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麗寶藏,它的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生動形象,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理解古詩詞,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內涵,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關鍵詞:古詩詞;語文;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5-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5.093
古詩詞內容作為我國古代文人智慧的結晶,應加強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引導工作,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但古詩詞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缺乏足夠的匹配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古詩詞學習現(xiàn)狀,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古詩詞教學方式,簡化古詩詞學習難度,使學生能夠在整體層面提高古詩詞學習能力。
一、營造氛圍,鑒賞詩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學生營造古詩詞學習氛圍,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而這也是讓學生體會古詩情感,理解詩詞意境的有效方式。這種將古詩詞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呈現(xiàn)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內容,從而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與古詩詞主題內容相結合,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古詩詞動態(tài)畫面,這會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激發(fā)學生大腦皮層活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理解能力,強化其對古詩詞進行深度記憶。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的模式,鼓勵學生鑒賞古詩詞。教師可以將畫面進行分解,并將每一句古詩詞對應一幅畫面,讓學生觀察每一幅畫面,以及仔細體會每一句古詩詞內容,并鼓勵學生嘗試說出每一幅畫面的意境及內涵,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二、延伸拓展,深入理解
古詩詞是時代的產物,其中也蘊含了特定時代的歷史信息,因此,若想有效提高古詩詞認知能力,需要深刻理解古詩詞的內容,以此深度理解古詩詞內涵。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拓展性教學,不應僅讓學生理解詩詞內容,也應讓學生認知古詩詞作者,包括作者的個性特征、生平遭遇、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本首古詩詞的心路歷程等,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內容實則都與學生理解和認知古詩詞具有重要關聯(lián)性,能夠確保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內容。此外,了解古詩詞作者,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情感,進而達到提高古詩詞學習效率和質量的目的。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的過程中,先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作者,然后可以將這位詩人的不同詩歌內容對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了解到同一位詩人不同題材的古詩詞內容,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同一個詩人為何會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古詩詞,這會促進學生理解古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內容,以此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同一位詩人創(chuàng)作的內容畫出時間軸,按時間順序列出古詩詞題目,并將詩人的經歷進行描述,讓學生將詩人的經歷與發(fā)生時間進行對應,并關聯(lián)這一節(jié)點上詩人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這種圖形的表述方式,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看到詩人的心理變化,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分析理解能力。
三、融入游戲,優(yōu)化體驗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而古詩詞學習又具有較強的枯燥性和復雜性,因此,為提高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與古詩詞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以此優(yōu)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若想有效提高古詩詞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有效的理解,教師需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古詩詞背誦和記憶能力,但這也是學生較為排斥的學習內容,由于古詩詞與當代的語言習慣不同,讀起來也具有一定難度,這也降低了古詩詞的學習效率。因此,為突破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通過小游戲,幫助學生記憶古詩詞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圖片,并讓學生猜測這個圖片內容描述的是哪一句古詩文,學生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進行回答,這會有效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主體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古詩詞的每一個句子進行拆分,然后混入其他字,以此增加學生的辨認難度。這種寓教于樂的游戲化古詩詞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也可以在班級內部營造出良好的古詩詞競爭氛圍,學生為了更快、更好組合出古詩詞內容,會努力記憶古詩詞的內容。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古詩詞內容的博大精深,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四、合作學習,拓展認知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對學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不僅要掌握語文知識的基本內容,更要具備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能夠學會與人進行合作學習,而這些都是未來社會發(fā)展中的必備技能。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便為后續(xù)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以秉承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將問題拋給每個小組,并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問題。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組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從而在提高學生古詩文學習能力的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健全學生的人格。同時,由于組內學生的個性特征具有一定差異,且古詩詞認知能力也不同,因此,可以達到通過組內交流達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合作交流效果。此外,教師也可以讓不同組別的學生開展競賽,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學習某一個類型的古詩詞后,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合作,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明確的分工模式對古詩詞的學習內容進行仿寫。這種先閱讀后創(chuàng)作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能夠讓學生的古詩詞核心素養(yǎng)可以通過實踐學習形成質的突破。在每個組別完成古詩詞創(chuàng)作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人朗讀原創(chuàng)的古詩詞內容。在所有組別朗讀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從多維角度對學生的古詩詞創(chuàng)作內容進行測評,包括基本的格式、韻律,以及深層次的古詩詞內涵等,并對古詩詞創(chuàng)作內容進行量化打分,最終評定出每個小組的得分,這種量化考核模式,能夠讓組內學生更加清晰的認知到自己組別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內容在哪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然后可以通過探討的方式,對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以此確保在整體層面提高組內學生的古詩詞創(chuàng)作能力,拓展學生的古詩詞認知能力。
五、因材施教,針對教學
小學生年紀小,對古詩詞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文學天賦較強的學生,可以更加高效理解古詩詞中蘊含的深意,而思維趨于線性化的學生,其理解古詩詞內涵的能力就會相對較弱。因此,程式化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對所有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引導,教師應分析學生的古詩詞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古詩詞教學引導,這會有效凸顯出分層教學的意義,也與不同層次學生的古詩詞認知能力相吻合。如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從簡單的古詩詞內容開始,引導其進行學習,還應注意從古詩詞中的每一個字入手,將古詩詞的內涵對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解釋,在此基礎上再以連點成面的方式,讓學生對整首古詩詞的內容進行理解和認知。同時,教師也應注意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審美能力,通過古詩詞的內在美激發(fā)這部分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情感,讓學生能夠自發(fā)產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愛之情,才是激發(fā)學生產生古詩詞學習動力的根本要素。而對于古詩詞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嘗試讓這部分學生結合教材中古詩詞的注釋,以及自身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對古詩詞內容進行深度剖析,這會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靈活運用能力,也可以檢驗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認知程度。
六、圖文結合,體驗情境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但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因此,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的內容,體驗古詩詞的學習情境,這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一首詩用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圖片內容,這會有效幫助學生完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畫面分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確保學生通過圖片內容產生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古詩詞感知能力得到有效突破。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閱讀過的古詩文以圖畫的方式進行表達,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夠從多元層面進行拓展,也可以讓學生能夠通過繪畫,更進一步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美,豐富學生的古詩詞內涵,從而使學生的古詩詞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內容,這不僅可以有效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古人智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讓學生在感受古詩詞內涵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靈活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美、表達美,從而真正凸顯出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35).
[2] 王春梅.探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新思路[J].品位·經典,2020(4).
[3] 巴桑.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4(22).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王伯奇(1983.8—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