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蕾
摘要:分層教學法法在促使班級變得更多樣的同時,也使得課程教學變得輕松。因為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各有差異,有些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導致學生之間差距懸殊,教師往往難以明確日常教學工作的通用標準。因此,語文教師在小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應當認真地劃分層次,以語文分層教學策略來保證各個層次的小學生的潛力有效挖掘出來。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分層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課程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是高度統(tǒng)一的,身處在同一個班級的小學生均要依統(tǒng)一的標準來加入學習活動中,該方法的缺陷在于忽視了個體差異,違背了新時期的教育要求。為了找到適于當前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方式,把語文課堂變成小學生的主動學習場所,文章就語文分層教學的策略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以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多了解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完成教學目標分層任務
語文教師要基于分層教學模式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層次作出合理的劃分,摸透每個層次的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進度。對于主動(學習能力較強)、被動(學習能力尚可)、不動(學習能力較差)的三種學生,要根據(jù)他們各自的特點來為其設(shè)置相應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育人如種植花木”一般,要先認識到這些花木(學生)的特點,然后依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來施肥澆水、培育、培養(yǎng),真真正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說,在教授《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在講解作者的寫作情感和古詩的段落大意時,詩人杜甫發(fā)自肺腑的感慨、復雜的觀點,而小學生由于閱歷不足,尚難以理解其中所含的深意,因此,需要根據(jù)學生對古詩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針對性教學。教學目標的切實分層需要基于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在此思路下,教師即可設(shè)定分層的教學目標:第一層應該熟讀古詩,掌握古詩中的生字、生詞,并摘錄出典型的詩句,對詩中的修辭手法作出分析;第二層應該基于第一層,總結(jié)古詩中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作者對收復失地后各種場景的描述;第三層應該基于前兩層,探索作者所建構(gòu)的情感世界,與歷史背景結(jié)合,體會文章作者在全文的情感以及情緒的變化,同時基于自己的立場,表明自己從古詩描述中收復失地后所得到的啟示。通過此方式,讓教學目標中的具體任務可基于難度系數(shù)而劃分成若干層次,進而幫助具有超前的學習進度的學生縮短反復復習的時間,并讓學習進度較為緩慢一些的小學生一步步地實現(xiàn)目標,慢慢地朝著終極的目標進階。
二、讓學生得到課堂上的主導權(quán),做好教學分層
教學內(nèi)容要做好科學分層,小學語文教師唯有尊重學生主導權(quán),才可以教會所有層次的學習怎么行使自己的課堂主導權(quán),進而讓全班學生均能夠得到學習上的較大的進步。比如,在教學生們《田忌賽馬》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就可運用分組教學方式,來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每組6人),每一個小組從各個層次的學生中選出2人,要求每個小組以合作方式來實現(xiàn)各個層次的任務。在第一層的任務完成之后,再開始讓小組成員均等地去實現(xiàn)各自分配的任務。在完成了第二層的任務之后,再完成第三層的任務,也就是說,先通讀整篇課文,把所有的生詞以及生字都掃清楚,然后要能理解以及掌握全文的大意。在此過程中,要能夠讓小組成員實現(xiàn)均等的配給任務(第一層)。隨后,讓學生們將自己過去所學的知識結(jié)合起來,對課文中的生詞、生字的具體使用規(guī)律做好總結(jié),對比全文中找到的其他詞語解釋的相似處以及差異處,這一步可盡量讓基礎(chǔ)知識比較牢固的學生(第二層以及第三層的學生)一起去完成,并盡量做好梳理,梳理出結(jié)果之后,再將其分享給基礎(chǔ)薄弱的第一層學生;緊接著,讓學生們一起來闡釋該篇課文的主旨,并適當?shù)刈鞒隼m(xù)寫,在這一步,要讓第三層學生(因為他們的文學感悟力比較強)來擔當主導角色,把個人的看法分享給全班同學,啟發(fā)其余的小組成員一同將后續(xù)的續(xù)寫任務完成。基于上述的分組教學的方法,使得本來不太擅長文言文的學生受到優(yōu)秀組員的積極帶動,進而在學習任務中產(chǎn)生獨特見解,同時,因為小組合作的差異化特點,讓小組內(nèi)的成員能夠彼此無障礙地探討、交流,進而使得難解的問題更快解決。
三、合理編制學生評價的規(guī)則,讓教學評價的合理分層更好地實現(xiàn)
在一般的教學體系之中,學生評價往往顯露出一定的弊病,就是尺度單一,且唯獨教師才可對學生作出評價,而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此一來,評價環(huán)節(jié)難以切實地具備實際的教學作用。所以在分層教學這一模式之下,小學的語文教師要能夠基于已經(jīng)編擬的分層方案,來將評價規(guī)則調(diào)整一下,讓學生們可實現(xiàn)互評,添加家長評價以及師生互評等多樣的方式,讓學生得到富有個性的評價結(jié)果。并且,為了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較多的小伙伴,教師還要多加鼓勵同層次的學生做好互相的評價,進而讓同一學習水平的學生互相鼓勵,并與其他層次的學生一起探討經(jīng)驗,營造出較好的競爭氛圍。要想將語文分層教學落實到位,教學評價的個性化方案是最為關(guān)鍵的一步,并且也關(guān)系著語文分層教學的最終落實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們因其個性化的特征而各獲發(fā)展,在盡人力后順其自然,切莫施加不良的外力,拔苗助長。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是一項比較復雜的任務,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應當要意識到學生們的層次的差異、個性化差異等,基于實際來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來對學生們實施科學的分層教學,采取目標分層以及教學分層、評價分層等多樣的策略,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小學語文知識,讓層次不一的小學生均可完成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殷璐璐.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策略實施[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54.
[2]曹麗.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橫向分層教學策略初探[J].好家長,20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