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蘇華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說明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能夠讓學生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十分有利。為此,教師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說明文教學中,實現多元化教法的運用,使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得以實現。
【關鍵詞】初中語文;說明文教學;對策
作為語文教學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說明文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方法和技巧的傳授,能夠讓學生更加得法,對這一類文章更好地進行分析和運用。因此,在現階段,教師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置在教學當中,達到理想中最佳的課程教育效果,使得學生在說明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加多元化的收獲。
一、初中語文說明文教學的重要性
說明文就是指,將說明文作為主要的表達方式,以對事物原理及特征進行闡述的一種文體。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說明文在整體教材中占據的比例比較大。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很多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都更加側重于散文、記述文。在說明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經常性地遇到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說明文教學過程中對教育現狀進行改變,一改說明文教學枯燥的現狀,讓說明文教學的特色得到不斷的展現。
二、初中語文說明文教學策略研究
(一)優(yōu)化課程導入,輔助教學開展
在說明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課程導入不斷優(yōu)化。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理想的導入效果,使得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能夠真正地做到事半功倍。
例如,在講解《中國石拱橋》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石拱橋的工藝精巧、質地堅固、造型優(yōu)美等特點更好地進行掌握,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石拱橋的制作特征、結構特征和形狀進行分析。這篇文章講述了石拱橋具備著歷史久遠的特點,但由于大部分的學生都尚未見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配有簡單圖示,對各部分進行介紹,讓學生可以對拱橋的外表特點更好地進行分析,將原本復雜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簡單及清晰的語音圖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面對石拱橋的過程中進一步地增強感受和觀察。從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讓學生輕而易舉地了解石拱橋的結構特征和優(yōu)美形式,使得學生在分析、比較過程當中對文章的內涵更好地進行把握。
(二)巧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開展
在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現代技術已經成為課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輔助手段。所以,在現階段,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也應該通過信息技術的良好運用來對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以此讓說明文教學一改原本乏味、枯燥的特點,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講解《蘇州園林》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就可以為學生下發(fā)任務,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書籍等來對蘇州園林的一些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接著制作成PPT,并在課堂當中進行播放,讓學生可以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對蘇州園林的特點更好地感受和分析。在后續(xù),教師可以繼續(xù)為學生布置任務。比如,在文章解析的過程當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內容、梳理思路、掌握說明文的學習方法進,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中心繪制本篇文章的思維導圖,對文章內容層層遞進地進行梳理和掌握。這樣能夠讓教學的開展更加得法,達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
(三)加強問題引導,輔助教學開展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分析和理解說明文時往往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所以,在現階段,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借助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地查詢到說明文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掌握。
例如,在講解《蟬》一課時,教師可以對教學進行有效的劃分。比如,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快速閱讀,對文章的兩部分內容進行概括,然后嘗試說一說兩部分分別講述了怎樣的內容?能否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從中獲取到了哪些和蟬有關的知識呢?引導學生借助簡單語言概括作用,并讓學生簡單判斷作者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以及讓學生結合蟬的生活習性如建造地穴、脫殼、產卵、隱藏等對其中運用到的說明方法進行分析,繪制成思維導圖,比如,作比較、列數據……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快速地概括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的特點。
(四)密切聯(lián)系生活,輔助教學開展
在說明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盡量地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降低文章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文章分析的過程當中產生一定的親切感,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講解《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進行明確。在確定四個因素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呈現出古詩詞當中和物相息息相關的詩句,讓學生能夠對因素更好地進行找尋,實現對科學知識的滲透,讓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富有濃濃韻味。此外,在后續(xù)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和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可以讓學生去調查當前大自然的現狀,并將某一方向作為主題嘗試運用文章中所用到的說明方法,實現讀寫結合。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對說明文的特點和方法,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達成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結論
總之,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加強對說明文教學的重視,并在此基礎上凸顯教學的有效性,傳授學習說明文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更好地展現說明文的特色,帶動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在這其中,教師主要可以通過優(yōu)化課程導入、巧用現代技術、加強問題引導、密切聯(lián)系生活等進行教學,從而對教學的開展起到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姚元珍.淺論當前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4):114-115.
[2]林虹.聚焦內在關聯(lián)? 實現整體建構——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關聯(lián)性原則[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8):10-12.
[3]張紀海.初中語文說明文教學要把握“三性”[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7):18-20.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