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蘇
家校協(xié)同就是集學校、家庭、社區(qū)、教師、家長、學生等多方面教育資源于一體,通過密切的聯(lián)系與合作,協(xié)調教育力量,提高教育效力。當前,“雙減”政策實行后,對家長而言是利好政策,真正減輕了家長的部分教育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緩解育兒焦慮。但同時也有部分家庭由此放任不管,家校聯(lián)系有所減少,對此,有必要從多角度正確看待“雙減”下的家校關系,利用多種技術服務學生的成長。
家校共育是落實“雙減”“五項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家校溝通中,“尊重”“真誠”“平常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首先,促進家校溝通,提升家校協(xié)同的合力,能幫助家長獲得許多具有借鑒意義、實操性較強的教育指導方法,對于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真正尊重孩子,如何引導孩子樹立自覺自律的意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其次,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支撐力量來自家長和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古語有云,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學生只有和教師親近,才會相信教師所說的話,才會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如果家長不尊重教師,學生對教師也沒有尊敬和信任,會讓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得到家長和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前進之路才能變得更加順暢。
教育是以家庭為起點,以學校為陣地,以社會為平臺,協(xié)同育人。家長和教師應該是教育路上最好的搭檔,一個孩子的成才離不開學校的循循善誘,更離不開家庭的諄諄教導,抱著同樣的信念,為了一致的目標,相互配合,為孩子營造最佳的成長環(huán)境?!半p減”政策實行后,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放手不管,對此,亟須調整家庭教育模式,可以借助學校的教育任務或者學習作業(yè)來督促家長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職責。
例如,當前國家對勞動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學校把勞動教育貫穿學生的整個求學階段,并倡導家庭緊密配合。勞動與德育相融合,學生通過煮飯、洗碗,懂得了珍惜糧食。學生在下廚炒菜的過程中,掌握了勞動技能,體會到勞動的辛苦,讓其從內心產生了對勞動者的尊重。學生從勞動中形成了良好的品質,道德信念不斷提高。勞動與智育融合,學生參加勞動,在勞動中學習技能,如西紅柿炒雞蛋,在炒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調動頭腦里儲備的數(shù)學知識、語文知識掌握炒菜的順序、各種調料的搭配、分量的多少等,智育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又如,學校制定了每個月的勞動主題,二月的勞動主題是洗紅領巾,在學校由教師進行講解后,學生回到家后再實踐操作,由家長進行監(jiān)督,對堅持較好的學生和家長進行鼓勵。五月的勞動主題是自己洗鞋襪、洗書包。在堅持了幾個月后發(fā)現(xiàn),學生和家長都能自覺地完成任務或履行督促職責。其實,現(xiàn)在很多家庭已經(jīng)開始重視學生的勞動能力,學校也會通過每月一主題來提醒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只有家校通力合作,教育的質量才能從根本上提升。
家庭是學校極其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委會是家庭與學校合作溝通的重要橋梁,也是家庭和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家委會可以向學校反映家長代表的意見或者建議,也可以向家長傳達學校的教育精神與教育理念。一方面,為了充分發(fā)揮家委會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雙向互動,學校可以每學期召開3~4次線下家委會會議,賦予家委會監(jiān)督學校辦學的權利。另一方面,當有特殊情況時,學校還可以組織線上“協(xié)同育人效能提升”系列公益講座,為家長的親子溝通難題出謀劃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組織建立家校協(xié)同教育服務中心,多渠道收集、整理、分析家長和學生的需求,提高家長學校課程的針對性,提升家長教育力。
此外,學??梢越柚椅瘯脚_設置家長好課堂,由家委會直接招募“家長講師團”上課,家委會撰稿報道。同時,學校也可以聘請校外專家進校園,進行家長學校課堂講座,使每個年級的家長受益??梢哉f,完備的家校組織架構和細致的組織管理是保障家校溝通的雙翼,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課程與特色的親子活動是家校溝通的催化劑。
家訪,是教育環(huán)境的雙向奔赴,在家長的精心照顧和教師的細心引領下,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家訪前,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線上+線下”雙渠道家訪模式,與家長提前預約,擬定家訪提綱,堅持“一生一政策”“一家一方案”的原則。在家訪中,教師可就學生和家長的教育困惑進行解答,并提供有效的辦法與指導措施,引導家長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承擔起對孩子睡眠、體質、手機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監(jiān)管職責,合理安排孩子假期和上學期間的飲食起居與學習計劃。通過家訪,家長可以明晰孩子在校的動態(tài)變化與成長經(jīng)歷,更加全面地評價孩子的性格、學習水平與能力特征,也能清楚地知曉家庭輔導的方向,對孩子的未來做出一個更客觀、合理的規(guī)劃。此外,教師在家訪中也能了解學生的居家活動情況與學習習慣,對于針對性地判別學生的學習成績浮動和課堂行為表現(xiàn)有了更加真實的依據(jù)。
例如,有的教師講述了自己通過家訪后得出的信息:一名家長朋友在一次電話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時,教師與其交談了孩子在校情況及課堂表現(xiàn)情況。該生同以前比較,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來自課堂上教師的教育,另一方面來自家長對孩子各方面的關注。所以說,家訪是為家長答疑解惑的推手,是幫助教師走進學生生活的助手。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的一生影響非常重要,不可輕視。家校共育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這樣的理念家長一直都有所了解,但真正感受到這種操作給孩子帶來真真切切變化的時候,那種欣喜是無法言表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孩子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特別是一年級學生沒有規(guī)則意識,難以被紀律約束,此時,除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學校教育時間,還需要充分調動家庭教育的力量。
例如,班里有個比較愛調皮搗蛋的男生,他坐姿保持時間最短,上課喜歡和前后左右的同學說悄悄話,甚至站隊時會東倒西歪。教師對這個男生有點束手無策。后來教師發(fā)覺這個男生變得遵守紀律了,他在努力克制自己的行為。了解后發(fā)現(xiàn),男生的家長在家用各種方法去教育他,并與其協(xié)商好,如果一周內沒有犯錯,就對其進行獎勵。通過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行為在改變,習慣也在慢慢變好。
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與學校聯(lián)手,孩子的發(fā)展就會越來越好。家長應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與示范,這是成功實施家庭教育的前提與根本。孩子天生愛模仿,父母平時為人處世的方式,時刻都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社會、學校、教師都不能替代的。好的家庭氛圍、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能茁壯成長的關鍵,同時,家長的有效參與和智慧參與,對孩子的教育和學習影響深遠。在“雙減”背景下,脫離了家庭教育的教育是單薄而無力的?!半p減”背景之下,家長更應該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職責,與孩子共同制定家庭學習計劃,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尊重其成長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引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并嚴格遵守,不斷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