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蘇
陸麗萍老師的這節(jié)課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完全可以用“嚴謹”和“靈動”兩個詞來形容?!皣乐敗斌w現(xiàn)在:教者對教材的解讀很到位,對課型的把握很精準,對教學內容的確定很科學。“靈動”體現(xiàn)在:課堂結構的規(guī)劃很縝密,教學方法的運用很靈活,教學活動的設計很有效。
一、吃準課型,課堂處處有“我”
《昆明的雨》是一篇自讀課文,教者準確把握課型,切切實實地把這篇課文上成了自讀課。整節(jié)課設計了“我看到……”“我尋到……”“我悟到……”幾大板塊,此處的“我”就是學生,意味著本節(jié)課主要由學生去開發(fā),去演繹,去終結。教者的的確確做到了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析、探究。學生儼然成了課堂的主角,在教者的引導下或感知內容,或賞析美句,或理解意蘊,或體悟情感。如此,知識得到鞏固,技能得到訓練,氣質得到熏陶。
二、深諳文體,教學內容定位準確
教學內容是否準確,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堂課的成敗。作為散文,教學點不外乎三個——結構(或者叫思路)、語言和情感,理解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是重中之重。這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感知→品味→體悟”。教者把“品讀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感悟作者獨特的情趣”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著力指導學生品讀語段,引導學生理解體味多層次的“美”。本節(jié)課采用的學法為:圈點勾畫法,比較閱讀法,合作探究法。教法與學法彼此融通,互相勾連,讓學生讀文知義——由文入景——因文生情——因文明理。縱觀整節(jié)課,學生不僅獲得了有益的知識、有效的方法、有用的能力,也獲得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
三、有效設計,教學活動形式多樣
這節(jié)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設計了配套的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回應,使得課堂豐富多彩、活潑生動。例如,教者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了解課文寫了哪些物、人、事,以填空的形式督促學生學習,這個活動既鍛煉、鞏固了學生的速讀能力,同時還訓練了學生捕捉信息、概括內容的能力。又如,在“尋美”這一環(huán)節(jié),教者讓學生運用圈點批注、朗讀涵泳的方法去賞讀文句;學生在教者的巧妙點撥之下,品出了語言之美、意境之美、人文之美、情懷之美。
四、拓展適宜,課堂境界頗具高度
教者選擇與《昆明的雨》風格相近的《端午的鴨蛋》的文字片段引出作者,導入新課,合理自然,奠定了課堂的基調。在講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時,教者將課文的“神”——情感線索與《背影》中的“神”——“背影”進行比較,讓學生理解散文中不同的“神”。在引導學生“尋美”時,教者引用了汪曾祺的話;在過渡到“悟情”時,插入了他人的評價;在啟發(fā)學生“悟情”時,補充了背景資料。最后,教者布置學生閱讀汪曾祺《端午的鴨蛋》一文,進一步品味汪文中“凡人小事”的煙火氣息。這一環(huán)節(jié)呼應開場白,又把課堂延伸到課外,真正實現(xiàn)了閱讀教學“三位一體”的目標。
這節(jié)課也有小小的遺憾。在“語言學用”這個層面上,教者還需要精心謀劃,通過設計合理的活動引導學生學語言、用語言,令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真正的提升。另外,在“悟”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還須扎進文本去探驪得珠。
(點評人為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泰興市教師發(fā)展中心研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