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嫻
摘要:在急診救治過程中,多數(shù)收治的患者病情較重、急,或是需要進行院外救治。但因此類患者的病情發(fā)生較為突然,且病情較為危重,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搶救干預,以此來保證搶救效果。心肺復蘇是目前急診最常用的一種急救措施,其主要用于急診收治的心臟疾病患者中。但臨床為了提高急診心肺復蘇效果,采取了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此來實現(xiàn)搶救目的。本文就以急診心肺復蘇的護理措施展開綜述,為臨床提供一定的參照。
關鍵詞:急診;心肺復蘇;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急診收治的患者多數(shù)病情較為危重,且變化較快,如不及時采取相應的救治,會導致患者死亡[1]。特別是一些急性心臟疾病,其的搶救時間較短,急診為了提高此類患者的搶救效果,特采用了心肺復蘇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于呼吸、心臟驟停的患者來講,在搶救中需要抓住5分鐘最佳搶救時間,其是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的關鍵與重要環(huán)節(jié)[2]。據(jù)統(tǒng)計,多數(shù)的心臟驟停的發(fā)生均在院外,院內(nèi)出現(xiàn)此癥狀時會被護理人員所發(fā)現(xiàn),但不論是在哪里,均需要心肺復蘇來幫助患者恢復心跳。實踐表明,在心肺復蘇時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提升搶救效果,故本文針對急診心肺復蘇的護理措施展開綜述,現(xiàn)闡述如下。
1.病情判定
在開展心肺復蘇時,需要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首先需要明確患者有無呼吸、咳嗽或是是否出現(xiàn)身體反應,此時即可以明確是否有心跳、呼吸驟停等現(xiàn)象,如患者還有喘息現(xiàn)象,此時說明患者可能出現(xiàn)心臟驟停現(xiàn)象,需要及時開展心肺復蘇[3]。此外如患者突然出現(xiàn)意識喪失、頸動脈消失等,同時還伴有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時,則說明出現(xiàn)心跳驟停表現(xiàn),此時需要實施心肺復蘇術。
2.心肺復蘇術的實施過程
在患者搶救中,如不能明確觸摸到的是頸動脈搏動,需要立即開展心肺復蘇。有研究表明,在心臟驟停1分鐘內(nèi)開展心肺復蘇,成功率可以提高至60%,如在3分鐘后開展心肺復蘇,成功率會低于60%;如在心跳驟停5分鐘內(nèi)進行心肺復蘇,生存率可達45%左右,如心跳停止10分鐘后,腦內(nèi)的氧儲備會耗尺,此時會出現(xiàn)不可逆的病理改變[4]。因此,為了爭取黃金時間,護士條例中也表明護理人員在緊急情況下?lián)尵然颊叩纳枰乳_展緊急救護。而正確、有效的心肺復蘇術屬于提高復蘇成功能的關鍵。在開展心肺復蘇時,需要先讓患者保持仰臥位,背部下放硬板,頭部先后仰,但不能高于心臟,將患者的下頜抬高,抬高下肢,按壓胸骨中、下交界處,垂直下壓4-5cm,以能捫及患者的頸動脈搏動、收縮壓超過70mmHg時為有效[5]。如患者年齡超過8歲,按壓的次數(shù)要在每分鐘100次,并在開展心肺復蘇時將腹部反搏插入,有助于促進循環(huán)恢復。在開展心肺復蘇后,及時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即藥物治療干預,正確、合理的選擇心肺復蘇藥物,可以幫助患者鞏固生命,提高搶救成功率,如堿性藥物、呼吸興奮劑、擴容藥物、腎上腺素等。
3.心肺復蘇時的護理措施
3.1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
在開展心肺復蘇前,首先需要護理人員明確患者的實際情況,如呼吸與心跳驟停等,同時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征與意識情況,并對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有預見性的評估,以上護理評估措施需要在5-10s內(nèi)完成。
3.2生命支持護理
在心肺復蘇前、后,均需要做好生命支持護理,即在患者生命體征評估后,立即開展急救處理措施,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同時對于開展心肺復蘇患者來講,因引發(fā)心臟驟停的原因較多,當患者出現(xiàn)此反應時,需要快速判斷患者是否為心搏驟停者,同時還要分析相關原因,并配合關鍵的搶救措施。在心肺復蘇中需要重視患者氣道通暢度,對于昏迷的患者來講,呼吸道阻塞原因較多,故在開放氣道時,需要為患者清除呼吸道內(nèi)的異物,頭部偏向一側,幫助患者清理掉口腔、鼻腔內(nèi)的分泌物[6]。在心肺復蘇中,胸外按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可以保持心臟的血液灌注有效性,恢復循環(huán),減輕腦組織損傷。及時開展電除顫,最佳時間為室顫后4-8min內(nèi),心跳驟停后3min內(nèi)開展除顫,患者的生存機會較高。
3.3心肺復蘇后護理
開展心肺復蘇的目前主要是為了復蘇腦,常見的腦復蘇方法有脫水治療、高壓搓治療、低溫治療、神經(jīng)保護劑等。在心肺復蘇后,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對護理問題進行評估,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呼吸、心率、意識狀態(tài)、血壓、出入量、體溫、皮膚等,對機體的血氣情況進行分析與了解,檢查血電解質等,認真做好記錄。因心肺復蘇搶救的患者會出現(xiàn)機體抵抗功能下降、昏迷等癥狀,再加上搶救時的一些侵入性操作,如靜脈切開、導尿、氣管切開等,易引發(fā)并發(fā)癥,故需要在心肺復蘇中做好無菌處理,合理應用抗生素[7]。此外,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如有異常,及時上報醫(yī)生處理。
結束語:
對于心跳驟停的患者而言,為其贏得有效的搶救時機,對提高治療與預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呼吸心跳驟停屬于臨床中最危重的情況,在開展心肺復蘇中,護理人員作為第一應對者,需要配合有效的搶救護理措施。因此,急診護理人員需要為心肺復蘇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如隨時了解患者的生命動態(tài),提高心肺復蘇的治療成功率,重視腦復蘇的治療、護理,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心肺復蘇配合護理,在更好的搶救患者中提高急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趙武超.行為護理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心房顫動的預防作用[J].黑龍江醫(yī)學,2021,45(18):1954-1955+1958.
[2]孫靜.心肺復蘇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對生命體征恢復的促進作用[J].黑龍江中醫(yī)藥,2021,50(04):357-358.
[3]馬佩文.急診護理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07):94-95.
[4]吳小娟,鄒素華,黃媛媛,等.優(yōu)化急救護理流程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搶救成功率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21,59(12):171-174.
[5]陸麗麗.優(yōu)化急診科心肺復蘇護理流程在臨床上的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8):128-129.
[6]羅偉芳,余景建,陳申好.急診心肺復蘇搶救護理探討[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14):137.
[7]薛姣,吳青,盧祖靜.急診心肺復蘇臨床護理研究[J].飲食科學,2018(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