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愷
摘要:高中物理學科知識普遍較為抽象,因此對于動手實驗驗證的要求既高又頻繁,也就是學生將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受益,擁有較多驗證抽象知識規(guī)律的機會。據(jù)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及時進行實驗教學效果改善的探討,現(xiàn)基于這一要求,提出學生主體、豐富體驗與創(chuàng)新指向幾個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物理知識大多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對于物理實驗教學教師多采用講授的方式,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很難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腦的機會,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在“動”中“懂”知識,有“動”才有“思”,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物理知識輕視實踐教學
由于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尚未完全實現(xiàn),因此在現(xiàn)有的高中物理實踐教學當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首先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而產生的教學體制過于僵化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落后,學習的思維也非常僵化單一。基于這種教學現(xiàn)狀,導致了高中生缺乏對物理理論知識的掌握,過去的教育方式只能讓學生學會簡單的解題步驟,無法將物理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處。
(二)實驗器材配備不健全
由于我國過去對于物理課程所需實驗器材的重視度不足,導致現(xiàn)今各學校內的實驗器材配備不齊全,這種問題存在的情況較嚴重。由于缺少必要的實驗器材,導致物理教師在課堂上缺少教具,無法提供給學生合適的實驗環(huán)境,只能通過畫圖演示或者視頻展示的方式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導致學生無法從中獲取到物理實驗的經驗,因此在對理論的理解也會出現(xiàn)一定問題,無法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方面理應加大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基于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分析
(一)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培養(yǎng)思維能力
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形象的實驗情境,使學生在趣味情境的激發(fā)下產生積極、主動的思維需求,這樣學生就會加入到實驗中經歷自主思考、分析的思維過程,正是在這種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既讓學生收獲了學習中的喜悅,更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共點力的平衡》一課時,教師拿出一根細繩和一個鉤碼,用細繩拉住鉤碼后,讓學生分析鉤碼的受力,并要求說出特點。由于這個內容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接觸過,學生很容易回答:鉤碼受兩個力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點。教師為了后面教學內容補充到:且二者在同一平面內。接著教師又拿出三根繩子,在學生的見證下把三根繩子打了一個結,這時教師提出要求:讓結點保持靜止時三個繩子的力具有什么特點,實際操作一下。學生都很踴躍的報名,教師順勢抽取了三個學生,三個學生嘗試著各個方向,調整拉繩子的力度,其他學生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也對三個參與的學生給出指導、建議,課堂在學生的全員參與下氛圍一下就高漲了起來,當結點靜止不動時教師讓三個學生保持住,并讓三個學生談此時的體會,學生同時提出:拉繩子的力是沿著繩子的。其他同學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三根繩子在一個平面內。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出了肯定,學生的臉上呈現(xiàn)出了成功的喜悅。
(二)創(chuàng)設實驗問題,培養(yǎng)探究能力
物理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很多實驗可以從學生身邊生活提取到。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實驗問題,由于身邊的問題學生在平時沒有在意,但一旦在物理課堂中提出,學生就會表現(xiàn)出濃厚的探究熱情,自然會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分析、思考,投身到實驗問題的解決中,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學《牛頓第三定律》一課時,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了身邊生活實驗問題:你用手擊打幾下課桌,你會有什么體會?由于平時學生也會有這樣的動作,所以學生毫不猶豫的提出手會疼。教師追問:為什么呢?教師接著提出:當你用力打排球時,你會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這個問題在學生的生活中也經常遇到,因此學生回答:用力過猛的話手會被排球震疼,排球會被手打出去。教師引導學生:你的手受到了排球給的力,排球也受到了你的手給的力。那么這兩個力是怎樣的關系呢?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彈簧秤,讓學生利用彈簧秤來探究兩個相互作用的力的關系。由于教師在前面用生活實驗問題做好了鋪墊,這就更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學生先思考、分析如何操作,課堂一下就火熱了起來。
(三)搭建實驗平臺,增強合作精神
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物理實驗教學過程,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實驗參與度,基于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實驗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設計實驗、交流、合作完成實驗,在設計、操作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為學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團隊精神。
如在教學《重力和彈力》一課時,在講述到物體重心環(huán)節(jié)部分,教師就為學生搭建了實驗平臺,讓學生自由設計、交流合作完成測定物體的重心位置的實驗。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實驗用品:帶有尖尖的底座、一根一端貼有一小塊橡皮泥的鉛筆。實驗要求是:確定鉛筆的作用點——重心的位置。學生拿到物品后,開始針對實驗要求進行思考,接著就和其他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有學生就提出了要想找到鉛筆的重心位置,可以從鉛筆受力的角度考慮二力平衡:鉛筆受到重力作用和底座尖端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在討論、交流中明確了實驗目標后學生開始動手操作起來,學生一次次的改變著鉛筆放在底座尖端的位置,最終當學生小心翼翼的把鉛筆放在尖端時鉛筆沒有掉下來,學生很興奮:找到了,找到了。最后教師讓學生在班級范圍內交流實驗過程,這樣學生對物體的重心位置的尋找有了更深的認識。
三、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不斷對標新課程標準,改變習慣,轉變觀念,改革課堂,傳授知識,傳播文化,讓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課堂中來,發(fā)展自己,獲得成長,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牢牢扎根于課堂肥沃的土壤之中。
參考文獻
[1]張學改,張國前.如何提高學生的高中物理課堂參與度[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11):145-146.
[2]王麗.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24,126.
[3]徐志闊.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演示實驗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