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響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 江蘇淮安 223200)
音樂藝術教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發(fā)展較緩慢,國家對音樂藝術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沒有相應的保障。但是伴隨著我國社會文化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在藝術教育這艘巨輪上,音樂藝術教育逐漸被社會所接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國家的支持。在如今的學校中,音樂藝術教育成為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樂欣賞是音樂藝術教育的一部分,狹義的音樂欣賞,是指學校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音樂欣賞教育。廣義的音樂欣賞是指一切通過傳授與學習音樂知識技能來建造或改變受教育者的審美意識,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開發(fā)受教育者的思維能力,使受教育者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
1.范圍廣泛
音樂藝術教育的服務對象沒有限制,并不是只局限在一小部分,它是為所有的社會公民服務的,所以音樂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來說更具有靈活性,能激發(fā)起人們的興趣,也能發(fā)展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自發(fā)選擇
在音樂藝術教育中很多受教育者,個人或者群體都是以自發(fā)的方式去參與,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如聲樂、鋼琴、古箏、琵琶、小提琴等等,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條件。
現在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都選擇去培訓中心、琴行等音樂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或者私人授課的教育方式,培訓方式層出不窮,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呢?首先是中職學校音樂教育具有單一性和強制性,中職音樂教育的內容不豐富,學生學習音樂只是根據書本上的內容去獲取知識,而拓展延伸的機會比較少,只局限于已有的知識經驗。而且在目前的社會狀態(tài)下好多學生不一定都喜歡學習音樂,只是在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下被逼無奈而已。中職音樂欣賞教育具有規(guī)范性,音樂欣賞只是被作為素質教育的手段而進入具體的培養(yǎng)人才的工程之中??梢钥闯鰧W校音樂欣賞教育并沒有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熱愛音樂的孩子只能去尋找其他的途徑來繼續(xù)學習[1-3]。
音樂欣賞教育與音樂藝術教育是相互依存,補充與延伸的關系。音樂藝術教育應該樹立明確的教育目的,音樂藝術教育雖然具有非強制性,可是這種教育并沒有學校音樂教育的具體教學目標、具體教學計劃,整個教育還是比較零散,沒有規(guī)范性和保障制度。而中職音樂欣賞教育又缺乏音樂藝術教育的開放性與多樣化的手段,也就慢慢衍生出多種校園的社團形式下的第二課堂。
音樂藝術教育者的個人素質差距比較大,無論是專業(yè)還是非專業(yè)都加入其中,這對受教育者來說傷害很大。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孩子所面對的壓力很多,尤其是現在非常普遍的考級現象,音樂藝術教育者為了應付每一年或者每兩年的器樂考級,讓孩子從頭至尾只練習考級曲目,其他類型的曲目,或者應有的樂理知識也不予以教授,并不重視孩子的基礎知識教育。
音樂藝術教育機構和私人授課把利益放在了首位,因為音樂藝術教育的非強制性。不管私人授課的教師是教授還是副教授或者普通老師和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都對受教育者進行高額收費,而且同行之間還會進行對比,如果收取費用較少還會被同行嘲笑。
首先,政府部門應當積極管理社會音樂藝術教育機構,建立合法的市場體系,規(guī)范社會教育制度,對音樂教育機構還應建立針對性的審核標準。其次,還應對社會音樂藝術教育機構的收費標準加以完善,很多音樂教育機構因為沒有政府出面干涉,就任意收取費用。所以對音樂教育機構的收費問題根據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不同加以控制和調整,讓社會秩序正常合理發(fā)展。
音樂藝術教育者的素質有待提高,在我國,對從事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的老師還是缺乏必要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并不是所有教師都是專業(yè)院校畢業(yè)的。所以建立必要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不要讓有的人趁機謀取暴利,并且對從事社會音樂藝術教育的教師進行嚴格的審查。
音樂藝術教育的內容應該要更加豐富,在我國音樂藝術教育的內容目的性不強,對每個受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沒有明確性。音樂教育的內容還是一成不變,缺乏創(chuàng)新。音樂藝術教育要想長久發(fā)展,必須要在內容上做出改善。首先教育要具有針對性。因為受教育者的年齡層次不同,所以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其次,為學生拓展知識,多聽中外大師的作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多讓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如果是中老年人,可以教授一些簡單的音樂技能,因為中老年人畢竟不是專業(yè)學習者,所以可以多讓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多去欣賞各國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位置,不要本末倒置,要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受教育者,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4-5]。
中職音樂欣賞在于分層,年齡化的藝術教育中,自然成為急先鋒,它豐富的內容,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在對充滿希望的音樂、舞蹈等欣賞過程中,感受音樂情緒,從而深刻地去感受音樂,體驗音樂,體會各種形式美與內涵美的統(tǒng)一,自覺培養(yǎng)高尚情操、健康人格,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和審美情趣。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中職音樂欣賞在音樂藝術教育中穿插了基礎模塊和擴展模塊,在基礎模塊中,明確了學生應該知道的簡單、實用的,又能著眼學生的興趣愛好,大眾流行,又兼具高雅引導,讓藝術門類貫通,各個模塊進行有機的串聯。又為老師的教學留足了空間,可以讓老師根據課程大綱在教學實際中進行一定的調整和補充。
我們中職學生的年齡層次都在14—18 歲,是在身心發(fā)展關鍵時期。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的同時還可以幫助他們保持身心穩(wěn)定,精神狀態(tài)走上正方向,這也是音樂欣賞的重要的教學作用。寓教于樂恰好真正地能走入學生的心中,讓他們自信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當然現在很多的中職校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雖然現在音樂欣賞已經是中職校的常規(guī)課程,但是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很多中職校對于音樂欣賞缺乏重視,一般來說可能是學期計劃中課時不夠的替代品。也有些中職校,也許只當作讓學生消遣放松的課,甚至當成了選修課,讓這門課在學校中可能是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這也讓學生失去了欣賞音樂的機會。中職學校更存在缺少固定的音樂欣賞教學場所,讓本來應該豐富有趣的音樂課,變成了單調的理論課。這些都讓學生參與音樂欣賞的積極性在磨滅。
而學生自己也有些錯誤觀念,就是我來學校上學幾年后就是為了工作,而音樂欣賞不過是一些雜七雜八的課罷了,上不上都是無所謂的事情,在中職學生眼里,音樂欣賞不過是沒啥用的課罷了,就是為了放松一下,娛樂而已。這也是讓老師們再上課的時候多了一份困難,學生對音樂欣賞的定位也比較低,大多都認為不如讓我們聽聽流行音樂算了,其實他們更離不開高雅音樂的熏陶,至少不斷地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樂一樂,不斷地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對古典音樂和其他風格的音樂至少不排斥。工作之余有見解,有談資,有內涵。
當今的中職校承擔的可能不止于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技術,更應富有濃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要做的是讓我們畢業(yè)的學生,有著健康人格、高尚的審美情趣,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生活交往和發(fā)展的健全技術人員,我們也會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