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學
摘要: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日益完善及成熟,他們的心理和價值觀念也發(fā)生明顯變化。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有利于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和心理素養(yǎng)的形成,對發(fā)展學生道德文化和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等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作為現(xiàn)代初中班主任教師,應努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高策略
前言:
國家要想發(fā)展的更加強大,就需要投入培養(yǎng)很多復合型人才,其中人才培養(yǎng)的陣地是學校,所以各個學校在育人方面的責任十分重大,對人才成長與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社會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等也是在這一關鍵時期形成的,初中班主任應積極改進管理教育方式,致力于開展好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學生形成健康思想和道德品質。
一、強化自身素養(yǎng),樹立德育榜樣
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人物之一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學生的很多思想與行為都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走上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就需要強化自身素養(yǎng),始終保持寬容、和藹、和極富耐心的態(tài)度,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提出某種要求,那么自己首先就要樹立榜樣,進而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下感受德育榜樣力量。
例如,當學生犯錯時,如果班主任當著學生面表現(xiàn)出脾氣暴躁的一面,學生也會受其影響,在處理任何事情上也會尖銳化,甚至形成消極情緒。初中生都希望自己能被看作大人般對待,內心極度渴望一種認同感,希望別人能傾聽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班主任于要強化自身素養(yǎng),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不斷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盡可能體會學生心理、理解學生想法,并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量問題。這樣犯錯的學生才能真正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學生也成為樂觀、寬容、溫和的人,班主任這樣的方式能對學生成長道路產(chǎn)生積極影響,如此才能更好的開展好德育教育工作。
二、組織豐富活動,滲透德育意識
班主任在積極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組織豐富活動的形式來向學生滲透德育意識。集體活動能夠發(fā)揮出育人、導向、娛樂的功能,如果班主任能將德育內容通過活動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就能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促使學生在相互理解、關心、尊重、協(xié)作中培養(yǎng)良好習慣。同時學生的德育教育在實踐中進行,會讓學生深層次理解德育內涵,針對實現(xiàn)班集體共同目標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都是極其有利的,活動要依據(jù)學生的特點來確定,進而完善學生的精神世界。
例如,除了讓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外,教師還可以用游戲活動的形式滲透德育內容,這樣就極大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在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能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以黑夜協(xié)作游戲為例,游戲規(guī)則為學生面對面站好,排成兩列,蒙住雙眼,將一根長繩放到學生手中,然后學生共同商討對策,最后全體學生在30分鐘內站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最后將繩子踩在腳下。這樣的拓展訓練游戲活動能最大化的發(fā)揮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也使學生深切意識到只有合作才能通往成功,良好的溝通交流才是團隊有效合作的必要保證。這也體現(xiàn)了德育內容中的集體主義教育,為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提供支持。
三、完善評估機制,加強德育建設
除了需要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外,班主任還要做好完善素質評估機制的工作。初中階段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還有待發(fā)展,而且初中生正值容易沖動的年紀,因此更需要有一股約束力。班主任所制定的素質評估機制就可以成為直觀的約束手段,另外,班主任通過完善評估機制還能對學生有更全面和細致的了解,學生的思想進行建設也會更具針對性,最終達到班主任事半功倍的德育工作效果。
例如,班主任設置的素質評估機制要從多維度出發(fā),可以是學生自身角度、科任教師角度、其他同學角度、家長角度等,這樣既能保障班主任多角度的了解學生,又能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道路上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還可以從不同層面來設計評估機制,如人際關系協(xié)調、文明禮貌程度、個人紀律等方面來開展。為使學生得到更公平和全面性的評估,班主任還可實施一些獎懲制度,需要依據(jù)學生在一周或一個月內的綜合表現(xiàn),班主任進行適當獎評,但獎勵和懲罰的手段都要適度,既不能讓學生自滿,又不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以達到讓評估促進德育工作時效性的目的。
結論:
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情況下,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愈加重視。而初中是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作為對學生較為了解的班主任而言,應積極轉變教育手段及理念,調整德育目標,豐富德育內涵,重視自身道德素質的提升,從學生年齡特點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感、道德認知、道德行為和道德意志等方面,提高學生對德育內容的接納意識,從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馬生邦.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1(17):171-172.
[2]梁康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