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要: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除了要學會更多的文化課知識外,還要讓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更多的培養(yǎng)。而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課外閱讀無疑是給教師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師可以將四大名著作為課外閱讀教學的讀物。四大名著是我國最為經(jīng)典的作品,其中包含了無數(shù)的精華內(nèi)容,并且無論是寫作的手法還是表達的意境,都是其他書籍難以超越的存在,因此讓小學生對四大名著進行閱讀,可以讓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四大名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的細細品讀不僅能夠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還能夠更好地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不過僅僅進行課內(nèi)閱讀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課外文章的閱讀,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也可以幫助小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使小學生的語文能力能夠更加全面地得到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重,對于首次接觸的課外文章,學生會比較好奇,從而對它們產(chǎn)生更多的興趣,而且課外讀物絕大部分都是完整的文章,有詳細的開頭和結(jié)尾,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充分了解文章中的故事脈絡,當閱讀之后會給學生帶來意猶未盡的感受,激發(fā)了學生再次進行閱讀的興趣,而且課外文章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領略各種各樣的內(nèi)容,以開闊視野,從而對閱讀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其次通過讓學生不斷地進行課外閱讀,從而使他們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隨著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寫作能力對學生高效地學習語文課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不過小學生在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情況,這是由于他們積累的文學素材較少,為了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創(chuàng)作素材,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讓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書籍當中的內(nèi)容各式各樣,學生可以接觸到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使得素材的積累變得更加高效,不過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對課外讀物中的優(yōu)秀內(nèi)容進行歸納和講解,當學生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的時候,才能夠?qū)懗龈觾?yōu)秀的作文,使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效提高。
二、“四大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觀看的方式,輔助學生閱讀
“四大名著”是非常經(jīng)典的作品,它們都是由文字組成的,這樣的組成形式會給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帶來一定的難度。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基礎的階段,他們所掌握的語文知識還比較少,所以閱讀的時候不理解的地方會比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往往是明白一部分,糊涂一部分,從而使課外閱讀的意義大打折扣。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課外閱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時候,可以將每一部分都能了解清楚,從而讓他們能夠在四大名著當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用“看”的方式來讓學生了解四大名著當中的內(nèi)容,因為四大名著基本上都有其對應的影視作品,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方式找到與本堂課有關的視頻,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先進行觀看,之后在讓學生回到書中進行閱讀。通過“看”的方式,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書中的具體情節(jié),從而幫助他們更高效地進行閱讀,提高學生們讀文章的能力。
(二)利用表演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
雖然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時候,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但是由于閱讀的過程是比較枯燥的,因此學生在進行長時間的閱讀后,容易導致其思維停滯,無法對書籍的內(nèi)容進行更多的思考,而且小學生正是處于一個愛玩的年齡段,單調(diào)的閱讀過程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從而逐漸對課外閱讀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去活躍課外閱讀課堂,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四大名著的閱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表演的新形式來進行教學。在過去的課外閱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坐在課桌前進行閱讀,然后對學生不理解的部分進行解釋,這樣不僅不能讓學生有效理解文章內(nèi)容,而且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依然無法改變。當前教師開始將表演環(huán)節(jié)和學生的閱讀相融合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在表演的時候,學生需要記住各自的臺詞,而學生記住的這些臺詞就是書籍當中的文字,這其實就相當于學生換了一種方式在閱讀書籍,而在親自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和語言表達出文章中具體事件的情節(jié),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深意,從而能夠有效地體會書籍中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閱讀書籍的效率。
(三)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有效理解
現(xiàn)在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經(jīng)常都是獨自一人來完成,其中也包括了課外閱讀的過程。不過這樣的閱讀方式并不能給小學生帶來太多積極的作用。學生在獨自閱讀的時候,由于書籍當中存在大量的人物以及故事情節(jié),要想全部將它們記住并理解,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而且小學生在一個人閱讀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孤獨,對于書中的一些問題和理解,他們沒有更多能夠傾訴的對象,這樣容易使小學生閱讀的進程大大減慢,從而使課外閱讀的效果大大降低。為了能讓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同時降低學生在閱讀時候的孤獨感,教師們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開展閱讀教學。在小組合作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組內(nèi)的每一名學生專門讀其中的一部分,閱讀之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享,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在閱讀時候的難度,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
三、結(jié)束語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四大名著”,教師要改變以往課外閱讀課堂的教學模式,從而讓小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書籍的閱讀。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多讓學生進行閱讀,但是閱讀的形式教師要進行掌握,可以利用觀看和表演的形式,讓學生直觀地進行了解,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書中的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qū)W習到更多知識,讓自身的閱讀能力高效提高,為以后的閱讀帶來更多幫助。
4.參考文獻
[1]洪海鷹.淺議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的雙向互動[J].新課程·上旬,2014,(10):39-39.
[2]賈曉凈.淺議初中語文如何由課內(nèi)閱讀引導課外閱讀[J].魅力中國,2019,(4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