學了》《讓大家認識我》《在快樂的節(jié)日里》等就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家人朋友相處。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欣賞藝術作品中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表達,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的含辛茹苦,珍惜這份沉甸甸的愛,將這份愛去擴大,去真誠地對待身邊的其他人。
(二)人與自然的關系
構建和諧社會,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如今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氣候變暖、植被減少、土地沙漠化……大自然已經向人們發(fā)出警告。在美術教材中也有大量這類課程設置,如《生命之源——水》《拓印樹葉真有趣》等。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近距離的觸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使他們萌發(fā)熱愛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達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三)人與社會的關系
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人的活動無處不在,創(chuàng)造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蹲兝鵀閷殹贰段覀兊纳鐓^(qū)》等課程,設置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置身于社會之中,擔起自己應盡的義務,樹立社會責任感。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他們的生活節(jié)約意識。在作品創(chuàng)作階段,利用廢舊物品的特點通過添加、變形,想象等方法,讓他變成一件裝飾我們生活的藝術品;在體驗創(chuàng)作樂趣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關注周圍,社區(qū)的環(huán)境問題。
三、利用作品欣賞滲透德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通過藝術欣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欣賞課中除了直觀讓學生留下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挖掘藝術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滲透德育教育思想。在作品欣賞教學中,選取愛國主義題材并不僅僅讓學生淺顯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更是讓學生通過作品展現的內容深刻認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使學生明白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應當努力學習,保家衛(wèi)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添磚加瓦!
四、利用美術綜合實踐活動課滲透德育
開展豐富多樣的美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德育滲透到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升美術課的育人功能。比如組織版畫社團學生到戶外采風寫生,與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親密接觸,近距離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鼓勵學生將其他學科與美術學科進行融合,積極參加各個學科的主題宣傳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愉快和諧地滲透德育。
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德育與思想品德課中的道德教育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傳授美育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進行德育滲透,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神奇效果。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發(fā)揮美育中的德育功能,讓學生在真、善、美、丑、惡中樹立分辨意識,樹立真正的是非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就像萬丈光芒的太陽,讓我們把每節(jié)課中的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畫成“立德樹人”的光線,讓每一位學生在這束耀眼的光芒下茁壯成長,讓每顆心靈都受到啟迪。
參考文獻:
[1]孫宏.小學美術教學中要加強德育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周曉春.略論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福建教育,2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