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琴
摘要:語文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學好語文對學生之后的學習和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一味地將學生禁錮在課本之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的發(fā)散,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質量、效果深受局限?;诖?,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機結合、有效銜接顯得尤為重要,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文章主要從多個角度對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加強課內課外閱讀的有效整合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課外閱讀;有效整合;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通過有效的、多元的閱讀能夠實現(xiàn)文本、教師、學生三大主體之間的有效對話,立足于整體發(fā)展的大局觀,學生在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沉淀一定閱讀經(jīng)驗,能夠為使得學生的生命底色更加多彩、絢爛。而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手段,重視課內外閱讀的高度銜接,從不同的維度提升學生的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提升學生的認知層次,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提升。
一、引導學生重視課內外閱讀銜接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比較欠缺,學習認知處于啟蒙階段。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段,”在這一時期,通過引領學生閱讀書籍,有助于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閱讀和積累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人格的塑造。而想要實驗這一目標,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則是讓學生意識到課內外閱讀銜接的重要性,樹立課外閱讀的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地展現(xiàn)自主學習的優(yōu)勢和價值。老師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其一,借助經(jīng)典名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性閱讀的重要內驅力,所以老師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切實關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比如老師在教學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這一片文章內容時,這一篇文章主要是根據(jù)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當中有關于“草船借箭”的故事情節(jié)所改變而來的。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以視頻判斷給學生展示草船借箭,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提升學生閱讀積極性,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生很容易被閱讀文本當中主要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進而愛上閱讀,通過銜接課外閱讀內容,全面了解《三國演義》當中的故事和人物。
其二,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課文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深度挖掘文本內容當中的教育性、人文性、情感性的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內容,從多個層面銜接智育教育、德育教育、感情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從容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奠定堅實、可靠、穩(wěn)固的基礎,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獲得閱讀樂趣和成就感。
二、豐富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一味地進行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教學形式過于單調化,整體的課堂氛圍沉悶、枯燥、乏味,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夠濃厚,閱讀動力不足,整體的閱讀效果差強人意。而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教學的有機滲透,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索、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其一,故事講述,提升學生的閱讀欲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新奇的、有趣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老師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教學方式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這一篇文章時,老師首先組織學生初讀文章內容,對故事內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認知,然后讓學生復述文本內容中的海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這四個故事,在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通過對人物動作、外貌、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去體會、感知整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然后以閏土和作者魯迅兩人從年少好友到如今相對于陌生的關系為立足點,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兩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方面去深挖原因,引導學生去閱讀更多關于魯迅的書籍,從而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其二,游戲教學法,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在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到?jīng)]有被社會不良氣息侵蝕的童真和想象力,他們的世界充滿著巧妙的想法,老師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借助寓言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等載體,組織學生充分地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實現(xiàn)對故事的情景劇改編,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繹。通過這一的形式讓學生愛上閱讀,從而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閱讀當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認知規(guī)律,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書籍類型,從而實現(xiàn)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與拓展。
三、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重視課內外閱讀銜接、豐富教學形式等方面著手,將課內外閱讀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長期的閱讀過程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態(tài)度,樹立終身閱讀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孫曉晴.整合小學課內外閱讀以實現(xiàn)海量閱讀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193-194.
[2]劉愛華.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必要性與實施策略[J].學周刊,2021(29):79-80.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