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敏
不論對于哪一個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作文教學都是難度較高的一部分。在整個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光只有學生會感到寫作難,甚至很多語文教師也會覺得作文教學難。如何才能讓教師和學生都感受到作文的魅力,這是當前作文教學的一大難題。針對小學生來講,作文的起步教學是非常關鍵的。在作文起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讓他們充分感受寫作的樂趣。筆者結合寫作教學現(xiàn)狀,將幾點體會簡述如下。
一、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展開教學
(一)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
在作文起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寫作興趣出發(fā),讓學生擁有一定的寫作動力。教師借助信息化的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幫助學生尋找切入點,通過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寫作興趣,使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寫作意識。作文起步教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從年齡來看還是從心智來看都不是特別成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采用一些圖畫或者色彩鮮艷的課件,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進行以“季節(jié)”為主題的起步作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圖文、視頻以及游戲開展教學,使得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如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為往后的作文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二)注重學生的體驗教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與作文產生共情,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主要指的就是學生借助觀摩使得整個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學生也可以在這一種環(huán)境中更好地學習和感悟,最終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建體驗式學習的機會,這樣學生就會掌握到更加多元的寫作方式。比如,學生在描寫母親的過程中,最常見的素材就是“自己生病,母親背著自己去醫(yī)院”。這樣的作文沒有新意,也不能為學生往后的習作提供借鑒,所以在作文起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在學生的真實體驗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二、從模仿入手,讓學生有規(guī)可循
對于學生而言,其實很多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習書法最開始需要臨帖,學習繪畫需要臨摹,學習表演也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其實我們的寫作同樣也離不開模仿的過程。模仿并不意味著抄襲,而是一個學習和借鑒的過程。很多中外名家在寫作的初期也是從模仿開始的。著名作家冰心就曾經公開表示,她常常在寫作中模仿別人寫出的好句子。巴金在少年時期就讀了《古文觀止》,他說,“從中學到了遣詞造句的方式”。對于剛剛開始學習作文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并沒有任何的寫作經驗,教師在對其進行起步教學時,就應該從模仿開始,然后借助一系列的實例讓他們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得其逐漸掌握寫作的技巧,進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觀察入選教材的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都文質兼美,它們在思想與藝術價值上都有著一定的亮點。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材,通過教材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目標,更好地完成單元任務。教師在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要適當予以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對文本的結構、寫作手法以及表達方式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珍珠鳥》和《灰雀》兩篇課文,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文章都涉及對鳥兒外形的描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描寫手法,然后讓學生也觀察一種鳥兒,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將鳥兒的外形描寫得更加細致。另外,教師還可以讓一個學生當模特,引導其他學生對其特點進行觀察和描寫,在整個描寫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寫作。但是,在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模仿并不是抄襲,模仿寫作的最終目標就是學生寫作的自我創(chuàng)新”。學生在經過長期的模仿之后,就可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這樣的練習過程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多方面積累作文素材
眾所周知,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都有著貪玩的特性,很多學生回家后很少再進行課外閱讀,因此部分學生的詞語積累量相當缺乏。同時他們的寫作能力也相對薄弱,甚至有的學生很抗拒寫作文。想要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話可說,教師就要注重學生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膶懽鲬B(tài)度。另外,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想要更好地開展作文起步教學,就要積極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寫作素材不斷進行積累。
那么,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呢?首先,我們要以教材和課文為中心,讓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摘抄好詞好句。比如,在進行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下來,包括“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薄俺燃t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這樣的句子。這些句子不僅生動地描繪出了秋天的景色,同時還應用了修辭手法,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其次,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積累知識,如閱讀《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等讀物,不僅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積累素材。其實,作文最基礎的就是說話,學生想要寫好文章,就一定要會說話。在作文起步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教材口語交際、場景片段的重視程度。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力求寫實
教師在進行作文起步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整個寫作教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互貼近,使得學生在寫作訓練中易于表達、樂于表達,養(yǎng)成一種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其實,對于學生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細微末節(jié)才是他們創(chuàng)作的主要來源。有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與現(xiàn)實生活相脫離,經常出現(xiàn)“想一句寫一句”的情況。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在提起筆后就不知道寫什么,導致他們在寫了很久之后還是沒有寫出多少內容。想要有效改善這樣的現(xiàn)狀,教師就要讓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用心積累的習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走進自然,做到用心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能打動心靈的素材,用文字表達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只有這樣,學生寫出的作文才足夠真誠,才更能打動讀者。
五、以寫日記入手,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課外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如果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寫完整篇文章,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很辛苦,同時還會讓學生對寫作文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小練筆和小日記。通過練筆和日記的記錄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寫作的快樂,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定以下主題,“公園一日游”“夏天的傍晚”以及“春游”等。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記錄后,他們對寫作方法的掌握會越來越熟練,畏難情緒也會逐漸下降,如此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了。
六、積極鼓勵學生,少批評責罵
教師在進行學生作文批改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寫作的優(yōu)點予以肯定。在指出學生不足的同時,教師也應采取一些較為委婉的語句。如“我知道你是因為疏忽大意才導致的錯誤,希望你下次注意這個細節(jié)哦……”另外,有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用詞、用句不準確,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讓學生在錯誤中體會正確使用詞句的重要性。教師如果在點評學生習作的過程中,過多地采用批評性語句,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他們也會因此對寫作失去興趣。所以,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和贊揚學生,如遇到比較好的學生作文時,教師可以當作范文予以展示,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提升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總之,本文主要針對小學作文起步教學展開研究,旨在通過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掌握良好的寫作技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以此奠定學生寫作的基礎,通過作文教學的具體情境迸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得他們在積累學習中鍛煉出更好的觀察能力,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十二小學