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明珠
摘要:小學使學生首次接觸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德育教育更重于知識教育,在這個時期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在新背景下,我國全面推行加強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教育,要求學生全面性發(fā)展。但是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不具備極強的分辨是非能力,所以需要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進行德育教育,本篇文章就來討論一下,如何將德育教育和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進行融合。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班主任是小學教育的關鍵人物,是一個班級的領頭羊,是一個高于教師的教育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對學生都有著極強的影響力。在新課改中有明確的要求,德育教育排在了五大主要教育目標的第一位,因此,小學班主任更加應該將德育教育重視起來。但是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對班級的管理,所以本篇文章所探討的內容就是如何將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相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心智還未完全得到開發(fā),教師的一言一行、和教師之間的關系都能夠給學生帶來影響力。而且小學階段這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階段,情緒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時候教育管理觀念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班主任應該加強自身德育素養(yǎng),加強各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加強教育觀念。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想要建立這種平等的關系,并不容易。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多多觀察學生的情緒,行為和思想,與學生及時溝通,使學生體會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和重視度。在與學生溝通時,班主任應多聽,多了解,并且尊重接納學生的想法。自身不能存在太多的主觀意識,如果學生愿意多交流多溝通,那么學生對教師就起到了信任認可的思想。如若在交談時遇到問題,不要及時反駁,因為每個學生都是個體,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如果在教育時發(fā)現(xiàn)有不良的行為,不要立刻制止,而是要先了解學生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行為,有什么目的,把問題說出來與學生一起探析,幫助學生們提出合理科學的解決方式。以此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而后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這樣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接納,課堂學習效率也有所提升。
二、注重社會實踐的開展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整合地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積極地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強化認知。
比如:可以到福利院關心一些無家可歸的兒童、到養(yǎng)老院關心一些孤寡老人,通過走進生活,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帶學生們走進革命老區(qū)、感受紅色文化,讓學生從中意識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通過這些方式,都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將普普通通的德育教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將其中蘊含的內涵得以充分顯現(xiàn)出來。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采取家庭、學校共育的方式,對學生的成長做良好的保障。
三、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培養(yǎng)
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對自己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不斷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生自己有一定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做到整體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心理咨詢和做心理輔導的方式,加強學生實際適應能力的提升。
在具體的實施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先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進行主動分析,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了解需求,做到自身的方向是正確地、堅定地。其次,需要建立對自己的客觀、全面地評價,在看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反映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其做到自愛、自信。除此之外,要關注學生對自己的自制力,加強學生頑強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樹立正確、自信、樂觀的心理。最終通過心理訓練和心理輔導方式,讓學生做到各環(huán)境都能適應的能力。
四、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育學生的前提,首先,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要富有較高的職業(yè)道德,這樣才能夠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學生面前有說服力,更要做到以理服人。在小學校園中,班主任所面對的都是有極強模仿力的小學生,教育他們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正面啟發(fā)自覺、提高學生的認知,從而達到培養(yǎng)思想覺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德育教育目標。
比如,在課上有的同學會好玩、擾亂課堂紀律、吃零食的等等狀況。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在課上班主任也有吃零食的情況出現(xiàn),這對于學生的心里就會產生一種,沒有以身作則的行為。班主任也就很難在課上說服住他們。對此,班主任可以在上課時,制定一個優(yōu)質的計劃,在班級內不準吃小零食,不能夠打擾課堂紀律,自身做一個良好的表率。這樣在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形象就是一個言而有信、以身作者、以理服人的好教師,而后,在批評、教育學生的時候學生也會心服口服。
結論:總而言之,將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做整合,能夠使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做好班級管理,同樣的道理,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也能夠對其滲透德育教育。這樣做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fā)展,而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主義教育的方式和管理的方法,要選取正確、合理的的方式對其教育,應引導學生在其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進而將整體的工作順利開展,做到教育教學目標和新課改相符合。
參考文獻
[1] 覃春柳. 優(yōu)化班級管理 主導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 學園, 2013(28):2.
[2] 唐陸微, 應立志. 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 2020.
[3] 劉紅星.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德育工作的研究[J]. 中華少年, 2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